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鹤年和黎大郎陪着晏珣到卢沟桥东岸的皇家榷场。
低矮的土坯围墙,几处破旧的小房子,空地上一堆堆的煤炭。
小太监田义介绍:“你们别嫌弃破旧,这里最早是鞑靼进贡的榷场,后来给皇店存放货物,走水路可直达京城。要不是我们殿下,想用这里可不容易。”
皇帝同意把皇家榷场给裕王,四舍五入就是把江山给裕王~~
“是!所以我说这种事一定请裕王殿下帮忙。”晏珣笑眯眯地说。
田义满意笑道:“王爷可不是为了做买卖挣钱,只是看到蓬莱旧友的份上……他让你有空去王府,上回的故事怎么说到一半?”
晏珣连声说一定会去。
怎么只说到一半?
说书人不都这德性?说着说着下面没了。
晏鹤年也说这处场地位置极好,离京城不远不近、交通便利。
这么好的地方交到太监手里居然荒废着,要是由自家运作,将来就是南北货物运转核心。
有什么不好出手的黑货,也可以拿到这里销赃。
“黎大,你带着兄弟们清理场地、修整房屋,把作坊建起来。磨镜的老师傅要回南边请,先做别的。”
“常欢,你岳父家的煤进京也要租咱们的场子吧?以后单独隔出一块存放。”
“小珣,你跟工部的官匠熟悉,找一些人盖一片库房。做好账目,咱们跟王爷报账。”
晏鹤年手一挥,给众人安排任务。
这一大片场地盖起库房,以后南北杂货在此进出,就会衍生出各种商业,可以想象有多繁华。
既然裕王以场地入股,盖库房的钱该由裕王出?
裕王一时半会儿没钱,这笔账就先记着。
其实晏家也没那么多钱,就算有……也不能这样拿出来。
好在晏珣提前跟裕王说好,以未来一排库房作为抵押,跟徽商票号贷款。
到时候哪怕王爷不还钱,票号出租库房,时间长也可以回本。
做票号的江东家心有疑虑,跟东厂和王爷合作买卖?
被吞了怎么办?跟大明比命长?
皇家的信用就那样吧。
但是王徽站出来,跟江家协商,两家可以另签一份补充协议,如果最后裕王不还钱,江家仓库可以租给王家。
江东家恍然大悟,有王富婆在,晏家怎么会缺钱?
恐怕是王徽的钱不好光明正大拿出来,才要借他的手洗一洗?
再看徽州王家都敢跟东厂和裕王合作,又觉得这事有利可图……那自家也插一脚?
如此,在卢沟桥库房建设之初,晏珣就拉到金融业大佬徽州江氏入股。
有钱的江氏,有船有航海人才的汪氏,有权有势的裕王和东厂……把这些人团结在一起,还怕开海大业不成?
有钱,就能进一步武装戚家军,扫清倭寇和北边的威胁。
大明这一局棋,晏家父子不动声色地,从一个不惹人注目的榷场,悄悄入局。
或者说在更早之前,晏鹤年娶王徽、假杨世安进戚家军,他们就开始布局。
天下大势,为我所用!
父子俩目光接触,都看到对方眼中的豪情万丈。
然而现实是,一片堆着煤炭的废弃榷场……万丈高楼平地起!
回家路上,晏鹤年说:“罗家的煤炭要存放我们的场地,就被我们扼住咽喉,不敢耍什么花样。小珣你这套路一石多鸟,真是鬼灵精。”
晏珣摸摸下巴,反问:“我们的场地?”
借徽商的钱、记裕王的账、请工部的官匠,建设我们的场地?
爹你才是真正的老六。
反正父子俩都是鬼灵精,谁也别说谁。
他们告假忙这些事,把翰林院的正职变成兼职。
新翰林们顾不上非议,都在摩拳擦掌争着修《承天大志》……不能跟张居正抢副主编,抢一个编者也好啊!
编完《承天大志》,就够资格出任院试学政或者会试同考官,步步为营平步青云。
有想法的年轻翰林,八仙过海走徐阶的门路。
但是他们都无功而返。
徐阶这个时候还非常小心谨慎,赶走严嵩后第一件事,就是挂出一条横幅“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诸公论。”
意思很显然:我以前是严嵩的副手,但我们不一样。
我不揽权,官员的任免、奖惩绝不是我的一言堂,给我送礼行贿大可不必。
翰林们只好仰天长叹……徐首辅拨乱反正,真乃大明之贤臣也!
那就去走袁炜的门路?
翰林院的衙门最初在文渊阁,后来迁出,但距离皇城和六部衙门都不远,算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这日,晏珣穿着官服、悬着牙牌,和往常一样风度翩翩地去翰林院。
路上卖烧饼的大娘远远打招呼:“晏郎快来,今日是我女儿亲手贴的饼,可香呢!”
“……改日买,今天已吃过早饭。”
“那你可错过啦!”
人人都爱探花郎~~
翰林院的同僚来早的,都在喝茶聊天,见晏珣进来,笑眯眯地问:“令尊今日还告假?”
晏珣叹气:“是啊!我家堂弟刚成亲,还有一些礼节要走。”
“令尊这堂叔做的,比别人家亲爹都不差什么。”
说起来,翰林院的假挺好请。
以前徐耀文兼职做严世蕃的清客,长年累月在严府伺候文章……人家都说他不是皇帝的翰林,是小阁老的翰林。
现在严世蕃倒台,徐耀文借着中邪生病,干脆告长假。
正说着闲话,翰林院侍读学士瞿景淳进来,看了众人一眼,和蔼地说:“晏珣,你跟我来一下。”
晏珣恭敬地跟着顶头上司离开。
其他人面面相觑……干什么?难道是那件事?
按晏珣的资历,顶多就是一个编者吧?
没过多久,消息在翰林院传开……
《承天大志》的编撰工作由翰林院负责,晏珣任副主编,选几个翰林编修做副手。
“不是……这?他一个新人?”老翰林张口结舌。
他们不是非得吃这个饼,反正天天吃瓜喝茶也能领俸禄。
可这种好事,也不该轮到晏珣啊?
徐阶想把副主编这个差事留给张居正,在官场不是秘密。
晏珣能抢徐首辅门生的活?怎么办到的?
就连徐时行心情都挺复杂,一起进翰林院,晏珣却走得比他快。
晏珣:……不好意思,我擅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堆场工坊,一手抓翰林编修。
唯一遗憾的是,《承天大志》副主编这种无聊的活,居然落在自己头上,而不是老爹。
此时众翰林还不知道,晏鹤年有另一个令人羡慕的大饼。
徐时行走过来,神色复杂,晏珣到底走了谁的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