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唐,被迫成为名将东征西讨 > 第648章 主要担心长安那位再犯什么糊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8章 主要担心长安那位再犯什么糊涂

往篝火里添了块木柴,王玄志眉头紧蹙的看向正在包饺子的罗一,“扁食什么时候都能吃。

大军接下来干怎么办都等着你发话,你总得给个章程出来。”

“章程早给你了,军令更是已经下完。”放下筷子将蒸屉上包好的饺子重新摆了摆,罗一面无表情道:“你还想要什么章程。”

“你还想对耶律涅里动手?!”王玄志愕然的看向军罗一,“你就那么信迪乌?一旦看错人,封将军与楞利实他们将会腹背受敌而陷入险境。”

罗一放下刚挑好肉馅的筷子,叹了口气对王玄志道:“你能不能给辽东的将领留些脸面。

你都知道担心这个,难道老封就不知道有这个危险?

他好歹也是节度使出身,领着西军不知道打了多少大战。

明知道有腹背受敌的危险还不知道防备,你觉得他能有这样大的名头?”

封常清闻言,连忙摆手道:“别捧着我说,我觉得王将军问的没什么错。

三国一边派兵助战安禄山,一边与各部联手,让辽东的态势比之前想的还要岌岌可危。

确实要重新思虑思虑接下来该怎么应对。”

原本正沉思的高仙芝,听了封常清之言,接口反驳道:“我觉得郡王的安排没什么错。

之前与那个迪乌的驳斥之言,虽说是情急之下的胡乱蒙骗。

但仔细想想,确实也有些道理。

三国之前已经打了半年,各方所耗必然甚巨。

以他们的国力做不到既要分兵前往河北又要对辽东用兵。

另外,从那个迪乌的言辞来看,他根本就没有与辽东对阵的信心,甚至可以说是惧怕至极。

大钦茂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边将如此之下还命其顶在前边。

极可能与新八部打的一样的主意,陈兵边境只是做给大室韦看的。”

王玄志并不赞同高仙芝的说法,摇头道:“靺鞨是离辽东最近之地,大钦茂该知道陈兵边境是在挑衅辽东。

明知道辽东有发兵打过去的可能,怎么会是打的与新八部一样的主意。

再按原来的谋划行事,我觉得不稳妥,至少对新罗的用兵该重新考虑考虑。”

“不用考虑!”

看出再不拍板将计划定死,指不定还要争论到什么时候。

王玄志的话音刚落,便给出了斩钉截铁的答案。

“大钦茂敢陈兵黑虎山,就是笃定了辽东能看出谁才是最大的祸患。

只把迪乌的扶余府边军顶在黑虎山,后续再没什么动作。

不光是出于迪乌与我私交还算不错的缘由,也是在满满恶意中传达一个虚伪的善意。”

看了看高仙芝与王玄志,罗一脸色发冷道:“你们两个说得其实都没错。

靺鞨人的边军同样是以骑军为主,后续的大军说跟上就跟上。

大钦茂决定增不增兵,或者说对辽东动不动手,取决于我们接下来打的如何。

我给迪乌一个月的考虑时间,其实也是在拖延。”

扭头看向封常清与一直没吭声的楞利实,罗一沉声道:“想要震慑住靺鞨人,对新罗的敲打恐怕要比之前计划的更狠厉一些。

你们出兵平壤城务必要快要猛,将新罗人全歼于浿水以西。

记住这次的全歼是两条腿的活物一个都不要!”

封常清与楞利实两人闻言,面色凝重的相互对视了一眼。

罗一这个命令除了狠厉,其实难度也很大。

他们两人率领的靖边军虽然有两万之数,可却全是由契丹人组成的骑军。

在城外与新罗人野战自然是不怕,但对于攻城战却不那么擅长。

罗一看出两人在担忧什么,边将最后几个饺子包好边开口道:“萨水与鸭绿水之间的各城县兵全归你们调动。

两水之间平东军的两营人马也调拨给你们。”

顿了顿,罗一犹豫了一下,看向楞利实继续道:“一二百斤的火炮还有二十多门,会先调拨给你。

手雷也会给出五百之数。

只要大军的行动够快,破城将不会是什么难事。

拿下平壤城后,将炮让平东军那两营带走北上大鲜卑山与高将军汇合。”

楞利实听闻,脸上露出了喜色,“有这些,半月内就能拿下平壤。”

闻言,封常清脸色阴晴不定道:“火炮之前听郡王与将军们说起过,却一直不知道是什么。

但那个手雷我在武牢关的时候用过,知晓是能让战马受惊,可除此以外没别的什么用。

那个火炮若是也只有偌大的名头…”

封常清的话虽然没说完,但意思再明显不过,楞利实嘿嘿一笑,“封军使不要担心,待攻城时你就知晓是怎么回事了。”

罗一目光在封常清与高仙芝身上扫了扫。

高仙芝与封常清现在已经开始领兵,总得两人了解一下手雷与火炮的威力。

不然两人心里都没些数,仗打起来怕是会受影响。

将蒸屉坐在锅上,罗一拍了拍手上的面粉,对高仙芝与封常清道:“吃过扁食后,全都连夜动身。

临走之前会让你们两个看看辽东的手雷与长安的有合区别。

不过手雷与火炮的数量现在不太多,此次的大战当不得倚仗。”

目光顺着帐门向外看了看,罗一对封常清单独道:“这座营盘就留在这,你想办法做出大军未动的样子,用这个迷惑靺鞨人。”

没等封常清答话,王玄志率先接口道:“连夜就动身?

这是不是有些太急了,现在不少的军卒恐怕都已经歇息了。”

“那你以为我为何要包扁食?”

瞥了眼王玄志,罗一继续道:“给迪乌的一月时间,也是我们灭掉新八部的用时。

我们的动作越快,对于辽东的局势才越为有利。

况且以后不光要应对辽东周边的饿狼,叛军那边也要应对。

这三国都不缺海船,他们出兵援助叛军,肯定要走海路。

不管是从登州登岸也好,从明州登岸也罢。

一旦上岸,都会大增叛军实力与士气,对百姓来说也会场灾难。”

抬手揉了揉眉心,罗一叹了口气继续道:“而且我也担心潼关会守不住。

两个月后辽东务必要腾出一些能够西进南下的人手出来。”

“局势确实紧迫,但不必太过悲观。

打仗不比寻常,有些时候最是容易急中出错。”

劝了一句罗一,高仙芝语气有些复杂的继续道:“我们两个离开时,潼关就有六万多大军驻守。

如今过了一月之久,守军更是只会多不会少,潼关绝不会失守。

眼下辽东比那边的情势还要危急,不彻底解决掉各路麻烦,急着分兵出去并不稳妥。”

罗一摇摇头道:“如果长安那位不乱插手,潼关自然没什么危险。

但是他连你们两个都说杀就杀,没什么事是不能做出来的。

我主要担心的那位再犯什么糊涂,而不是担心驻守潼关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