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原来就是个挺活泛的人,他以前的时候就跟着魏老二上山打猎,采山货什么的。
后来宋岩上山打了什么东西,很多也都是给他,让他帮着换粮食。
程有福上京都投奔了宋岩,后来把他娘都接走了。
二壮媳妇偷偷的跑了,二壮也跟着去了。应该是日子过得都不错。
要不然魏二婶为啥那么眼红啊,非要把人家的日子搅散了。
刘淑红和二壮离婚了,冬天闲着的时候就把她的哥哥和弟弟都整京都去了,开春种地的时候都没回来。
所以他的心也活了。
二壮要回来的时候他就打听。
二壮说,是好是坏了,他也可以跟出来看看。
他家里还不至于到京都的路费都没有。
陈晓东就这样跟着来到了京都。
二壮媳妇日子过得挺好的。
等他到了魏大娘这里,这个爽朗的东北汉子都缩手缩脚的了。
他是从前院走进来的。
这大院子是真漂亮。
别说在京都了,就是在他们乡下他也买不起,也盖不起这样的房子。
沈骞呵呵笑,这是我舅舅的。
陈晓东比沈骞大,他原来都是跟着魏安他爸玩的。
他们都是一起长大的情谊。
沈骞也不瞒着他,就把自己的身世大概的说了。
陈晓东吃惊的嘴巴里都要能塞进去一个鸡蛋。
听了之后,他问,“那以后我叫你啥?你姓沈,你说你改叫沈啥了?”
“叫了那么多年的魏老二,你改得过来吗?”沈骞哈哈笑。
一看魏婶子的样子就知道日子过得舒心。他还问魏安和魏平,知道两个孩子都去上学了,学习成绩还那么好。
陈晓东也笑了,魏老二还是魏老二。他拍拍沈骞,“你行!你有能耐也有良心!”
沈骞:“是,我有良心,我这个有良心的弟弟还得问问你住哪儿了?”
陈晓东住在二壮家,和他两个舅子住在一起。
“我家前院子还有空房子,你在那儿住吧!二壮家人口不少了。”沈骞说。
陈晓东和二壮关系也不错,但是原来还是和魏老二更铁。
二壮和媳妇都和大娘在一起,就是倒出时间来让陈晓东把大队里的事和他们说说。
现在,小虎的批发生意缩减了,货物熟人才能拿的到。
给陈晓东一些也行,但是肯定和以前要多少有多少不一样了。
其实能这样陈晓东已经高兴得不得了。
魏大娘看见陈晓东也很高兴,她抱着孩子坐在阴凉里和他们说着大队里的人和事。
老四和老五要人抱着,老三和老四满地跑了。
陈晓东都要羡慕死了。
老曾和玥玥遛弯回来了。
“这是陈家小子!这是来京都玩了?”老曾认识陈晓东。
老曾可不是当初那个邋遢的老头了。
人穿的干净利落不说,那股精气神儿,就让你能觉得出来是个人物。
“曾老爷子好!”陈晓东打招呼。
二壮和他媳妇都叫曾大爷。
“好,好,都好!
今天你们都留下来吃饭!”老曾说道。
玥玥瞪着眼睛看着这家里新来的这个陌生人。
陈晓东伸手要摸玥玥的脑袋。
白霜可比陈晓东快,汪汪汪的就叫了起来。
把陈晓东吓一跳。
宋岩赶紧解释:“白霜特别护着玥玥。”
老曾也问起来大队的几个老人。
青山大队民风真是淳朴。
老曾刚到大队的时候,经常有人盯着他干活。
捡多少柴,割多少草,都有人盯着。
有一回老曾背着挺大一捆柴下山,那天下了点雨。湿柴是真沉啊。
当时正好碰到了陈晓东,陈晓东搭了把手。
一直帮着他把柴背到了大队跟前。
如今老曾特意提起了这件事情。
说实话,陈晓东都忘了。
晚上这顿饭特别丰盛。
陈晓东羡慕,他觉得来到京都他有奔头了。他就奔着将来,他也能随随便便的就置办起这样的席面,招待自己的好兄弟。
第二天早晨,宋岩看昨天种下的西红柿种子,她看的时候已经长到半尺高了。
这挺好的,就是面积太小。
一晃老四和老五也都出满月好几个月了。
权广霞帮忙给找了一个保姆,是他大姑姐的大姑姐,叫阮翠兰。
前年丈夫死了,她有一儿一女。女儿是老大今年16了,念高一。
家里的顶梁柱没了,一个女人要是想养家糊口挺难的。
尤其两个孩子还都在上学。
有人出主意让她把大女儿嫁出去,收了彩礼就可以供儿子读书了。
在乡下,明知道孩子的年龄不够,但是可以先收彩礼把姑娘嫁过去。等年龄够了再登记。
阮翠兰挺心疼姑娘的,她姑娘学习还好。可是供两个孩子上学,她真供不起。
阮翠兰和他的兄弟媳妇儿,也就是权广霞他大姑姐相处的挺好的。
上个月权广霞大姑姐师健美带着丈夫返城了。凭着权广霞的关系,给她大姑姐夫妻在食品厂找了活干。
阮翠兰厚着脸皮求她兄弟媳妇,给她姑娘找点活干。不图挣的多,能挣够她自己吃的就行。
总好过让她现在订婚嫁人。
在农村父母不全,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找对象都算是缺陷。好人家都想要找父母双全的,最好是年龄刚刚好的,觉得合适就可以结婚。
那几个托人上门说亲的,都是年纪大找不到媳妇儿的。其中还有一家,兄弟多,他们就挺无赖的,就想欺负她们孤儿寡母的。
阮翠兰不忍心这么糟践姑娘。
现在知青大批返城,能找到工作真的很不容易。
权广霞她大姑姐也挺不好意思开口。这些年她弟弟贴补自己,这个兄弟媳妇可从来没说过啥。现在又给他们找了工作。
可是说实话,阮翠兰家也挺难,尤其那孩子学习还好,还懂事。
原来想着他们夫妻要是开了工资,能帮帮阮翠霞,最起码让那孩子上完高中。
可现在麻烦了,让那样的人家盯上,就怕这个女孩子的下场好不了。
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她也真是不忍心。
收到了信,两口子着急的嘴上起了燎泡。
他们也不敢说把孩子领出来,没户口没粮吃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