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1324章 目标明确,外族臣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4章 目标明确,外族臣服

崇祯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夜晚戌时初(晚上7点)。

赫图阿拉城,汗宫大衙门。

大厅之内。

刘博源端坐在上首的主位之上,在他下首的左右两侧,皆是坐着一众威武军将领与蒙古附庸军各部落首领。

威武军第二军军长萧华站在大厅之中,正向刘博源汇报着攻占赫图阿拉城的最新战果。

“启禀国公爷,如今赫图阿拉城内所有顽抗的东虏兵马,已经全部被消灭殆尽,没有逃脱一个。还有城内的老幼妇孺,目前也在全面的清理当中。”

“请国公爷放心,待到明日天亮之时,城内的所有东虏必将全部清理干净。”

“嗯!不错!”

刘博源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不仅要把城内的所有东虏全部清理干净,而且就连整个奴儿干都司的东虏,也要一个不留。”

“自奴酋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以来,占据我大明大片的疆土,残害我大明无数的百姓。今日本公爷率领王师北伐,誓要收复所有丢失的领土,也要覆灭整个满洲部落。”

“本公爷要让整个奴儿干都司的外族们知道,我大明帝国可不是只会讲什么仁义道德,讲什么以德服人。”

“若是谁敢占据我大明疆土,杀害我大明百姓,本公爷定当灭其族,亡其种!”

说到此处时,刘博源的脸上满是狠厉之色,当中又带有威严。

一众威武军将领们与蒙古附庸军各部落首领神色一凛,连忙起身向着刘博源躬身抱拳,齐声高呼道:“国公爷英明!”

刘博源轻轻一笑,摆手道:“你们不必如此吹捧,本公爷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算不得什么。”

随后,刘博源又向着萧华问道:“今日收复赫图阿拉城一战,具体的战果如何?”

萧华连忙抱拳回道:“回禀国公爷,就目前的初步统计,此次收复赫图阿拉城一战,我军共斩获东虏首级一千八百多颗,其中大半都是老弱病残。”

“至于缴获的钱粮物资,目前共有金银六万三千七百多两,粮食三千六百二十多石,各种铠甲六百四十多副,弓箭八百六十多副,兵器更是无算。”

“若以当前的钱粮物资,完全能够支撑我军半月之用,而且趁着这个时间,我军还能继续挥师北上,收复更多的疆土。”

听得萧华的回答后,刘博源稍稍思索了片刻,随即摇头道:“虽然当前的这些钱粮物资,足以支撑我军北上收复疆土,但我军现在的目标,并不是北上。”

“不是北上?”

萧华神色疑惑,当即问道:“国公爷,那不知我军现在的目标,是该放在什么地方?”

“继续北上收复疆土,这是一件比较耗时且费力的事情。我军现在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彻底的覆灭东虏胡部。”

刘博源起身站了起来,目光望向了南面方向,继续说道:“而在朝鲜国与倭国境内,还存在着数万东虏兵马,我们必须要尽快的彻底消灭殆尽,不能留下任何后患。”

“原来如此,还是国公爷高瞻远瞩,属下实在敬佩啊!”

萧华一脸的恍然大悟,并送上了一个新鲜的马屁。

“行了!别拍马屁了。”

刘博源摆了摆手,随即又道:“虽然我军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占据在朝鲜国与倭国的东虏兵马,但是对于赫图阿拉城北上两百里之内的残存东虏,也要尽快的清理干净。”

“待到武器弹药补充足够之后,我军再挥师向南,光复朝鲜国与倭国。”

“是,国公爷!属下明白!”

萧华连忙点头,恭敬的抱拳应是。

........

五月三日。

自大明榆国公刘博源率领着四万两千威武军王师,以摧枯拉朽之势轻松收复了赫图阿拉城后,随即便以赫图阿拉城为辐射起点,向着北上两百里范围内广派威武军骑兵,大肆清理着残存下来的满洲部落。

在数万威武军骑兵残酷血腥的清洗之下,许多散落居住在建州卫各地的满洲部落,都被无情的灭族亡种,不留任何一个活口。

威武军骑兵如此残酷血腥的大肆清洗,当即引得生活在建州卫的其他各个外族部落,无不惊慌一片,唯恐遭到无妄之灾。

一些外族部落首领为求自保,连夜带着部落中的子民与财产,向着北上迁徙,以此躲避威武军骑兵的清洗。

还有一些实力弱小的外族部落首领为求自保,则是选择了主动向威武军臣服,希望能够得到威武军的庇护。

例如像苏克素护河部、哲陈部、完颜部、栋鄂部等,都是属于实力弱小的外族部落。

而对于这些实力弱小的外族部落主动臣服,刘博源自然都是来者不拒,全都收了下来。

不过,刘博源却并没有像历任的大明皇帝一样,赐下大量的钱粮物资给这些外族部落,用以彰显出大明的宽容大德。

因为在刘博源的眼里,这根本就是一种无脑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脑残的行为。

大明皇帝赐下了大量的钱粮物资,却是根本得不到任何的回报,反被这些外族部落首领当成了冤大头。

若是拿着赐下的钱粮物资,用来招募军队的话,岂不是比这虚荣的宽容大德更为有效。

毕竟,就连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都曾说过: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与威压,根本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

而且又有曾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对待这些外族,不能施以仁义道德,应当施以绝对的武力震慑。

所以,对于这些外族部落的主动臣服,刘博源不仅没有赐下大量的钱粮物资,而且还要求这些外族部落,主动上缴部分钱粮物资,用以支持威武军的北伐。

除此之外,刘博源还要求这些外族部落,派出部落中的青壮男丁,跟随威武军一同清理残余下来的满洲部落。

面对着刘博源的强制要求,尽管这些外族部落首领的心里很是不满,但却不得不乖乖的遵从。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不满都得死死的藏在心里,满洲部落的覆灭可是历历在目。

要想不被灭族的话,只能老老实实的听从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