隋文帝心中打的算盘非常好,所以他立马就跑去评论区物色人物了。
其实他觉得,当初一直和自己讨论的农学教授就非常好,完全可以“请”过来嘛!
只可惜,这一位农学教授最近都没怎么出现过,不然他肯定要第一时间找过去!
隋文帝杨坚心中遗憾不已。
然而,就在他打算找其他人的时候,突然一个熟悉的昵称蹦了出来。
[农大林教授:小杨,学生说你收到我寄过去的玉米种子了,怎么样,这批种子不错吧?]
[农大林教授:这批种子是最新研究出来的,还没有在市面上流行,等我种出来之后,测试一下这个种子的抗害能力和稳定程度,就可以推行出去了。]
[农大林教授:看你非常喜欢改良这些种子,而且也非常有见地,不如来我这里考研究生怎么样?你现在在哪个学校上学。]
看到这个昵称,隋文帝还有周围那些大臣们,一个个眼睛亮的像灯泡一样。
原来他们手上的这些玉米种子,竟然是这位教授寄过来的!
他们的宝贝玉米,来自这位教授!
[隋文帝杨坚:原来是林教授寄过来的种子,玉米已经被我们种出来了,非常甜,收成也很好!我们收了很多,一亩甚至产出了十石!实在是太感谢了!]
简直帮了他们大忙啊!没看始皇帝那里,高产作物都还在路上吗?
他们这是领先了不知道多少步啊!
隋文帝这么高兴,然而现代那边的林教授却是皱了皱眉。
林教授年龄其实不太大,也就三十多岁的年纪。
他之所以能成为农大的教授,当然是因为在玉米抗虫抗害研究方面,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还在专业周刊上面,发表了很多次论文。
当然,和每一位辛勤的教授一样,他对于一些有天分的后辈,非常的怜惜,总是忍不住想要提拔那些人。
这个叫做隋文帝杨坚的人,就是他看中的一个非常有天赋的人才。
之前他问过了,这也根本都没有上过大学,但是对于良种培育方面,却非常有见解。
每次问他的那些问题,都非常关键,而且只要他讲的那些知识点,对方一定会记下来,甚至还会举一反三。
这么有天赋的人,无论他年纪有多大,都不能被埋没啊!
所以这几天虽然一直在研究玉米种子,他有没有忘记这个天赋非常高的“网友”。
然而却没有想到,这人天赋不错,品性却不行。
他的玉米种子寄出去才多长时间?一粒种子从种下去再到生根发芽,再到结成果实,怎么可能是短时间内就完成的?
就算对方使用催熟剂,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玉米完成生长。
所以那个叫做隋文帝的网友,不一定适合,肯定坐不住,没办法沉下心来研究。
他们这些研究种子的,有些都能研究十来年,种上几十年的地,如果没有决心,那肯定也成不了大事。
所以他对这人的感觉也就不太好,只是潦草地回复了几句,又回去研究自己的种子了。
那边的隋文帝还不清楚,他已经被自己看中的大才放弃,还在那里开心呢。
“原来这就是送我们玉米种子的林教授,到时候神女开发出来这个功能,一定要第一个把他邀请过来!”
隋文帝眉眼带笑,整个人都非常期待。
其他人自然也纷纷应是。
能够研究出这么厉害的玉米种子,那位教授一定在其他方面也非常有见解。
到时候他们给你向对方虚心学习。
[玉米大帝:我记得隋朝的玉米,一石为九十斤吧?如果十石,那么一亩地的玉米收成还不到一千斤,这实在是有点少啊,是不是种植方法不到位,不然怎么这么点?]
[农家小乐:不是吧,我记得汉唐一石可是一百二十斤啊,隋朝应该也差不了哪去吧?如果是一百二十斤的话,那一亩地也有一千二百斤了。]
[玉米大帝:就是一千二百斤也很少啊,我们这边的试验田,都三千多斤快四千斤了。]
[鑫鑫研究所:一亩地才一千斤左右,对我们来说确实少,但是对于隋朝来说,绝对不少了。一千一亩地可能也就产出两三石,十石已经是非常非常肥沃的土地,才能产出的数量。]
[夜雨微凉:也对,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来要求隋朝,那可是古代,古代本来就生产力非常低。]
一人一句隋朝,一人一句古代生产力低,让杨坚那兴奋的小心脏啪地一下在地上,摔地粉碎。
什么,他们大隋一亩地产出十石,对于现代来说,居然是少的可怜?
而且那些现代人,居然一亩地产出三千多斤,甚至四千斤?
那岂不是四十石?
一亩地能产出四十石,这是他做梦也想象不到的数量啊!
居然可以产出四十石,一亩地四十石啊!那得是多少粮食,多少玉米?
那能养活多少百姓啊!那得节省多少土地啊!
这一刻,隋文帝真的像那些网友们所说的那样,羡慕的泪水几乎从嘴角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