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二月,谢默出去的次数就变少了,两天一次变成了一周一次。
沈棠一家都穿上了袄子。
毛衣打的早,一个不落也全织好了,要不这会也得有人挨冻。
两种辣眼睛的毛线也被织成了毛线裤,平平安安一人两条。
一人一个色,也不会搞混。
沈棠头一次见这么冷的天,还不晓得一月份会冻成啥样。
幸亏让谢默把肉顺便全出出去了,不然她每天去黑市上卖,也是冷死人。
不开玩笑的说,除了必要活动,沈棠都不想下床。
但平平安安不是个能待的住的,让他们一天在床上是不可能的。
没法子,沈棠给两人套了三条裤子,里面一条贴身的秋裤,中间一条毛线裤,外面又是一条裤子,不然漏风。
今年的袄子也是特地做长了的,盖到了屁股下面。
孩子长得快,要是做正好的,估摸明年就不能穿了。
而且长了还能给腿上挡风。
平平安安暖是暖和了,但是走起路来像两只小企鹅。
他们俩现在是不局限在自家院子里的,隔壁余家和对门王家都会去。
也是认熟了的,尤其是对门有个年龄相当的孩子,三个人在一起简直会折腾!
上次在王家院子里玩,三个孩子躲在柴火后面睡着了。
玩的捉迷藏,王磊找他们三个。
这么大点会藏什么,就在院子里瞎转悠,一听要抓人了,才开始着急了。
嗒嗒跑到柴火后面,这三人也能憋的住,王磊找的时候,也不笑出声。
后面王磊找累了,干脆不找了,自个玩自个的了。
他们三个躲在柴火后面的一直等,等到睡着了也没人来找。
娃不见了,还是王奶奶先发现的。
沈棠一般在自家院子里,看着两个小崽子跑进了王家,也是经常去的。
四个孩子都在院子里玩游戏,也没啥不放心的,王奶奶也坐在门口看着呢。
最后四个有三个没了!
没进屋也没出门,肯定就是在王家院子里。
柴火后面地方小,也没人往后面看。
最后一个院子找了三四遍都看不到个人。
王奶奶急得抹眼泪,沈棠只能冷静下来,最后是平平自己醒了走出来的。
沈棠往里边一看,还有两个都躺在地上呼呼大睡呢!
地方小,沈棠进不去,只能把俩孩子吵醒,不然一直睡下去准得感冒。
找到后,平平安安倒是没啥,沈棠教育了一下,逼着两人喝了一碗红糖姜汤。
隔壁王家的安安屁股受了罪,挨了一顿打。
要是柴火没垒好,倒下来了,三个小崽子准得完蛋!
不过挨了打,也是长了教训,之后三个孩子都不敢往柴火边去了。
平平安安是喝够了姜汤,哪怕放了红糖,也有辣味。
谢默闲在家里的时间长了,把屋子都检查了一遍。
尤其是屋顶,今年准保下雪下雨,就怕到时候屋顶漏水,给他们来个措不及防。
还别说,真检查出了两个洞,索性没在他们住的东屋,西屋和厢房各有一个。
平时雨下的小,也没发现。
这要是没检查,也是不得了的事。
粮食,柴火,还有煤球都得泡汤。
谢默一个下午就给修整好了,小葱是没救了,总不能为此也给它搭个顶吧!
沈棠做的咸肉全给挂上了,二十斤猪肉做下来,只有十四斤的咸肉,又腌了四个猪蹄和两个猪口舌。
后面半个月就不能开着院门了,要是让人看见了,也是遭人说。
咸肉晒好,也到冬至了。
冬至离元旦近,沈棠原本都没想到要过冬至,准备过元旦的。
毕竟她们那边元旦是个节日,放好几天假,冬至可没这个待遇。
可现在的人反而更重视冬至,对元旦反倒反应平淡。
在这边自然是入乡随俗。
冬至这天,沈棠起来就包饺子了,汤圆也给包上了。
北方饺子,南方汤圆,沈棠是南方人,不过没有过过冬至,也没在这天吃过。
现在过了,顺便也是安排上了。
她之前吃汤圆都是超市现买芝麻馅的阿毛汤圆,也没学过,只能自个琢磨了。
谢默带回来的糯米粉多被烙小黏饼吃掉了。
小黏饼就是糯米粉加两三个鸡蛋,再放些白糖,放在锅上烙,也算是煎。
还剩些包汤圆也是够了。
芝麻加花生,再加上白糖,没有料理机,只能人工捣碎。
这项重任自然是委托给了谢默。
天冷了以后,他就开始闲下来了,原先白天都看不到人的,晚上拿货,上午睡觉,下午又去黑市交易。
谢默有的是一把子力气,捣的稀碎。
后面再放上点猪油搅拌开就行了。
饺子的馅也不是肉的,今天包的韭菜鸡蛋粉丝馅。
一人包饺子,一人搓汤圆。
平平安安负责捣乱。
只要和面坐下来包东西,两人必要插一脚,也得包!
面粉也是必然牺牲了一点。
等沈棠包完,两人手里的白面团子也变成了灰面团子。
还想把他们的“劳动成果”也放在饺子帘上。
谢默手欠,刚放上,就被他扔出去了。
沈棠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看到他这一操作。
平平安安也懵了!
“啊,啊啊啊,爹坏,大坏蛋。”
等两人反应过来,就拿着小拳头砸谢默,他们也捏了好久!
好在两人不是个记事的,饺子汤圆煮好,这事就翻篇了。
汤圆包的有些大,谢默包东西不太把握分寸,一个汤圆有人家两个汤圆大。
就这,沈棠还特地多煮了一会。
饺子是先捞出来的,不然煮久了,皮会烂掉。
沈棠吃了七个饺子,两个汤圆,平平安安一人三个饺子,一个汤圆。
煮了将近四十个饺子,剩下的都被谢默包圆了。
汤圆包的不多,谢默又包的大,一顿给干完了。
饺子还剩四十个,第二天早饭就不用再费工夫做了。
沈棠家是两个都给做了,其他人家就没吃汤圆这个习俗了,都包的饺子。
对面王家还送了一碟过来,他家包的是荠菜饺子,纯素,一碟里有七八个。
看着不多,也是一份不轻的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