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健的一番肺腑之言,最终还是落在了“开海”上。

当初太祖朱元璋定下的。

在臣子们看来就是祖制、是铁律、是万世万代都要推行的规矩。

刘健并非迂腐之人。

恰恰相反,当初在推行提高商税上。

他未曾表态。

对于阁老这种位高权重的职位来说,不表态就是最大的表态。

朝中无数人都会揣摩他的意思,揣摩陛下的意思。

他不说话,就没人敢直截了当的站队。

所以无形之中也给朱厚照减少了极大的压力。

但如今,开海一事实在太过复杂。

更何况当今大明上下积弊沉重。

就更不能随随便便大动干戈了。

弘治皇帝久久未曾说话。

神色平静,宛若无事发生。

良久,压了压手。

“此事是太子建议,你和朕说没有用。”

“不如一会在朝议上,听听太子怎么说罢。”

刘健愕然。

太子说了算不算,不都是看陛下您的意思吗?

他转瞬间就明白了其中含义。

想必,陛下是支持的。

否则也不会做这等以退为进的决定了。

话头被堵上,刘健低着头沉思。

君臣批阅奏章,相顾无言。

良久之后,才悠悠说了一句。

“既然是陛下的意思,老臣自当没有异议。”

“一会,那就且听太子言论罢。”

静悄悄的御书房中,唯剩下翻动纸张的声音。

朱厚照还不知道御书房里的风波。

更不知道他的父皇为他扛下了多大的阻力。

连身边最亲近的内阁大臣都模棱两可,弘治皇帝的处境可想而知。

朱厚照身着一身衮龙袍,带着冠子。

每一步都踏的端正,竟是前所未有的严肃与认真。

是时。

钟鼓司奏乐,太监唱礼,洪声尖锐,数百臣子于奉天门下缓步上前。

文左武右,分列两旁,山呼万岁,五拜三叩。

朱厚照在众人注目下,一身衮龙袍,于正当中,一拜两叩。

武英殿上。

百官头一次觉得太子身上有了威严。

明晃晃的龙团图案,天潢贵胄,竟让人有些不敢直视。

天地君亲师,太子既然是储君,那便也是君。

众人都未曾想过,当初那个满皇宫乱跑的小孩,已经换了模样。

弘治皇帝落座,父子对视,他竟有些恍惚。

不足十步的距离,一高一低。

弘治皇帝从朱厚照的眼中读出些许认真。

却是着实的意料之中。

太子已经大了,不是当初的孩子了啊。

定下心神。

待百官就位,弘治皇帝开口道:

“诸位爱卿,此番朝会,即是商议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亦有太子见解。”

“太子年青,诸多想法尚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海涵,多多斧正。”

身边最近的三位阁老神色谨慎。

还不等下面人开口。

朱厚照便转身巡视了一番百官,朗声道:

“自洪武开国,我大明上承天命,下顺民心,得上天眷顾,文忠武勇,敬若天意,四海宴然。”

“时值陛下夙兴夜寐,讫未敢康,供奉诸天,忧勤听政,以仁守正,以孝奉先。”

“然上苍不乞,中土旱涝时发,北有鞑靼,南有倭寇,风雨飘摇难求片刻安宁。”

“故此......”

他偷偷瞄了一眼掌心记的词,确定没说漏之后,继续道:

“故此,本宫决定替父分忧,重开海关,再建市舶司!”

此言一出,四下哗然。

更有言官直接瞪了眼睛,全然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朱厚照两手本想叉腰,又觉得不雅,伤了气势,便背在身后,挺直了腰板。

一番话下来,就连弘治皇帝也有些愕然。

这小子什么时候学会文绉绉的拽词了?

连个文章都写不出来,能说这么长篇大论?

不过,他在朱厚照身后,见这小子偷瞄手心的时候。

还是没忍住,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行啊,为了开海,真是费心思了。

他轻咳两声,补充道:

“太子所言,诸位都听见了。”

“朕今日保证,广开言路,各位畅所欲言,不必顾忌。”

待到片刻的冷清过后,下面顿时响起细密的议论声。

兵部尚书刘大夏当即第一个站了出来,写满了一脸的决然。

“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并未顾及沿海诸十八卫所,更未正视那些倭人的利害之处。”

“我大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 内统于五军都督府。”

“靠的正是历任先皇帝恪尽太祖之言,集历朝先臣之言。”

“若开海上贸易,无异于让我大明门户大开,任由倭寇侵扰百姓,甚至危及中土安危。”

“此事干系重大,今太子正值年少,却要动大明百年之祖制。”

“臣以为,不妥!”

字句铿锵,掷地有声。

身为兵部尚书,刘大夏掌管的绝非沿海一隅。

而是整个大明的将士。

正因如此,他才懂得其中弊端,懂得其中危害。

自古以来北方缺粮,南方产粮。

江南更是税赋的主要来源,南来北往,俱是靠着运河。

大开海运,就相当于打通了从东南到大明皇权中心的命脉。

让倭寇威胁直至大明心脏。

这柄尖刀,刘大夏不能接,也没胆量去接。

因为一旦接不住,伤的不仅仅是沿海百姓,更会威胁到朝廷的安危。

话毕。

朝野寂然。

朱厚照双拳紧握,目光灼灼。

刘大夏的问题已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倭寇水患,不正是昨日老苏讲的东西吗?

说到准备好的地方,朱厚照嘴角一咧,笑的有几分得意。

颇有正中下怀的感觉。

他清清嗓子,双手依旧背在身后。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徐徐开口道:

“刘大人所言不假,倭寇侵扰,本宫早已关注多时。”

“不过恰恰因为要消除倭寇之患,所以才提开关一事。”

朱厚照的发言,像是一颗重磅炸弹。

炸响在众人耳边。

开关,为了消除倭寇?

没听错吧?

不少人都低着头,和身边同僚窃窃私语。

怀疑是不是太子殿下在胡闹,亦或者是得了什么失心疯?

当然面子上他们决计不敢妄言。

只能在心底腹诽。

朱厚照颜色不改,依旧是陈述想法。

“倭寇起自东瀛,祸乱大明。”

“可你们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过,倭寇究竟是什么人组成的?”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敌人的信息都尚未掌握完全,就不要在本宫面前胡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