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看到140列动车组的公开招标,于是所有有技术能力的方面都开始各种想办法想要拿下这个订单!
当然,龙国这次订单也不是那么容易拿的,规定了所有投标公司必须是龙国企业。这就意味着那四个国家必须要在龙国建立合资公司来投标。
对于这点儿他们倒是觉得不奇怪,毕竟原来龙国很多合作都是采用的这个办法,像庞巴迪几年前就已经在龙国建立合资公司了。
但是龙国这次又补上了一个漏洞:原来每次到了谈判的时候总有一些企业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底线。汽车、钢铁行业就是最好的例子,这边还在跟外国车企谈判技术授权的事情,那边的公司已经‘不要技术只要货’。
不夸张的说,当时就因为那些企业的耽误了龙国汽车制造业至少十五年到二十年的发展!
高铁肯定不能再犯那样的错误!
当时龙国有几十家机车工厂,因为担心再出现没底线的企业,铁道部直接设定了‘战略买家’,只能跟两个公司中的其中一个组成合资公司。
一家是南车四方,一家是北车长春。
而那样的条件就意味着外企必须和这两家之一合作并完成彻底的技术转让才能符合竞标条件。
这个条件堪称‘苛刻’,让那些外企犹豫起来。
但是他们的犹豫没有持续太久:龙国直接拿出了‘四纵四横’总长度超1.2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规划彻底让他们疯狂了。
要知道,那只是龙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龙国那么大的国土需要多少高铁多少铁路?后继需求要多大?
那是2004年啊,霓虹国新干线总运营长度还不到2500公里,龙国第一期就是1.2万公里!
龙国只要建设高铁,那就是全球高铁最大市场!
这样的规模谁敢错过?
于是那些行业巨头都傻眼了,原来是龙国上门求他们要动车组要技术,现在变成了他们必须要拿下订单才行!
主动权就已经开始握在了龙国手里。
当时手里有技术的其实就那四家,但是其中有三家上来就落后一步:这是因为加拿大庞巴迪早在1990年的时候就已经和南车四方合资建厂了。
本来他在这四家里业务水平是最差的,结果却领先一步!
这更是让其余三家着急起来。赶紧开始和龙国南车四方以及北车长客开始谈了起来。
三家策略是:德国找了北车长客,霓虹国也找了南车四方,而法国则是两边一起谈。
当时和霓虹国的谈判那叫一个难,他们是包括川崎重工、日立等六家企业的‘联合体’,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其中一家有意见,谈判就会陷入僵局。
关于那次谈判现在已经成了谈判界的‘江湖传说’了,各种关于那次谈判的江湖轶事多不胜数。
比如说其中有一次双方连续谈判了三天三夜,谈到一半的时候戛然而止,双方谈判人员转头一看——好家伙,翻译睡着了!
还有一次谈判期间,双方因为一个细节产生了争执,霓虹国代表起身就要离开,结果他强硬,龙国代表更强硬!
他直接把喝水的杯子给砸了,并且告诉霓虹国方面代表:你只要走出这个门,今后就别回来!
呃,归根到底一句话:那场谈判就跟菜市场大妈吵架似的!
至于德国那边的谈判更难了。
德国人不是一般的死板和傲慢。
他们在当年汽车谈判的时候占了大便宜,于是从他们开始谈判起,就自认为还可以跟当时汽车谈判的时候那样占据主动权,自认是看穿了龙国的底牌报价咬的那叫一个死,给出了单节动车3.5亿人民币,80%技术转让39亿人民币的报价且绝不松口。
就在这时候,添乱的来了。
那就是法国的阿尔斯通!
当时阿尔斯通对龙国的所有要求全盘接受,那态度卑微的令人心疼……
他们为什么这么个态度?
首先呢,他们的铰接式转向架技术比起霓虹国和德国西门子来说有些落后;其次那时候阿尔斯通的轨道交通公司由于市场有限,刚刚经历了破产保护,继续一个大订单来回血——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他们的高铁技术也是‘动力集中型列车技术’,属于是龙国那个时期技术的‘加强版’,而龙国在使用‘动力集中型列车技术’的时候对这种类型并不满足,龙国需求的是动力分散型技术。
为了满足龙国的条件,阿尔斯通甚至拿出了他们在意大利都灵那边研发生产的Sm3动车组!但是这款动车组因为是刚研发没太久,所以成熟度和稳定性都不足,所以他们才这么谦卑的想要杀出重围。
当时德国态度那叫一个强硬,都到了投标日当天,他们跟北车的合作还没谈下来,他们认为吃定了龙国,最终龙国肯定会选择他们。
然后就在投标开始前两小时,北车宣布和法国阿尔斯通合作,直接把德国西门子踢出了谈判桌。
事先被视为最有机会中标的德国西门子就这么成为第一个出局的企业!
事情传出去后,西门子股价直接暴跌——跌的跟现在的特斯拉似的。
毕竟放弃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铁市场也就意味着德国西门子那边失去了发展的希望。
这事情真心不是瞎说。
为什么现在龙国高铁技术独步天下?就因为造的多啊!
技术这东西就是生产越多技术越好。
最近二十年,德国也好、法国也罢,霓虹国也算上,他们有什么大型高铁项目?技术停滞不前可不是断了希望了吗?
当时因为这事儿,西门子的相关负责人直接辞职,整个谈判团队全部被开除卷铺盖回家!然后他们还组成了所谓的‘协调组’想要挽回结果无功而返。
龙国态度那叫一个坚决!
这一次也算是杀鸡儆猴。那只猴就是霓虹国。
霓虹国一看,嘿,德国说踢出去就踢出去了?他们可不想也这样。于是接下来和霓虹国的谈判那叫一个顺利,很快达成了协议并且在截止日期投出了标书。
而那次中标情况也很有意思。
结果是:他们全部中标!
当时龙国需求的140组动车组被以20列为一组的模式分成了七个组,庞巴迪中了一组,阿尔斯通中了三组,霓虹国联合体中了三组!
‘有钱大家赚’嘛。
当然,龙国这么做的目的可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尽管以上三家中标者都承诺会把关键技术100%转让,但是谁能保证对方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不会留一手呢?
这样的事情可是很常见的!
而龙国针对这个情况祭出了一招‘绝活’:铁道部说了,必须要考察技术转让成果才会付款。
而且不会考察那些老师教的怎么样,而是考察南车四方和北车长客学的怎么样。学生学得好我们就掏钱!如果龙国学生造出来的车和你们原装的不一样?那我们就不付款!
这种考核制度下谁敢藏私?他们可都想拿下来龙国接下来的高铁产品。那一个个都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教学生,甚至连压箱底的技术都拿出来一个比一个认真生怕学生学不会。
一年!
只用了一年时间,南车四方和北车长客直接消化了所有三家的核心技术!
但是事情到了这里还没完!
既然以上三国的技术都已经吸收完毕了,怎么可能放过德国?
接下来龙国又顺手给德国西门子挖了个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