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文娱:全球爆火作曲家 > 第158章 发歌前的讨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次的年末榜单比起以前的任何一次打榜的曲神下场人数都要多。

一方面是两个地区的数量叠加起来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多数曲神都比较偏向于年末的时候发歌,因此有几位在九月份合榜的时候没有下场,而是一路等到了12月。

在12月正式开始前,宣布要发布新歌的曲神便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一共9位曲神,这还是在这一年已经有不少曲神发过歌的情况下。

大部分曲神选择的歌手都至少是一线歌手级别的,而苏歆这个例外夹在其中极其突兀。

妙音宣传的时候自然不会忽略掉歌手的名字,因此大家都知道苏曲神这成为曲神之后的第一位合作歌手居然还是她自己准备捧的新人。

这一下子,许多歌手们开始酸了。

“苏作曲也太乐善好施了些吧...”

“说好的曲神不和小歌手合作呢?我被拒绝的时候好像就是因为这个理由!”

东部的小歌手们齐齐质问:“等等,这个王乐是谁?”

难道苏作曲要捧的人比他们还糊吗?

“王乐?北部那边跟着苏作曲回来的。也是嫡系呢。”

“谁酸了?不是我。”

“没酸呢,呵呵,其实没什么好酸的,毕竟从北部跟过来的嫡系还不止一个,有三个...三个啊!”

“谢谢,更酸了。”

“这可是很重要的一次榜单,居然能有糊糊得到机会...”

更气人的是,糊糊也就算了,他还是北部人。

不说歌手们,就连苏歆的竞争对手们都觉得她的作风实在是清奇。

“细数苏歆这一路以来的歌曲,我发现她就没怎么和本身就自带粉丝的歌手合作过。”

“这得是多自信啊,才能一直给这几个没什么粉丝的人歌曲。”

不谈王丝丝和吕贤了,这俩人如今也已经是歌后歌王,算是实现了苏歆的投资回报。

其他几个“小喽啰”却还是那个“喽啰”,看起来也并不像是能当大将的样子,不知道苏歆是看中了他们什么。

苏歆:有没有可能我只是觉得他们合适呢?

要真是不能唱的话,就是几个人在地上撒泼打滚,苏歆也不会将歌曲给他们的。

歌曲发布前的最后一天,外界终于不预测苏歆这次的成绩了,而是大肆讨论王乐这个北部苏歆直系手下到底能不能担得起她成为曲神之后的第一次榜单。

连带着这个大家口中没怎么听说过的名字都开始在论坛上刷屏了,妙音这边没有一点要阻止的意思,甚至在后面还推波助澜了一下。

苏歆身为如今最火的曲神带来的人气加成是巨大的,这不,王乐只是因为一首还没有问世的歌曲就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

连带着他唱过的歌曲也被挖了出来。

粉丝们自然知道他是谁,毕竟他们的苏大一向喜欢自己培养班底,合作对象也就是在那一群人里面挑选。

不说jack、郑筱、王乐这几个,粉丝们就连很久以前和苏歆合作过一首歌的几位小歌手都记得很清楚。

一些不了解这些事情的人则是真的对王乐这个歌手有了些兴趣。

“《摇篮曲》我都循环了好久了,今天才发现原来就是他唱的,还有一个女声,我去找找女孩子的歌曲。”

“我去,《发如雪》有点厉害啊!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一首歌!”

“别的不说,这个王乐的声音会不会太没有特色了一点,听完他的歌曲都没记住他的声音。”

有些人不乐意了。

“唱的一般才会没有特色,而王乐是那种对音色的驾驭很熟练的,即使是不同的音色也能完成的十分优秀,这叫没有特色?”

“听前一首歌的时候以为他是一个没什么感情的男中音,听后一首歌的时候又觉得他的声音好像一个游历世间的江湖游侠!”

对于一个歌手来说,独特的嗓音固然是优势,但是如果能将自己本来普通的嗓子练出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跟没有特色不沾边了。

这明明是很厉害的一件事情啊。

也是因为王乐有这样的能力,所以苏歆认为他的唱功在这几个小年轻里面是最好的一个,不过郑筱也不错。

郑筱与王乐是截然相反的歌手。

她的声线就是那种很仙气飘飘的,一听就自带氛围感的声音,可以说是优势,毕竟声线本身便能吸引到其他人的注意力。

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劣势。

因为声线太过独特意味着想要突破的概率不高。

一直到凌晨,大家还是讨论地热火朝天。

话题已经彻底歪向了苏歆她是不是喜欢听话的歌手,所以才喜欢和小歌手合作。

“苏曲神每个月都发歌,肯定没时间和人磨合,这种时候便要挑选出听话的歌手了,而许多歌王歌后,据我所知都是比较倔的,性格上来说他们就输了。”

“楼上是不是傻,哪个歌手敢得罪作曲人啊,分分钟被业内壁垒。”

“对啊,苏曲神之前虽然不是曲神,但好歹也是很知名的作曲人,歌手们是失了智才会不听话呢。”

“那是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眼缘吧...我听说娱乐圈比较信这个。”

“哈哈哈咱们讨论的这么激动,万一苏大只是因为有点懒得选别人呢?”

不得不说,这位网友的答案已经沾了六分的边。

只不过别人不信。

“苏大还会懒?别逗了!”

“我就是信苏大是男的,都不信她懒。”

“...”

“睡了睡了,明天我休假,起床正好听新歌!”

“可恶啊,我还要上班!”

“那你还跟我们吵架吵得那么欢?”

“一时间上头了...”

第二天,歌曲发布之前,各家音乐平台特地将自家的软件在前几天的时候又扩容过一次。

虽说两个地区合榜的时候便做过一次这样的工作,但是经过市场评估,所有人都认为这一次的选择在一开始就进入平台搜索歌曲的人数至少翻了两倍。

这就要说到文娱产业融合之后的良性竞争了。

随着榜单的日益丰富,各个平台也是随之推出了许多奇特的活动用以吸引没注册过的用户,下载歌曲的优惠也颇大,其中的优惠额度全是平台大手揽过的。

可以说为了争这个份额,大家都杀疯了。

不过企业良性内卷之后,得到福利的还是听众们,因此大家对于几个平台的明争暗斗也是很支持的,只要别影响到他们就行了。

不过,还是有网友提醒其他人。

“咱们也别太偏帮一家企业,万一它以后做大了,搞垄断,说不定咱们连一首歌都买不起了。”

当然,说一首歌都买不起还是太夸张了。

不过事情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下面的回复道:“放心,姐们儿手机内存大,每个音乐软件都下载了,主打的就是一个雨露均沾。”

“哈哈哈,决不让任何一家成为巨头公司!”

“燃起来了!”

“学到了,这就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