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即便是在关内道行军,罗一依旧将探马放出去十里左右。

这几十骑能够靠过来,罗一估计是唐庭那边派来的人马。

而打头先行过来的探马,也证实了这个猜测。

这让罗一心里多少消了点气,虽说过来的晚了些,可总归那边还知道顾全大局,知道夺回长安是最主要的。

不过当这几十骑离得越来越近,看清其中一人是鱼朝恩时,罗一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右补阙,岑参,拜见郡王。”

“内官鱼朝恩,拜见郡王。”

被李亨派来册封的岑参与竭力掩饰恐惧的鱼朝恩,离着罗一还有段距离,便下马行了一礼。

将圣旨从佩囊里拿出,又从下边人手中接过一个长条木盒,岑参将身体站得笔直,刚要开口让罗一肃立接旨,却看到罗一突然走到了他跟前。

“你就是岑参?”反应过来的罗一上下仔细打量了一阵与高适齐名的岑参,摸了摸下巴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你写的吧。”

岑参没想到罗一会听闻过他的诗作,惊愕过后下意识点头道:“是下官所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与你是老熟人了。”从岑参手里接过圣旨与木盒掂了掂,罗一脸色一正,“你这个时候赶过来,估计是夜里都没停,册封的旨意我自己看,待会儿大军就要掉头回京畿重新夺回长安,你抓紧歇息一会儿。”

岑参被罗一的操作弄得目瞪口呆,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郡王您有所误解。”

脸色来回变换了几下,岑参咬牙接着道:“此次册封对郡王另有重任,无需率军回援京畿。”

听了岑参的话,李泌拉住脸色再次骤然变得难看的罗一,“先看圣旨。”

“见过李先生。”

岑参看到李泌过来,行了一礼后从鱼朝恩的手中拿过另一份圣旨。

原本想当场宣读,可想到正主罗一的都没读,岑参便恭敬的递给了李泌,“这是陛下对先生的册封,另外也有口谕传给先生。”

待李泌接过圣旨,岑参再次站得笔直道:“赵郡李氏传承千年之望族,入世入朝者皆为国之砥柱。

以先生之大才更是国之倚仗,原本以为可以再续君圣臣贤之况。

但塞外军政之事更为急迫,也更需先生助郡王梳理。

望先生务必尽心竭力,勿使李氏六世之耀蒙羞。”

忍着怒气看着手中圣旨的罗一,听到给李泌口谕的最后那句话,瞬间愤怒到了顶点。

这根本不是什么叮嘱,而是赤裸裸的挑拨与威胁。

李亨是在明着告诉李泌,只要辽东这边敢反,赵郡李氏就会第一个遭殃。

这手段使得比李隆基还要阴险毒辣。

李泌自然也能听出口谕的真正意思,不过他却并不在意。

这番说辞无非就是要以祖辈的名望来要挟他看着罗一。

可他家只是赵郡李氏辽东房这一支,从他父亲这一辈就已经开始衰落。

到了他这一代,这一房更只有他一人还算出彩。

不但已经没谁在意他家这一房,他也代表不了整个赵郡李氏。

“陛下用心良苦,泌必当好好辅佐郡王。”十分阴阳的接了口谕,李泌打开圣旨快速扫了一眼后,对岑参询问道:“岑兄是从陛下那里过来,你觉得真的无需郡王率军过去驰援?”

“不要为难岑先生了。”

抢先说了一句后,罗一放下手中的圣旨,怒极反笑道:“陛下真的册封我为八贤王,金锏也赶制了出来。

虽说作用上只能鞭打奸佞之臣,但却也是无上殊荣。

而且陛下不让某回援,也是怜惜某长途跋涉的疲惫。

如此厚赐与怜惜之恩,某怎敢负了陛下,即便力竭而死也要回援。”

听了罗一的言辞,岑参苦笑着摇摇头,“郡王的忠心令人可敬可佩。

但旨意已下,并且已经传告天下,郡王还是按照圣意行事为好。

如今安西与北庭的兵马已经赶到陛下帐下。

再加上五万的朔方军与新募之兵,陛下麾下已经聚集十万之军。

更何况郡王还留了那些战马,面对几万叛军,真不用郡王辛劳赶回驰援。”

顿了顿,岑参从佩囊里拿出告身递向罗一,“郡王今后统管大唐域外胡蕃,我等五十七人为安西与北庭节度府衙之人。

为了助郡王更好的经略域外各族各部,我等今后将归置于郡王帐下听令。”

罗一目光在岑参与后边那些人身上扫了扫,眉头一挑道:“你们这些人当初都是在高仙芝与封常清的帐下的听令吧。”

岑参只是喟然长叹一声,没有回答是与不是。

低下头琢磨了一阵,罗一冷哼一声道:“真是算计到骨头缝了里了。

罗一这话并不是嘲讽,李亨为了让他离得远些,真是方方面面全都想到了。

十分痛快的册封他为八贤王,并且还加封了一个统管大唐域外诸胡蕃的大都督之职,看似是十分大度的答应了他的要求,将这个册封昭告天下更看似是对他的无上荣光。

但实际上就是在封堵他率军下来平叛。

而且将岑参这些安西与北庭两衙之人打包过来,比给李泌的口谕还要恶意满满,甚至说的上恶毒。

如果高仙芝与封常清心里还挂念着大唐,这些人就会是他们的助理,使得两人在辽东不再身单力薄。

如果两人没这个心思,这些人多少会引起一些猜忌,让他用起两人来多少要有所顾忌。

打开岑参递过来的告身翻看了一遍,罗一撇了撇嘴,“岑先生现在的官职是域外大都督府的长史,且还是四品的上职,想必也一同昭告天下了吧。”

岑参竭力压住心中的苦涩,拱手回道:“借了郡王之威名,甚是惭愧。”

罗一将告身书递还回去,再次打量岑参道:“惭愧?天宝三年的进士及第,做个四品官就惭愧了?”

岑参具体有多大本事罗一不清楚,因为李隆基一直没给岑参施展才华的机会。

不过进士及第相当于全国高考前三名,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岑参的优秀。

而且岑参看着比李泌大不了几岁,最多四十左右。

很有可能是李隆基留给李亨启用的,并不是岑参没有本事。

李亨主动把人推过来,并且附带了几十号对安西与北庭极为熟悉的军衙官吏,对他而言是求之不得的事。

至于这帮家伙会不会与高仙芝和封常清有什么猫腻,罗一完全不担心,因为他根本看不上大唐的那张龙椅。

对岑参算是劝慰了一句,罗一目光看向柳松,“没看到来新同僚个,还不赶紧多弄几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