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父皇欣慰至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父皇欣慰至极

可若是儿子不当皇帝,她徒单氏就永远也没有机会享受到身为皇太后的风光与尊荣。

合剌即使做了皇帝,皇太后的尊位于情于理都得由他的亲妈蒲察夜莺来做,她老太太虽说是合剌的亲奶奶,但毕竟在外人的眼中祖孙两个隔得太远,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她都无法直接享受到孙子为帝的尊荣富贵。

况且,合剌名义上的奶奶乃是绳果和多保真的母亲唐括氏。

合剌若做了皇帝,夜莺自然是皇太后,而太皇太后的名分只会落到唐括氏的头上,她徒单氏屁毛关系也没。

这可让徒单氏陷入到两难的境地中了,儿子和孙子到底由谁来继承大金国的皇位,对她这个床上功夫精通,但却见识不广的女人来说,实在是一桩难以定夺的大事。

思来想去,徒单太夫人决定,等见着了杯鲁之后,当面问问那个不孝之子,他跟蒲察夜莺到底有是怎么回事儿,合剌到底是不是他个臭小子的种儿。

一切都等儿子做出了答复再说吧,合剌如果是他的亲骨肉,那么由谁来做皇帝,就让儿子自己决定去吧,他自个儿作下的孽,由他自个儿来处理解决最好不过。

她这辈子,已经为儿子的事操碎了心了,她不想再为孙子的事儿继续操心了。

说一千道一万,那个合剌的身世么,还得见了杯鲁亲口问问,方才能确定他到底是不是杯鲁的种儿。

就在徒单太夫人为了儿子孙子的事颇多纠结的时候,张梦阳以及李靖一行人,已经进到了城里,来到了行宫,拜见了皇帝吴乞买,向吴乞买呈上了由李靖起草的、张梦阳最终定夺了的《大金国奉使高丽行程录》。

在这份行程录里,详细记载了使团在高丽所经历的一系列大小事件,尤其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郑王完颜杯鲁殿下的智勇超群。

包括他察觉拔离速与李资谦有勾结,李资谦与大宋朝廷有勾结,郑王殿下为了对付与大宋朝廷有勾结的李资谦,协助高丽国王王楷发动政变,推翻了李资谦的反动统治,将大政奉还给了国王王楷。

然后,郑王殿下又以雷霆手段除掉了想要垂死挣扎的拔离速,维护了高丽国对大金的绝对臣服,对稳固后方,为大军全力进攻中原扫除了后顾之忧。

吴乞买对儿子能有如此出息深感欣慰,哈哈大笑着对张梦阳奖谕再三,说他在高丽所立下的功劳,比之粘罕、娄室、斡离不、兀术他们在中原的功劳都大。

张梦阳坐在行宫的银安殿陛阶之旁,对老郎主的奖谕之词笑着逊谢道:“这都是仰仗皇上您的洪福齐天,杯鲁只不过是借着您老人家的洪福顺势施为罢了。

“再者说,就算孩儿此番东行有那么些许微劳,又怎么敢和娄室大哥和斡离不他们相提并论。他们在战场上刀光剑影地与敌人拼搏厮杀,功劳薄上的每一笔都是拿血和命换来的。

“而且听说最近他们奉了皇命,已在中原调兵遣将,准备对赵家皇帝大动干戈了,眼见着他们又要在功劳薄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了,孩儿跟他们相比,那可是提鞋也不配的呀。”

吴乞买手捋颔下髭须,眼睛看着张梦阳,满脸欣赏地冲他微笑着点头说:

“我儿的确是长大啦,仅只两年的功夫,不仅增长了胆识,更增长了见识。尤其了不起的是这份居功不傲的谦谦君子之风,可是古往今来多少王侯将相都难以企及的涵养哩。

“父皇我欣慰至极,欣慰至极啊,哈哈哈……”

张梦阳心中吐槽道:“这个老流氓,都堂而皇之地自称是父皇啦。单看他对小爷我的这份态度,可是洋溢着舐犊之情的慈爱呢。

“只是这老家伙绝对想不到,打死他也想不到,他真正的儿子已经死在西夏凉州府的草丛里了,那里一片苍凉,一片荒芜,晚上还有豺狼出没。这会儿他那儿子啊,兴许早被狼群给吃得连渣都不剩了呢。

“可老家伙却还在这里欣慰至极,小爷我都不知道该对他可笑还是可怜了!”

吴乞买开怀大笑了一阵子又道:“可是相比起他们那些人来,你也用不着太过自下。朕说你的功劳不下于他们,绝不是父皇对您心存偏袒,有意拔高的虚妄之辞。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古来智者留给有国者的最可宝贵的教训。

“倘若是不解除后顾之忧,冒然对外面的强敌大动刀兵的话,到头来必然免不了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前一段时间听有请前辽降臣给朕说古,曾经说到汉朝有个名叫晁错的人,主张扫平匈奴必先得消除国内的藩王割据,方才能够毫无顾忌地与匈奴人大动干戈。

“否则在朝廷大军进攻匈奴的时候,各地割据称雄的藩王们一旦造起反来,朝廷必然腹背受敌,岂不就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之中了?

“晁错把他的这一主张归结为攘夷必先治内,朕以为是极为有理的。”

“虽然这个晁错后来因为做事不得其法而被处以腰斩之刑,可是后来的汉朝皇帝,也的确是先解决了肘腋的藩王们,用推恩令增加了藩王的数量,分散了诸侯们的国土黎民,使他们无力再与朝廷作对。

“这方才有了后来卫青、霍去病等人的挥师北伐,把一个雄踞北土的匈奴,打得个四分五裂,再无法与中原大军南北争长。

“还有就是三国时候诸葛孔明的七擒孟获,也对父皇我的触动很深。那诸葛丞相受刘先帝托孤之恩,不可谓不重。他的心中心心念念的便只是一件事,即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丞相在北伐以前,筹备的各项事端林林总总,大小皆有,可是最大最为要紧的一件,便是统领大军南征,深入不毛之地与反服无常的孟获一决雌雄。

“篡了他汉室皇位的是北边的曹丕,可是他放着北边的曹丕不管,却带着大军巴巴地跑到南边去打孟获,这是为的个什么?

“身为一国之主,当身处内忧外患之时,是先解决外患还是先解决内忧?这是一个老成谋国者必先考虑清楚的问题。

“倘若在这个环节上弄错了,弄反了,那可是要吃大亏的,轻则一切努力付诸东流,白忙活一场,重则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可以说是不可以不慎。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的君王,莫不把攘外必先安内当做处理缓急之务的圭臬,就是为了这个道理了。不除内忧则无以图外患,这是不辩而明的确然之理,父皇我对此深以为然。

“就连南边宋人的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当年不也是先削平了后蜀、南唐等几个割据的小朝廷,然后才出兵北伐契丹的么?

“虽说太宗赵光义毫无御兵之才,可他当时挟消灭北汉的胜利余威,想要顺势拿下幽云之地,想法儿本来是不错的。可那只能是在契丹人毫无防备的情形之下,以奇兵突袭之,或许可以一战而胜,逆取而顺守之,幽云或可真能为中原宋人所有也说不定。

“只可惜契丹人先行有备,赵官家的长途奔袭就显得自投罗网了。有这种轻率鲁莽、侥幸取胜的投机举动,最后遭到失败自也是情理中事了。

“虽然赵光义收复幽云的企图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他先内后外、先南后北的计策还是不差的,倘若他现放着北汉的刘继元不管,放马直扑幽云。

“那么一旦进攻受挫,势必会遭受到契丹兵马的强势反扑,彼时北汉的刘继元再发兵截断了他的归路,那他赵光义就只能当个瓮中之鳖了,想乘着驴车拾条性命只怕都来不及呢。”

张梦阳道:“父皇所说的,孩儿都明白了,你是说赵光义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是不错的,错的只是他在战术上出了问题,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