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还是答应了迁都幽州。
因为胁迫他们迁都的是诸位诸侯,萧臣反而是被诸侯们‘拖’着走的。
这让群臣们对萧臣倒不是很抗拒。
何况萧臣还是燕王,刘协的亲哥哥。
他都没想着取刘协而代之,其他人也不可能给萧臣脸色看。
而来到幽州后,对群臣来说意外的好处也有。
那就是朝廷的指令终于可以发到各州了。
不过区别是,发出去的指令都需要经过萧臣的手,被同意后才能发走。
否则一律驳回。
当然了这是后话了,而此时刘协的到来,萧臣又为他修了一座稍微大一点的宫殿,作为群臣议事用。
而此时的刘辩和何太后就真正的无人问津了。
历史又再次回到了正轨,只是这次该死的人都没死,一个个活得还好好的。
……
“即日起,燕王萧臣为当朝大将军兼任丞相,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就在刘协搬入新建的宫殿第一次朝会后,萧臣便被赐予了前世董卓相同的待遇。
有了丞相后,三公便被废除,留下的就只有九卿了。
不过萧臣很快又递上了自己的奏折。
奏折内容很简单,就是为他手下谋取职位的。
“陛下!臣有本奏。”
“皇兄!快快说来。”
此时的刘协为人确实机灵,根本就不敢以皇帝自居。
“陛下,臣下有数人有州牧之才,他们如果成不了州牧,臣心不安。”
一句心不安,让刘协的小心脏扑通乱跳,生怕萧臣一怒就废了他这个皇帝。
可没等刘协开口,下面的大臣有人不知死活的说话了。
“陛下不可,丞相已经位极人臣,如果再封手下,那必定功高震主。”
说话的是蔡邕。
萧臣一看这人好歹跟自己也有善缘,便不想为难他。
蔡邕说完便有人不同意他的说法。
此时刘虞虽为幽州牧,但是依然还在跟随萧臣一起上朝,除了二人外,萧臣在幽州的好些文臣武将都一起上朝议事。
不为其他,就为长长见识,壮壮胆。
刘虞说道:
“陛下!臣不同意,臣也是殿下的属下,可殿下依旧按照大汉祖制拥护您,并没有任何逾越的地方。”
“殿下为我大汉举荐人才是我等应该做的事情,怎么就成了功高震主了。”
在朝的大臣和刘协都很清楚,此时萧臣能维持大汉这点遮羞布已经难能可贵,谁还为难他,这不是让殿下难堪么。
其余人等纷纷复议道:
“刘州牧说得对,丞相做的对。”
刘协这才道:“皇兄,你这次要举荐谁啊?”
“陛下!臣要举荐三人。臣觉得黄忠可为冀州牧,黄盖可为司州牧,公孙瓒可为并州牧。”
公孙瓒前些日子已经臣服于萧臣,他竟然是一位二级武将,这让萧臣有了小小的惊喜。
如今他的打算是将幽州周围都连在一起。
司州就是司隶,此时并未被朝廷任免,而黄盖刚好在,那就让黄盖去主持大局。
这一点其他诸侯是没任何意见的,只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都不会来反对的。
而并州此时的州牧是张杨,对于这位在历史上声名不显的历史人物,萧臣并不在意。
并州原本就地广人稀,何况张杨的能力也相当的一般,最后还是被部下杀了,那部下却投靠了曹操。
如果他不放下权利,想来同样会被手下拿了人头,献给自己。
此次萧臣争夺的焦点是冀州,如今的冀州牧韩馥。
韩馥更是以胆小着称,愣是被袁绍戏耍了一番后失去了冀州,之后又被吓得自杀。
这次派黄忠过去就是为了防止袁绍先一步下手。
只要拿下冀州,萧臣就彻底控制住了北方,如此一来,他进可攻退可守。
至于为什么只要这三州,那是因为以他现在的人才储备,只能占领北方四州,再多人手就不够了。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将大军集结在冀州一带,随时准备南下进攻其他人。
“嗯!皇兄说的很好,朕准奏。三位即刻上任。”
“谢陛下!”
……
第二日,二人带着自己的属下离去,萧臣特地嘱咐了他们,让他们不要恋战不要冒进。
……
半个月后,公孙瓒部队一路没有遇到任何阻碍来到上党城,上党作为张杨的城主府,也不是那么的繁华。
此时的上党城内百姓并不多,当公孙瓒突然到来,这让守城吓了一跳。
公孙瓒看到守卫们慌忙关闭了城墙,并不急于攻城,而是让大军将他们团团围住。
并州可以说是三国最没存在感的,无奈人数实在太少了。
“城上的人听着,快叫张杨出来迎接新任的并州牧大人。”
城上的守卫并没有什么任何无礼的举动,反而对下面喊话道:
“张大人还没回来,你们等他回来再说。请不要攻城。”
这话让公孙瓒哭笑不得。
“张杨哪里去了?”
“大人他去剿匪了。”
公孙瓒无语了,张杨在此地好像就没有停止过剿匪,感觉他对剿匪相当感兴趣。
“既然如此,你们先打开城门,让我们先进去。等张杨回来,我们再交接。”
“不行,没有大人的命令,我们不能开门。”
……
就在他们相互喊话间,远方尘土飞扬,看样子有很多人来了,烟尘太大,人数看不清楚。
这些人骑马而来,速度倒是很快。
不一会儿,已经来到公孙瓒的大军面前。
为首之人满脸老腮胡,声音粗狂,道:
“你们是何人,为何兵围我上党城?”
“我乃公孙瓒,奉陛下旨意前来并州上任,这是圣旨你自己看吧。”
“圣旨?”
张杨是奉何进之命来并州募兵的,他这才不停的去剿匪,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可前段时间何进已经下野了,这让他很迷茫。
他不知道现在剿匪还有什么意义,而留下来也没什么事情可做,那就只好一直去剿匪。
接过圣旨的张杨看到眼前之人就是大汉皇帝认命的并州牧,赶紧下马,道:
“公孙大人,既然你们来了,那我就将并州交给你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