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忠臣李斯
王建斌看见的那篇帖子内容过于惊世骇俗,在网上迅速引起了大量的议论。
“史记既然是这样的,三观崩碎啊!”
“我早说了史记是假的,还一帮人不服气这下怎么说。”
“营销号写的文章也能当真,我还写一篇赵正书恶意窜改史记。”
“张口就来,人家可是百万粉丝的专家,怎么就成营销号了。”
“网上这些专家和营销号有什么区别么?”
……
赵正书内容的发布在网上本来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这篇帖子的出现,只是个开始,很快又有大量的帖子发了出来,有的支持《赵正书》的内容,有的支持《史记》的内容。
全网各大平台都吵个不可开交。
考古界内部也争议很大,都在讨论《赵正书》内容的可信性。
学术界讲究有理有据,不是你说什么是什么,需要有足够多的论证才行,不兴搞小作文那一套。
“史记恶意篡改了赵正书么?”
林尘看了好一会,刚将目光收回,王建斌连忙询问道。
不仅是他,直播间很多人,甚至不少考古界的人都等待林尘的判断。
在一系列的能力证明之后,林尘如今考古界可是很有地位。
说出来的话,自然也有很大的分量。
“的确是有不少地方是相似的,甚至一模一样。”
林尘缓缓道。
竟然是真的。
王建斌感到世界观崩塌,史记这种级别的文献既然干出恶意篡改这种事,二十四史其他的书八成也存在这种情况。
正史和野史有什么区别?
直播间许多观众也都开始质疑人生。
原本质疑的声音瞬间占据了弹幕的主导,不少质疑《史记》的人都在大肆叫嚣着,diss之前反对他们的人。
然而,他们的狂欢并未持续太久。
很快,林尘又补充道:“不过,这并不能代表什么,史书本来就是记载历史事件,以现实发生的情况为模板,并非凭空出来的,这种情况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说白了都是对同一事件的记录,不过,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说方式。”
“用这点说,史记抄了赵正书,挺荒唐的。”
说《史记》恶意篡改《赵正书》的帖子,在林尘看来完全是为了博人眼球,恶意在进行引导。
《赵正书》内容公布不到半个小时,对方帖子便发出来。
慢的不一定好,但这么快地肯定有问题。
赶得这么急,能逻辑自洽就不错了。
哪有时间去核对文献,对比证据。
你要是当真了,别怪人家忽悠你。
林尘的说法立马引起了直播间中那些质疑史记的人的攻击。
“伱是洗洁精吧!真能洗的。”
“里面好几段句子都一模一样,你跟我说没有关系,当我是傻子么?”
“笑死我了,人家和你一样就是对的,不一样就是忽悠,你们可真是双标。”
“那篇帖子写得明明白白,一模一样了,还说不是抄,不是洗,是什么?”
“照你这么说,出了一件社会大案,所有的新闻都是抄其他人的?”
……
有人diss林尘,也有不少人觉得林尘说的没毛病。
现在的新闻也经常照搬官方的报道,也没见说哪家抄袭哪家的。
新闻记录和文学创作本质是不同的,前者还原现实,后者放飞幻想。
同理,史料记载也是这种情况。
在别的史料上进行修正,甚至一字不差搬过去,常有的事。
和文学创作中的抄袭完全是两种概念。
王建斌点了点头,说道:“这帮营销号真的恶心,没事就喜欢造谣煽动。”
“我说司马迁怎么可能干这种事。”
营销号在网上乱带节奏,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这帮人他真心讨厌。
就是有这帮为了流量没有底线,罔顾事实的人在,现在新闻圈的风气都被带歪了,这帮人胡乱带节奏给人扣帽子,将流量吃得一干二净,事实的真相反倒无人问津。
假的成了共识,真相却没人相信。
劣币淘汰良币的事情在威胁着许多行业。
“这些营销号的确恶心。”
林尘微微一笑,接着,补充道:“他找出来的这几个点,还是有点东西的。”
他有些意犹未尽,开始在营销号的基础上分析起来。
“这里面指出史记载录的李斯狱中上二世书,与《赵正书》一样,称秦始皇为“王”,而不是“皇帝”或“帝”,始皇创造了“皇帝”这个称号,李斯身为丞相,不可能以“先王”来称谓秦始皇。”
那篇帖子指出这点,的确是有些问题的。
不能说因为是营销号,所以将所有的点否认。
从这点看,《赵正书》和史记的确存在一定联系。
王建斌迷糊了,绕了绕后脑勺,疑惑道:“所以史记借鉴了赵正书?”
林尘哭笑不得,他可没有这么说:“我刚才不是说了么,一样不代表用了。”
刚才说的话,转头便忘了。
王建斌这家伙该不会是属金鱼的吧!
边在心中吐槽,边解释道:“赵正书不少细节上的东西和史记是不一样的,史记应该不是参考了赵正书,而是参考了别的史料,赵正书应该也借鉴了差不多的史料。”
史记的参考选取是很严格的,赵正书的主人不过是普通的文人,并非负责记载史料的官员。
根本达不到史记收录的标准。
不过,从这点林尘也看出了一些东西,汉初时代并不认可秦始皇帝的“皇帝”身份,还冠之以称帝前的名号——王。
这应该是西汉初期比较普遍的做法。
毕竟,当时秦朝被视为暴政,肯定不会认可秦始皇功盖三皇五帝的说法。
要不然汉朝推翻秦朝的行为,可就失去了正义性。
那个时期贾谊的《过秦论》中的“秦王怀贪鄙之心”,也是如此。
“比如这里。”
林尘滑到手机屏幕,将其中一部分文章的一部分给王建斌看。
这里面指出《史记》的记录是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
而《赵正书》中对应的部分是臣为秦相卅余岁矣,沓秦之阝亦而王之约。始时,秦地方不过数百里,兵不过数万人。
以此作为明白说《史记》是在《赵正书》基础上修改的证据。
“有什么问题么?”
王建斌看了一下之后,满心不解。
你不是要说两者是借鉴了差不多的史料么,这部分并不能解释这点吧!
单从这部分的内容分析说《史记》是改了《赵正书》,没什么毛病。
“秦地方不过数百里,兵不过数万人,你不觉得有问题么?”
“白起打赵国的时候,坑杀了四十万人。”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虽然白起是借用了长平的特殊地理情况,能够围杀四十万人,不说兵力是十倍兵力,数量绝对和赵军差不了太多。
几万兵,赵军耗都耗光秦军。
错误还不只是这一处,李斯是当了三十多年的官,并非当了三十多年的宰相,这里面的差别很大。
足见《赵正书》的问题有多大。
“确定……这里面的记载也太扯了,假得一比。”
听见林尘的话,王建斌猛地反应过来,感情写《赵正书》和营销号是一路人,闭着眼睛胡说八道。
几十万变几万,太离谱了。
但凡是了解过,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直播间的观众听了王建斌的话,也都发现了其中的盲点。
一时间,不少人都跳出来嘲讽质疑史记的那帮人。
“大秦是有数万部队,笑死我了!王翦攻楚张口就是60万人,写赵正书的人绝对连基础教育都不过关。”
“我还以为是什么厉害的资料,结果就这……”
“史记:你什么身份也配质疑我?”
“叫得是挺凶,结果是水货。”
“动动脑子就知道,史记在流传这么多年,是随便一个阿猫阿狗能够推翻的?”
“下次等情况搞清楚再叫知道不,这下多尴尬。”
……
林尘指出的点,哪怕是没上学的小孩都不少清楚,根本无法反驳,一击打中了帖子的要害上。
事实摆在面前,那些质疑的声音顿时没了动静,零星有几个死鸭子嘴硬冒头的都被群起而攻之,摁在地上摩擦。
“这么说那个赵正书完全是瞎编出来的,根本没有可信度?”
“嘶……赵局长,他们那么紧张干什么?”
《赵正书》既然是胡编乱造的文献,根本没有必要在意,更没有必要公布出来。
这一举动在王建斌眼中很是反常。
林尘晃了晃头,笑道:“赵正书的确是问题不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那篇帖子里面所说的史记篡改现实这点,也不是完全诽谤。”
“赵正书里面李斯的形象是忠心耿耿的大忠臣,和史记之中截然不同。”
“虽然为了突出‘胡亥,所谓不听谏者也,立四年而身死国亡。’这句话,赵正书可能进行了一些加工,但李斯在汉初的形象肯定是正面的,和史记之中的不一样。”
李斯师从荀子,又是法家学派比较代表的人物。
无论从教育,还是个人的理念,李斯都不可能像史记描述的那般不忠。
《史记》的记载之中,也提到了民间对李斯的议论是极忠而死,和《赵正书》之中的形象契合。
当然,也不是史记故意黑李斯。
司马迁对李斯顶多是不喜欢,两者并无深仇大恨,没有这个动机,司马迁在这里做得更多的是呈现历史人物的多样性,人是复杂的综合体,远非表面看见的那么简单。
“史记未必全对,赵正书也不应该完全否定,历史记载需要结合一起看才行。”
赵正书里面很多东西都相当夸张,但也有相当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林尘本身的观点并没有改变过,而事实的情况也印证了他的观点。
听完林尘的话,王建斌又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沙丘之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听完林尘的解释,他大概明白《赵正书》本身的性质,类似于民间故事,借助过去发生的事情来阐述某个观点,属于很常见的文学手段。
的确是有大量的历史信息在其中,篡改的地方也不在少数。
只是林尘这一圈解释下来,最重要的沙丘之谋并没有提及。
林尘没有立即回答,陷入思索之中。
沙丘之谋属于不能公开的秘密,哪怕是真的有,实际上参与的也不过是赵高、李斯、胡亥,根本无法进行考证,这点类似斧声烛影,到现在还是个谜团,无人说得清楚里面的事。
“赵高有一个官职是符玺令,负责管理符玺,誊抄诏书,他的确是有那个能耐伪造诏书,不被发现。”
“赵正书记载的应该是当时诏书的原文。”
“我个人倾向是有。”
杀扶苏,杀其他的皇子以及弄死李斯,后面想要清理赵高。
这可不像是正统继位的皇帝干得出来的事情。
最起码在《赵正书》里面胡亥并不是一个二傻子,要说胡亥干这些事都是因为赵高,林尘是绝对不相信。
王建斌怔住了,沙丘之谋他是知道的,赵高的官职竟然还有这能力,让他感到颇为意外。
“怪不得赵高后面能够只手遮天。”
想了想,王建斌又感觉的确是这么回事,赵高职位拟旨盖章直接一条龙全包,谎传诏书简直不要太容易。
遇到秦二世这种坑货,还不芜湖起飞。
同时,他也有些奇怪,怎么会有这种职位。
这也太危险了。
一旦,符玺令是个像赵高这种野心勃勃的人,造反简直不要太简单。
“尘哥,秦始皇为什么要设立符玺令这种官?”
“这是很早以前就有的官职。”
对于这点,林尘还是做过一些了解的。
他以前有段时间很好奇秦朝的事情,所以查了不少相关资料:“当时用的是竹简,使用起来很麻烦,审批奏折对身体的劳损很大,符玺令分担皇帝的工作的。”
竹简可不像是纸,动不动几斤,十几斤。
身体素质不行,真心吃不消。
加上奏折数量又多,靠皇帝一个人处理,人都得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