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什么,这个和珅竟然贪污了我大清十亿两白银?”乾隆猛地一拍桌子,发出了轰隆的响声。
桌子腿都差点没支撑住,可见他此时的怒气。
虽然是折合的,但那也是不小的数目好吗?
要知道,皇祖父和父皇以及那些祖宗们励精图治,才给他留下了一片锦绣江山。
即便有着几代皇帝打造的盛世,当初他刚刚即位的时候,国库最多也不过六千万两白银。
最近他为了整顿贪污腐败,抄了这么多少贪官的家,都不及和珅一人贪污的零头!
怒发冲冠之后,剩下的就是一片尴尬。
因为在未来带头贪污的那个人,就是自己。
一个国家有了贪官可以狠狠的整治,但是这个国家的皇帝带头腐败,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了。
好在乾隆能屈能伸,天上的神迹都还没结束,他就立马向周围那些大臣们保证道:“以后你们都不许进贡,若是到了必须进贡的时候,贡品的规格都应当规定好,不能过于珍贵。”
“朕保证,以后都不会发生此类事情,你们尽可放心!”
“若是有一天朕带头贪污,你们一定要狠狠地把朕骂醒!”
他语气坚定,声音都比平时大了几分。
然而周围的大臣们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迎合,反而算都悄悄的往后退了一步。
笑话,就算乾隆再怎么带头贪污腐败,那他也是皇帝。就算他们胆子再大,也不敢当着面对皇帝骂啊!这不妥妥的,不拿自己的小命当回事吗?
乾隆:“……”
这些家伙怎么这么不给面子,他是那么言而无信的人吗?
好吧,在神女讲述的未来中,他确实出尔反尔,一开始拒绝进贡,后来不仅主动要求,反而还变本加厉。
但是安抚的话他肯定是要说的,就算未来自己真的做不到,这个场面话也得说出来。
乾隆是多么精明的人,带头贪污腐败这件事情,如果他只是一个贪官那肯定必死无疑,但他可是大清的皇帝,那这件事就可大可小了。
只要把手底下的大臣,还有天下的百姓安抚住,再给点切实的利益,比如说减免部分赋税什么的,一切都还好说。
乾隆忍不住叹了口气,反正神迹结束之后,他是别想好过了。
神迹能够为大清带来益处,但是揭他短的时候也毫不犹豫。
乾隆觉得自己简直是又爱又恨,内心复杂之极。
“对了,快把那个和珅给朕找出来!”他咬牙切齿道。
而一堆大臣的后面,钮祜禄·常保心中一咯噔。
他从刚刚神女提到和珅开始,额头就开始冒汗,双手一直发抖,怎么都控制不住。
“常保,你这是怎么了,为何神色如此苍白?”旁边的大臣经常和他站在一起,见他脸色有异,悄悄地询问道。
难不成被当今的乾隆皇帝吓到了?其实皇上带头腐败,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说不定还能从中捞一点油水呢。
这有什么可怕的?该担忧害怕的是那些普通人,那些人才是被欺压的对象。
这位大臣心里一琢磨,突然又想起来,常保向来为人正直,而且为官也非常清廉。
如今看到当朝皇帝都带头腐败,肯定被气到了。
哎,要不怎么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呢。
你看他们这些人,就什么事都没有,到时候该吃吃爱喝喝,该潇洒就潇洒。
这个可怜的老兄回去之后肯定要自责了,说不定还会痛哭流涕,为自己没能阻止乾隆皇帝腐败的事情而愧疚。
在这个大臣可怜而又同情的目光中,钮祜禄·常保简直要晕厥过去。
这个和珅,不就是他那五岁儿子的名字吗?
算一算当今皇帝存活的时间,再算一算他儿子长大之后的时间,说不定这个清朝第一贪官,还真是他儿子干的!
这,这可怎么办才好?!
钮祜禄·常保此时可以说是心乱如麻,恨不得将他那儿子的给塞回去,一了百了。
…
【其实要说乾隆默许,一个最重要的证据就是议罪银,议罪银其实是清朝乾隆年间,由大臣和珅提议的,一项可以用钱来顶罪的制度。
并且凭借着此项制度,一跃成为了户部尚书。
这个政策出台之后,立马受到那些贪官污吏的欢迎啊,花钱就可以抵罪,而他们手中最多的就是钱了。
比如说乾隆三十三年的两淮盐引案,在这个案件中,有人告发那些盐官,私吞了近乎一千余万两白银。
然而两淮盐政的哥哥,他表示自己可以给钱,居然真的被放过了。
乾隆五十八年,又是主管两淮盐政的官员被举报收受贿赂大约十九万两。
这位官员表示自己愿意加倍缴还,上交接近四十万两的银子,结果毫无例外,他又被放过了,甚至还能坐在两淮盐政位置上,这也是离谱到家了。
那么这个议罪银有多么受欢迎呢?举个栗子吧。
乾隆六次南巡,耗资巨大,在沿途甚至还建立了三十个行宫,对人力物力的耗费,那可是想象不到的。
后来他八十岁又进行了万寿大典,就这些全部加起来,竟然都没有动用国库的一两银子,全都是使用议罪银作为开支。
最绝的是,这些银子竟然还有剩余!
好家伙,就连当初最会卖官的汉灵帝人家甚至创造了分期付款,零首付买官,“竞标”制度,把卖官事业发展成产业链,这都比不上乾隆啊。
毕竟六次南巡,建立三十个行宫,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其实当初乾隆也曾经解释过过,而且当着群臣面前保证,议罪银也只是偶尔为之,绝对不会成为惯例。
这句话就像沉迷游戏一样,嘴里说着我就玩一局,结果玩的怎么都停不下来,又菜又爱玩。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皇帝的嘴,骗人的鬼。后来的议罪银制度不仅没有停止,而且还越来越离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