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宋吹 > 第六百六十九章 假皇帝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普的《飞龙记》是一部十分有分量的史料,虽非正史,但是对于考证陈桥兵变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高粱河车神了。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听说好皇帝、坏皇帝,从未听说有假皇帝。王莽在公开篡位之前曾经称过摄皇帝、假皇帝,那个假字不过是指暂时,代理之意,不是指的真假之假。

但是有这么一位皇帝,史书上所记载的有关他的一生的事迹,大都是假的,其篡改程度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他就是被人称为假皇帝的宋太宗赵光义。

高粱河车神赵光义做了皇帝之后,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篡改运动。

在古代凡是做皇帝的人,出生时必然有异象,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宋太祖出生时就伴随着红光。赵光义既然做了皇帝,那么他的出生自然也就变得不同凡响了,《太宗本纪》记载“是夜,赤光上腾入火,闾巷闻有异香”,既然哥哥赵匡胤出生时有红光和异香,那么同样做了皇帝的赵光义,出生时自然也要有这两个标志。

这个操作还算正常,毕竟这么干的皇帝也不在少数,但是基本上这么干的都是开国皇帝,你高粱河车神算哪门子的开国皇帝啊?

原本史书上关于赵光义年少时事迹的记载很少,《太宗本纪》记载“帝幼不群,与他儿戏,皆畏服”,说得好听点是赵光义从小就表现出超强的领导力,跟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别人都怕他,说不好听的就是赵光义从小就调皮捣蛋,经常欺负小朋友。

这从另一面说明赵光义早年间值得记载的事情很少,既没有没有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慨,刘备那种“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豪情壮志,也没有赵匡胤小时候头撞城墙的记载,只好连小时候做游戏的事情都写进去,可见是真没什么可写的。

高粱河车神不满意了,自己小时候还是很厉害的,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做了十三年皇帝的赵光义在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下了一个诏书,在这个诏书中讲述了自己早年间的一些事情,说自己十六岁的时候跟随周世宗征淮南,并且自己“屡与贼交锋,贼应弦而甚众”,自己的哥哥赵匡胤听到自己的勇武事迹后“大喜”,并且在自己十八岁的时候曾跟随赵匡胤和周世宗一起北伐。这个说法在《宋会要辑稿》中也有记载,按照这个说法,周世宗一生中最重要的征淮南和北伐,赵光义都有参与,并且自己的勇武还得到了赵匡胤的欣赏。

可惜赵光义的数学还是差了一点,这个自述在时间上就漏洞百出,赵光义是出生在后晋的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应该是后周的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然而这一年发生的是高平之战,并没有征淮南,而赵匡胤父子征淮南是在显德三年,此时的赵光义应该是十八岁左右。根据《东都事略》记载,赵匡胤父子征淮南后,赵弘殷带回来一批书籍“归以遣太宗”,这说明当时的赵光义根本就没有出征。

除此之外,周世宗北伐是发生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此时的赵光义应该是二十一岁。

赵光义之所以说自己参与了这两次战争,无非是想说明自己的武功了得,在大宋开国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将领了。

“陈桥兵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十分不光彩的事情,毕竟赵匡胤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上夺取的政权,但它在大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此是否参与“陈桥兵变”对宋太宗赵光义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在正史中赵光义不仅参加了陈桥驿兵变,而且,还是陈桥兵变集团的核心人物,是这次兵变的主要策划者与组织者。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的大年初二,身为后周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奉诏率军出征,时为供奉官都知的赵光义也在军中。在行军途中,赵光义与赵普等人一直明里暗里做着策反鼓动工作,为兵变的成功大造舆论,在部队来到距离开封40多里的陈桥驿后的第二天早晨,又与众将士一起闯进赵匡胤的营帐,不容他哥赵匡胤分说,硬是将一件象征皇权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肩上。

不仅如此,还有的史书如生活在宋真宗与宋仁宗时代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所着的重要文献《隆平集卷一·太宗皇帝》一文竟然还说,陈桥兵变时,市不易肆,也即士兵入城,秋毫无犯,也完全是赵光义的功劳。说是赵匡胤既被黄袍加身后,回师向开封进发,在进城之前,赵光义拦住赵匡胤的马头,叩马而谏:这次回师开封,将士们如果自恃功高,大肆抢劫,使得老百姓肝脑涂地,那就绝不符合应天顺人的精神!最好是要诸军将领立下严守军纪的誓言,然后前进。硬是给他哥上了一堂极为生动极为重要的政治课。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赵光义真的是很有见识,很有思想,而且也极富有仁爱精神。而按照正史的观点,显然,也正是由于赵光义的友情提醒,赵匡胤才与将士们约法三章,确保大军进城秋毫无犯。

据说,赵匡胤对自己的这个弟弟非常赏识,称赞赵光义很有谋略,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就有等自己百年之后把帝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的想法。

如果照此看来,赵光义的确是宋帝国的开创者与奠基者。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华丽转身,成功变脸,几乎在一夜间就由后周殿前都点检变成大宋天子,而且成为一个圣明、仁爱的天子,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自己的小弟赵光义的鼎力相助。

倘若说,赵匡胤是这场政治戏剧的男主角,那么,理所当然,毫无争议,与赵普一样,赵光义则显然也是这场政治戏剧的总策划、总导演、总剧务之一,他所发挥的作用很显然比他的哥哥赵匡胤之上,也为以后的兄终弟及埋下了伏笔,这赵宋的天下是我赵光义和哥哥一起从孤儿寡母手中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