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从山贼开始 > 第1965章 屯田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云川在庞彪的陪同下,各处转了转,了解了一番俘虏营的管理情况。

看到这么大的俘虏营被管理的井井有条,张云川很满意。

看庞彪屡次提到谢宝山的名字。

巡视完毕后,张云川也决定见一见这个谢宝山。

“去将那个谢宝山带过来见一见。”

要是此人真的愿意为他们大夏军团效力,给他个一官半职又如何?

他们大夏军团从弱到强,如今变得如此的强大,可不是运气。

要是只懂得搞小山头,固步自封,那估计现在还是一股小山贼。

他们能发展壮大,一直很注意兼收并蓄,吸纳各行各业的人才。

凡是好的东西都学过来,好的人才都笼络过来。

不管以前什么身份,只要愿意给他们大夏军团效力。

那他们就可以不计前嫌,将其纳入麾下。

他相信,大夏军团这个大熔炉里。

哪怕曾经的敌人,也能给他同化了!

顷刻后。

已经担任俘虏营参军的谢宝山被带到了公事房外。

他已经在路上就得知,张大帅要见他。

这让他既激动又忐忑。

这张大帅可是威名赫赫的大人物。

能得到这样的人物召见,那是自己的荣幸。

可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他就是一个小参军而已,况且先前与张大帅为敌。

自己与张大帅相比,那就是宛如蝼蚁般的人物。

一旦说错话,或者什么事儿惹得张大帅不高兴,那自己小命不保。

现在谢宝山的内心里是无比纠结的,他的手心里都渗出了汗。

哪怕是生死搏杀的战场,谢宝山都没这么紧张过。

谢宝山怀着忐忑的心情,被庞彪亲自带进了公事房。

他抬眼就看到了坐在主位上,满脸威严的张云川。

“俘虏营参军谢宝山,拜见张大帅!”

“拜见王大人!”

谢宝山躬身就拜,态度格外的恭敬。

“免礼。”

张云川上下打量了几眼身穿戎装的谢宝山,抬了抬手。

谢宝山道谢后,这才站直了身躯。

面对张云川那深邃的目光,谢宝山浑身僵硬的站在原地,感觉自己像是要被看透了一般。

屋内很安静,没有人说话。

谢宝山却感觉到了如山的压力,浑身不自在。

他不知道这位大帅将自己叫来做什么事情。

对方不问,他也不敢开口。

他就这么静静的站着,内心里更加的惶恐不安。

他将自己所有的罪责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正当谢宝山面对那沉重的压力感觉到双腿发软,欲要下跪。

良久的沉默后,张云川这才缓缓开口。

“你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此话一出,谢宝山感觉到那如山的压力宛如潮水般退散。

他深吸了一口气,躬身回答:“回大帅的话,我家里有父母妻儿和一小弟,一共八口人。”

张云川又问:“你们平日里靠什么营生?”

“我家里有三十亩土地,主要是靠耕种为生。”

“我曾在辽州军中效力,军饷也能补贴一些家用。”

张云川询问了一些谢宝山的人际关系等情况,他都一一作答。

张云川很快就提出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你觉得我大夏军团能在辽州站稳脚跟吗?”

谢宝山忙回答。

“能!”

张云川笑了笑。

“说说你的理由。”

谢宝山大脑飞速地转动。

“首先,大帅麾下的大夏军团兵精将猛,辽州境内已经没有人是大帅的对手。”

“其次,大帅麾下的军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百姓拥护。”

“其三,大帅打击权贵,赈济百姓,还要给百姓分土地,乃是民心所向。”

“所以我觉得大夏军团肯定能在辽州站稳脚跟。”

谢宝山的语气很坚定。

因为他说的是心里话。

他起初对大夏军团不了解,所以被蛊惑与大夏军团为敌。

如今他成为大夏军团的一员了。

随着接触的增多,对大夏军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随着了解的加深,他更加的笃定认为。

只要大夏军团继续保持下去,前途不可限量。

这也是他转变立场,决定死心塌地跟着大夏军团的原因之一。

“这说的虽然不够齐全。”

“可他回答的颇有条理,脑子里的思路倒是蛮清晰的。”

张云川转头对总参军王凌云说了一句。

王凌云也点了点头,对这谢宝山的印象不错。

他们大夏军团很多人别看已经身居高位了。

可是他们做事没有章法,没有条理,很是让人头疼。

这谢宝山一个辽州军的小都尉。

却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见,殊为不易。

张云川决定进一步考一考谢宝山。

随着张云川问的问题越来越尖锐,越来越深入,谢宝山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到了最后,一些问题他压根就答不上来,搞得很是狼狈。

说到底。

他的见识和能力还是有限的。

可张云川通过了自己的一番深入的问询。

也对谢宝山的能力和品性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

他的能力虽不出众,可脑子还是很灵活的。

要是好好的培养一番,还是能有一番作为的。

张云川最后询问了俘虏处置问题。

“你觉得俘虏营的这么多俘虏,应当如何处置?”

谢宝山想了想回答说:“大帅,我觉得大部分都理应释放回家。”

“因为这些俘虏中,被强行征召的民夫就有数万人。”

“他们本不愿为节度使霍乐安效力,也不愿意与大帅为敌,只是迫不得已而已。”

“只要大帅放他们回家,他们一定会感谢大帅的恩典。”

张云川点了点头:“你继续说。”

“除了大量的民夫外,大部分的辽州军的将士也可以释放回家。”

“他们当兵是为了吃粮,对节度使霍乐安也没多少忠诚。”

“杀了他们,对大帅名声不好,反而会招致他们家人憎恨大帅,仇视大帅。”

“要是大帅放了他们,他们会感激大帅的不杀之恩。”

“只要大帅给他们一口吃的,给军饷,他们马上就能拎着刀子为大帅冲锋陷阵。”

张云川又问:“那剩下的人呢?”

“剩下的那些校尉、参将、将军和他们的亲兵,这些人我觉得不应该放了。”

“这些人和节度府死抱一块儿,对节度府还是很忠诚的。”

“这一次他们暗中串联煽动俘虏对抗审查,本身就对大帅充满敌意。”

“要是放了他们,那就是放虎归山,遗患无穷。”

“我知道大帅仁慈宽厚,可对这些人,不能心慈手软。”

谢宝山想了想后道:“我觉得可以将他们都杀了,以绝后患!”

张云川没有想到这个谢宝山对这些辽州出身的人竟然这么狠。

建议一口气将这些人都杀掉。

“杀了他们的话,太便宜他们了。”

张云川叹息道:“我本意是改造他们,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可他们不珍惜这个机会,竟然暗中搞串联,搞阴谋,还想东山再起。”

“既然敬酒不吃,那就吃罚酒!”

张云川对谢宝山道:“我准备在辽州屯田种粮。”

“这些人可是很好的苦力。”

“将他们全部都拉去种地吧!”

“种一辈子的地!”

张云川看向了谢宝山:“你去当这个屯田使,负责管他们,你意下如何?”

“愿意为大帅效力!”

谢宝山在稍稍错愕后,忙跪拜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