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罗一将西市药铺内的艾草、陈皮、忍冬花、蕃荷、臭蒿等药材全都一扫而空。

洪秀不但没有将提着心的放下来,反而更加担忧起来。

这些药材确实都是驱虫提神的药物,但是却太普通了。

哪里都有售卖的,根本没必要一定在西市来买。

而且一买就是将所有药铺都给买空,怎么看都像是故意做给她看的。

不过考虑到以往罗一鼓捣出来的那些玩意儿,也都是用的这些常见之物。

而且即便真是在敷衍,这些药材好歹也能用上,洪秀便竭力将这股担忧压了下来。

外加这些药材又不名贵,以两人如今的家底来说,这点花销连九牛一毛都算不得。

那些药铺子的东家与医师,还有那些看热闹的百姓,愿意怎么说就随他们去吧。

但是洪秀跟着罗一到了卖食材的铺子,看到罗一居然将所有的葫蒜也要全都买下,俏脸上再也掩饰不住那抹担忧。

葫蒜固然也有些药用,可毕竟是辛辣之物,当个佐料食用还可以。

真当药来吃,一顿两顿尚可,天天吃谁也受不得。

这让洪秀断定罗一就是在做给她看的,根本就没打算有什么像样的准备。

将罗一拉到一旁,洪秀强忍着哭意道:“西市所有的葫蒜相加,怕是不下几十万斤,你全都买回去往哪里放?

若是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那咱们两个就回府说说体己话,你不要再这样闹了。”

“看来光顾着打仗,不怎么鼓捣稀奇物件,你是真不信我啊。”附在洪秀的耳旁,罗一压低声音道:“这些大蒜经过我一番泡制,就能翻价百倍千倍,这是给你准备的养孩儿钱。回去以后你给我打下手,这是能传家的法子。”

说罢,拍了拍洪秀的脊背,罗一又快步走回了食材铺子跟前,“东家,可认不认得我。”

“识得,识得,哪里会不识得罗使君。”

应了一声,东家拿了几辫子蒜搭到了罗一的马上,笑吟吟道:“使君好眼光,我家的蒜属实是长安最好的。

不过存货怕是不下几千斤哩,使君可一下用不上那么多。

这些先拿去吃,吃完只管派人来取,权当对使君护我大唐东境平安的敬意。”

“东家识得我便好。”罗一笑吟吟地指着铺子里的大蒜道:“不光你家的蒜,连其他铺子售卖的蒜,我全都要了。”

将准备好的名刺塞进东家手中,罗一脸色一正,“前提是需要你把这些蒜给送到我府上去。

当然,不会让你白干,每斤我出价五文给你。

不管蒜是不是从别的铺子收来的,只要你送来多少,我就要多少。

若是没那么大的本钱,就送一次结一次钱,只要你不嫌麻烦就好。”

铺子东家惊呀得将嘴大张了一会,才缓过来来,有些结结巴巴道:”使君,全,全西市的呼蒜,可,可不是光铺子里这些。

大头全都在别的坊内的库仓里,光是,上好的,就至少有十万斤。

您真的,真的全都要了?”

罗一哈哈一笑,拍了拍东家的肩头,“名刺都塞你手里了,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你只管送去,差不了你的。”

东家看了看手中的名刺,又看了看罗一,咬咬牙,点头应下了此事。

哪怕一斤赚上半文的差价,十万斤下来也要赚上五万钱。

这钱可是跟白捡来的一样,哪能往外推。

就算这位小罗使君真失心疯了,名刺在自己手中,他也不好抵赖。

况且又不是一下都送去,先拿自家的存货探探路。

不过一想到即便是自家的存货都不算少,东家又咧咧嘴。

觉得真要这么干了,总感觉有些不地道。

而且人家可是当朝的大臣,身份金贵着呢,真要是个说笑,他都没处说理去。

一时间又有些后悔应下了此事。

罗一看着东家站在那不动,脸色又来回变换,哪能猜不到是怎么回事。

转身从马上拿了一个布袋,扔给了东家,“出来没带铜钱,只带了些银饼与金叶子。

本来是打算给夫人买些贵重珠宝的,看你犹犹豫豫的,先给你当定钱。

不过金银得在胡商那买贵重物件才能花出去。

估摸着你换铜钱儿得扣去不少,损耗就从这里出,不让你吃亏。”

掂了掂布袋,分量可不算轻,光是这些金银,恐怕抵得上几千斤蒜钱。

不过东家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立刻去准备葫蒜,而是劝道:“使君如此仗义,某就不能昧着良心赚这个钱。

十万斤葫蒜,使君府上就是人再多,也是吃上几十年都吃不完。

而这蒜别说是几十年,就是再放上一年怕是都不行。

再说这会儿的蒜都是去年的,已经放了半年。

您买回去只能等着放烂,使君您可要三思啊。”

罗一用赞许的目光打量了两眼这名东家。

大唐的奸商可并不少,卖牛羊肉的往里吹气,卖鸡鸭鹅的往里添沙。

更损些的还有用铜冒充黄金去乡里糊弄那些乡村的村妇。

可以说后世坑蒙造假的手段,这会儿是一样不缺。

没想到眼前这个的倒是实诚的。

换了旁人,估摸顶多忌惮他的身份而不敢搞鬼,是不会出言相劝的。

“你的好意心领了,不过这些蒜我有用处,你只管送到我府上。”

往铺子里扫了扫,罗一指着里面的少年继续道:“这是你家郎君吧。

他若是熟识长安各处的悲田病坊或是对贫苦人家知晓的多。

待会儿送蒜的时候,就让他留下帮我做些事。

若是手脚麻利且心思还算够用,自然亏待不了他。”

罗一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东家怎么会听不出来。激动的又是作揖又是连连点头。

“使君放心,那些地方他都知晓在哪,手脚也麻利的很。”转身进铺子踹了一脚儿子,东家大喝道:“还傻杵着作甚,这是天大的福分才能帮着使君做事,赶紧侯过去。”

将儿子推到罗一年前,东家咧嘴笑道:“我这就去准备葫蒜,宵禁前保准全都给您送到府上。”

罗一可是轰动过全长安的人物,旁边自然有不少人能认出来。

见这家铺子的东家得了这等大便宜,又羡慕又嫉妒。

另外也觉得这位辽东来的少郎君,好似有些名不副实,甚至是有些傻。

葫蒜再是有用,也用不上那么多,这简直是失心疯了才会把西市的葫蒜全都买走。

而八卦又是人的天性,罗一跟傻子一样买蒜的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一样,飞速地从西市向外扩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