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382章 知晓密谋,太子下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82章 知晓密谋,太子下旨

京师内城,鸿胪寺馆。

后院厢房内。

大明榆林郡王刘博源静静的站立在窗台边上,抬头望着逐渐阴沉下来的天空,脸上的神情没有丝毫波动。

在他的身旁,还站着京师情报司的主要负责人何文亮,此时正在向着刘博源汇报情报工作。

“启禀王爷,据下面的情报司人员传来消息,就在今日下午之时,陈新甲秘密召集了兵部左侍郎魏藻德、礼部左侍郎陈演等二十多名朝廷官员,密谋商议着如何应对太子殿下决意的捐献钱粮之事。”

“另外还有,以英国公张世泽为首、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允祯、定西侯蒋秉忠、定远侯邓文明、太康侯张国纪、襄城伯李国桢、应城伯孙廷勋、嘉定伯周奎等十数名大明勋贵,也同样是在密谋着这件事情。”何文亮躬身抱拳,向着刘博源汇报道。

“呵呵!”

听完何文亮的汇报后,刘博源冷笑了一声,目光深处闪过一抹寒芒,喃喃自语道:“本王早有猜测,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绝对不会同意捐献钱粮的,看来真是不出本王的所料。”

随即,刘博源又向着何文亮问道:“可否打探清楚,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会用什么办法,以此应对太子殿下的决意。”

何文亮躬身回道:“回禀王爷,以陈新甲等人为首的二十多名朝廷官员,他们将会故作苦肉卖惨之计,从而逼迫太子殿下收回成命。”

“而以英国公张世泽等人为首的十数名大明勋贵,他们将会依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故意对太子殿下的决意置之不理。”

“其中,嘉定伯周奎更是作为带头先锋,积极抵触着太子殿下的决意。”

“嘉定伯周奎?”

刘博源面露意外之色,随即又转为了满脸的嘲讽。

因为对于嘉定伯周奎此人,刘博源还是有过一些了解的,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形容——一毛不拔。

刘博源有所听闻,崇祯皇帝曾经号召着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捐献钱粮,用来充当军饷,围剿流贼。

当时,崇祯皇帝还派出了内侍太监徐高,亲自前去嘉定伯周奎的府上募捐。

周奎闻听宫里来人,还以为皇上又要赏赐什么金银珠宝,连忙跑去迎接。

然而周奎得到的不是并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个晴天霹雳:皇上命他带头捐献一万两白银。

这可是一万两白银!

嘉定伯周奎可是有名的铁公鸡,皇上命他捐献一万两白银,这简直是要了他的老命,当即便是双眼一瞪,脖子一梗,对着内侍太监徐高回了两个字:没钱。

对于嘉定伯周奎来说,别说是皇帝女婿来了,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休想从他的手里要走一枚铜子。

可内侍太监徐高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前来,自然是不能空手而回的,只能恳求着周奎捐献一点。

最后周奎实在无奈,只得故作装穷的卖惨,把家中的家具拿到街上变卖,以此应付崇祯皇帝的募捐。

后来此事传到了周皇后的耳中,心里对于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很是无可奈何,只得自己变卖了一些金银首饰,凑齐了五千两银子给周奎送了过去,希望周奎能够全部捐献上去,以免惹得他人笑话。

可没有想到的是,周奎竟然雁过拔毛,自己留下了两千两白银,只捐献了三千两白银。

除此之外,周奎还故意将自己弄得破破烂烂,穿着补丁的衣服上朝。

也正是因为如此,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纷纷有样学样,又是故作装穷的卖惨,又是变卖家中的家具与字画,甚至还有上街乞讨等。

实在是毫无半点朝廷官员的底线与尊严。

再回想起前世的明末之时,李自成率领着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太子朱慈烺为了能够逃出北京城,找到了周奎请求帮助。

可没有想到的是,周奎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又或者是为了向新朝表功,转眼便在第二天之时,就将朱慈烺献给了李自成。

周奎这种卖主求荣的行为,比之吴三桂之流更加无耻,本质上要比吴三桂等人更坏,破坏力更强。

“既然陈新甲与张世泽等人全都一毛不拔,那么休怪本王不讲任何情面,直接揭穿他们的真实面目。”

刘博源冷冷的笑了一声,心里充满了对陈新甲与张世泽等人的不屑与嘲讽。

“王爷,那我们需要怎么做?”何文亮站在一旁问道。

刘博源沉思了片刻后,随即吩咐道:“传令下面的情报司人员,命令他们时刻关注着陈新甲与张世泽等人的一举一动,若是他们有所举动时,立即告诉本王。”

“另外,再去准备几千套平民百姓的衣服,全部交由威武军第一军将士。”

“这......王爷,您这是打算......”

何文亮很是疑惑不解,不大明白刘博源的安排。

刘博源摆了摆手,说道:“无需去管这么多,尽快去做就行。”

“是,王爷!属下明白!”何文亮收起脸上的疑惑,连忙躬身应是。

“嗯!尽快去办吧!”刘博源点头应了一声,随即挥手说道。

“属下告退!”

何文亮再次躬身行礼,而后便退出了厢房。

待得何文亮离去后,刘博源的目光再次望向了天空,在那层层下压的乌云中,似乎是在酝酿着雷霆暴雨。

“有的时候,还是需要使用暴力的手段,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刘博源低声低喃,眼眸深处闪过一抹厉色。

........

大明崇祯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

这一天上午之时,皇宫里传出了太子殿下的旨意:今鼠疫疾病横行京师,使得京师城内上百万军民百姓人心惶惶,感染鼠疫疾病者达数万之多,病亡者也有万人之多。

而又在各个京畿之地传来惊耗,鼠疫疾病肆虐横行,已是造成数万百姓病亡,感染鼠疫疾病者更是多达十数万。

此刻已是我大明危亡之际,为了能够使我大明数百万百姓渡过这场鼠疫疾病,本宫决意号召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依照各自的官职大小与身份地位,捐献相应的钱粮。

榆林郡王以身作则,捐献出了十万两白银与一万石粮食,另还有都察院都御史李爱卿、兵部右侍郎张爱卿、刑部尚书刘爱卿等数位内阁大臣,同样是捐献出上万两白银与上千石粮食。

望满朝文武官员与勋贵士族们不吝身外之物,捐献足额钱粮,用以帮助我大明数百万百姓渡过这场鼠疫疾病。

本宫将在午门之外,亲自接见诸位,望诸位不负本宫之厚望。

另有,凡民间百姓自愿捐献者,将获赠本宫墨宝一副,以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