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声东击西夺泰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三章 声东击西夺泰州

第154章 声东击西夺泰州

如今方腊的地盘每天都在变化,两浙路平江(苏州)、镇江、杭州、越州、湖州、婺州、常州、衢州、秀州、睦州都已归太平军所有,而江南东路中的江宁府、歙州两地也已经成了太平军的地盘。

上述地区有人口千万,占整个大宋的十二分之一,每年可以为朝廷上缴500万贯的税赋,以及400万贯的苛捐杂税,这甚至占到大宋收入的两成!

眼下,方腊虽然在扬州忙于战事,可江宁等地的商贸来往却恢复的很快。

尤其是海盐、蔗糖、烈酒以及皂角这四大商品,风靡各地。

甚至有北地客商以数倍的高价购买,转而卖到汴京去。

睦州作为太平军的起家之地,这里家家户户都有青壮参军入伍,而其余州府由于施行分田到户、免除苛捐杂税的政策,也吸引了不少青壮投军。

不过,听闻朝廷抽调十万精锐南下平乱,不少百姓还是心中忐忑,他们不知道成军不过数月的太平军能否的敌得过百战精兵。

若是胜了,自然皆大欢喜,若是败了,只怕朝廷一定会秋后算账。

因此,在这样的顾虑下,绝大多数百姓还是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直到前几日,太平军击败童贯,强占江宁府,又以扬州为屏障,击杀数万西军的消息传来,百姓们方才将信将疑。

如果连西军都不是对手,说不定太平军真能成事!

于是乎,报名遴选的青壮多了数倍。

这些青壮一旦成功入选,会在当地参加七日的训练,然后便开拨江宁、杭州轮换前一批戍卒。

轮换下的戍卒也有任务,他们需要经水路过江水,划归林冲帐下。

就在朝廷抽调兵马增援扬州之时,林冲帐下兵马很快增加到了两万人。

有了这么多兵马,林冲并未袭击官军大营,而是在瓜州渡口过江,一举拿下真州境内的宣化、长芦两镇,等到童贯得到消息的时候,林冲兵锋直指六合!

六合一向是西军运转粮秣的中转站,如果这里告破,后续西军很快就要陷入缺粮的窘境。

又惊又怒之下,折可存奉命回援。

谁曾想,刚刚抵达六合城外,却发现附近根本没有贼人的身影。

询问守军之后才知道,原来太平军强攻了一个时辰,未曾得手之后便抽身而退,不知去了哪里。

贼人去了哪里?

折可存不敢轻举妄动,他接到的军令是协守六合,那么在新的军令抵达之前,他便只能留在六合!

正月将至,夜色寒冷,天空中飘落着凄凉的冰雨,阵阵寒风刮过,令人遍体生寒。

在澎湃汹涌的江水掩护下,江面上一艘艘载满军士的船只正趁着夜色顺流而下。

为了遮掩生息,人衔枚,马勒口,就连一丝灯火也不曾有。

夜间行船,靠的就是船夫对水情的熟悉。

林冲站在船舷上,任凭风吹雨打,始终不动分毫。

此番南下,林冲做足了功夫,先是派出数千兵马往六合城走了一遭,接着便趁夜行船。

作为领军在外的统兵大将,林冲并没有直接进入扬州的打算,他准备南下泰州,再为太平军攻占一块江北之地!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天色将亮之时,战船靠岸,一名名太平军次第登陆。

到了这时,太平军反而明火执仗地打起了火把,举起了将旗,只见旗上写的是秦凤军的字样,而将士们全都是一副宋军的装扮。

“步卒由南门入城,进城后打开水门,放水军沿运河入城!”

“得令!”

淮南东路虽然失陷了海州、扬州,可有西军的十万大军坐镇,其余州府并未太过紧张。

只不过,一路行军的途中,还是遇到不少早起谋生的穷苦百姓。

对此,林冲自然不会横生事端,反正他们身上穿得是宋军的衣物,就算百姓看到了,也只会认为是朝廷的官军来了。

泰州城,城门第开,城外的百姓入城出售柴禾,而城内的商贩出城采购货物。

百余里外的扬州大战并未影响到这里,百姓们依旧在苦苦生存。

就在守城的军卒例行盘削商贩的时候,一队队明盔亮甲的军卒开赴而来。

城头的守军见状第一时间示警,然而,为首的将官看到将旗之后却笑骂道:“蠢货,没看到来得是西军吗?下次示警一定要瞪大眼睛!”

被骂的军卒耷拉着脑袋不发一言,只是紧紧盯着城下的兵马。

与城内的厢军不同,来的这支西军神情肃杀、甲胄精良,看上去就非寻常军士。

难道这便是西军风范?

虽然明知是朝廷兵马,但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

于是,城门卒驱赶了附近的百姓,升起了吊桥,而城头的军卒朗声喝问:“来者何人?意欲何为?”

林冲大步上前,挥舞着手中的文书,嘴里道:“某乃秦凤军张将军麾下人马,此番奉命驻守泰州,劳烦贵军予以配合。”

“稍待,某让人通秉知府、通判,你且将文书放入筐中,让某查看一番!”

林冲丝毫不惧,依言而为。

信是圣手书生萧让模仿童贯的语气、字迹所写,而印鉴则是玉臂匠金大坚所刻。

守将看罢之后,并未察觉出不妥。

这时,通判与知州带来了童贯的文书。

一番比对之后,众人彻底放下心来。

“原来是秦凤军的张将军,来人呐,快快打开城门,好生款待!”

“吱嘎嘎!”

吊桥放下,城门打开。

林冲带着人马大摇大摆进了泰州城。

为了迎接秦凤军的到来,知府特地举行了酒宴。

酒酣耳热之际,一名太平军卒冷不丁说漏了嘴。

与厢军在谈论扬州战事的时候,军卒言语中对西军以及童贯大为不敬,而他四周的同伴却露出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

这一幕,当即引起了一人注意。

此人心急如焚,借尿遁寻到了泰州通判,将刚才那一幕和盘托出之后,通判也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这可如何是好?如果真是贼人,他们两万大军可是尽数入城了,咱们的厢军哪会是他们的对手?”

“打蛇打七寸,他们的首领都在府衙,不如带人将其擒下,余者群龙无首,当可一战而定”

通判后怕不已,再三考虑之后还是采纳了这个建议。

于是,就在绝大多数泰州军一无所知的时候,一队近百人的军卒来到了知州衙门。

谁曾想,就在通判准备发难之际,林冲先下手为强,他武艺过人,瞬间便擒住了泰州知州,“都他娘的别动,某乃太平军林冲,想活命的,老老实实待着!”

林冲一动手,其余太平军将自然不会闲着,他们各自持刀戒备,而其中一人掏出一枚烟花,冲天放了一记。

府外的太平军见到信号之后当即将面前的厢军打倒在地。

太平军原本便人多势众,又占着有心算无心的优势。

甫一交战,厢军根本不是对手。

此时,府衙的泰州通判见状不妙,哪里还顾得上知州的性命?他第一时间便抽身逃窜!

同行的泰州军也撒腿就跑。

都说太平军如狼似虎,留下来性命难保!

对这些人,林冲不予追击,只是命人夺取城门,看护库房辎重。

城内大乱,一时间,得到消息的商贾大户人人自危,他们在护卫的保护下四散而逃。

在太平军的堵截下,起码拦下了一半的人手。

这时,普通的黔首百姓才刚刚得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然而,就在他们将为数不多的钱财收拾妥当,准备夜逃出城的时候。

城内的厮杀停歇了。

大街小巷出现了一队队太平军卒,他们大声传诵着太平军规,“我等太平军秋毫无犯,只取无良大户钱粮,不取贫民分毫!”

“明日街市如常,城门可以通行!”

……

听到这里,贫民百姓只能暂时将心放到了肚子里。

这一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不知有多少人在惊吓中彻夜难眠。

林冲倒是睡了一个好觉。

连夜夺了州城,接下来还有泰兴、如皋等重镇需要一一拔出。

翌日,林冲留下廉明以及五千人留守,而他带着一万五千兵马攻城拔寨。

诺大的泰州,除了州城之外,其余县城只有千余乡兵留守,这些人马对付普通的贼寇尚且勉强,更何况是如狼似虎的太平军?

仅仅一天的时间,太平军就攻取了两座县城!

此时,逃遁而出的泰州通判来到了高邮军,试图求援。

可高邮军己身不过五千兵马,哪有兵力收服泰州?

当下只能快马南下,报与童贯知晓。

“什么?泰州丢了?太平军一日夺城?蠢货、杀胚、该死!”

童贯咒骂不已,半晌之后才稳住心神,“可知贼人下一步动向?”

“贼人并未北上,而是在泰州境内肆虐”

“领军夺城的是何人麾下?”

“贼将自报名姓,是为林冲!”

童贯咬牙切齿,“又是这厮!”

此时此刻,童贯哪里还不明白自己在六合中了林冲的声东击西之计?

攻取六合是假,夺取泰州才是真!

泰州一丢,童贯定下的合围扬州之势便豁然开了一口。

太平军随时可以通过扬州以东与泰州建立联络。

大好局势毁于一旦!

童贯痛心疾首,他使人唤来杨维忠、程迪、马公直以及刘延庆诸将。

“贼将林冲夺了泰州,铁壁合围之势已然瓦解,诸位有何良策?”

这几日,刘延庆已经察觉到童贯对自己的疏远。

联想到西军未尝胜绩的惨况,哪里还不明白自身的下场?

只怕一旦朝廷旨意抵达,刘延庆便要罢官去职!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延庆哪里还肯出谋划策?只是低头不言不语。

马公直一心立功,倒是想出一计,“相公,扬州临水,何不引水灌城?”

杨维忠吸了口冷气,扬州城内起码有十万百姓,这要是大水灌城,只怕不少人都要遭殃。、

童贯倒是没有过多的考虑,在他的眼中,只有胜败。

“仔细说说!”

“扬州毗邻高邮湖,而高邮湖地势偏高,若是掘开高邮湖,便可水淹扬州!”

童贯重重颌首,“马公直,那这掘湖淹城便交给你了,其余人马多造木筏船只,寻找高处,一旦放水,即刻离开洼地!”

马公直十分激动,“愿为相公效死!”

“好,且去吧!”

“刘延庆,这几日为了掩人耳目,继续攻打扬州城,莫让方腊察觉出不妥”

“得令!”

挖湖决堤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马公直来说,他首先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地点,然后再动手。

“来人呐,找几个本地的渔民过来,我有事要问!”

“得令!”

须臾,军将捉了几名骨瘦如柴的渔民。

马公直皱起眉头,“某乃朝廷命官,今日有事要问你们,如果答得好,某有赏,答不好,那就莫怪我的刀不认人了!”

渔民吓的连连叩首,“上官尽管问!小人知无不言!”

“好,我且问伱们,这高邮湖有几条水道流经扬州?”

“两条,一条是京杭大运河,另外一条便是白马溪!”

大运河水量太大,如果动手堵截,只怕旷日持久。

想到这里,马公直不由得将希望寄托在白马溪上!

“讲讲这白马溪!”

白马溪是高邮湖入江的一条支流,水量不大,但却流经扬州州城,绕城而走,直入江水。

“头前带路,带我去白马溪与高邮湖的交汇处!”

渔民自然不敢拒绝,当下便带着一人来到了目的地。

一番查探之后,马公直目露喜色,“天助我也!来人呐,送这几位上路!”

话音刚落,几名军卒便上前砍杀了带路的渔民。

为了防止消息泄露,马公直不打算放任何一个活口出去。

只是,开挖河堤不是一件小事。

首先要筑起堤坝蓄水,然后再掘开堤坝。

这样的苦力活,西军老爷们是不会下手的。

于是,马公直便征调了附近的村民,让他们筑起土堤。

刚开始,百姓们懵懵懂懂,不知道官军意欲何为。

可是,两三日之后,堤坝已然成型,这时,百姓们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然而,就在百姓们窃窃私语之际,马公直再度杀人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