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跑山人:我的属性加点人生 > 第三百八十一章 此龙非彼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八十一章 此龙非彼龙

这只恐龙特点非常明显,好多观众看了一眼就想到电影里面曾经出现过的一种恐龙。

“大家稍微等一会,这只恐龙一会就挖出来了,挖出来后就能确定到底是什么恐龙了。”

王晓山刚才看完坑内的化石也觉得像腕龙,不过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又觉得不像,还有就是恐龙的头还没有挖出来呢。

远古时期的恐龙种类千千万,大部分恐龙的化石都已经挖出来了,当然还有未被发现的化石。

王晓山刚才没有把话说的那么圆,就是他也不知道坑下面的恐龙是腕龙,还是新品种。

直播间的观众太多,他可以不知道,但是不能乱说来误导别人。

身子都挖出来了,头很快也会挖出来的,等确定身份了再向观众公布答案也不迟。

远古时期长脖子的龙有好几种,这些恐龙各有各的特点,不过人们在影视剧里面见的最多的还是腕龙。

王晓山给观众看完,又去挖坑了,上午还有点时间,他还能再挖一会,上午多挖会,下午可以轻松一点。

李妙妙看到坑里的恐龙化石后赶紧拍了几张照片,这次她只在坑外拍了几张,在坑外拍可以看清整个恐龙的轮廓。

想要下去看,李妙妙就只能等着一会王晓山过来了带她一起下去。

王晓山挖的坑,李妙妙在坑下面溜达没事,但是其他工作人员挖的坑,李妙妙这个外行在外面拍照可以,去坑里就有些不妥了。

李妙妙拍完并没有急着离开,她在坑外看了一会,恐龙要是赶在午饭前挖出来,中午的时候她就可以工作起来了。

李妙妙在坑外等了好一会工作人员都没有把恐龙头挖出来。

恐龙头的骨头有些多,头上除了头骨还有牙齿,要是清理的不仔细,极有可能造成化石损坏。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坑内的工作人员都没有把整个恐龙头挖掘出来,速度非一般的慢。

现在半个恐龙头已经挖出来了,剩下半个头下午应该很快就能挖出来了。

王晓山先让观众看了下坑内的情况,不是他不想让观众看恐龙的样子,是还没有全部挖出来。

王晓山看着李妙妙说道:“走吧,下午再来看。”

李妙妙:“再等会,说不定一会就全部挖出来了!”

王晓山:“别等了,没人愿意别人吃饭,自己在坑里挖化石的,赶紧吃饭吧!”

一分钟后,坑里的工作人员陆陆续续就从坑里出来去吃饭了,吃饭哪有不积极的。

李妙妙:“我们下去看看呗!”

坑里的工作人员都走了,趁着没人李妙妙想让王晓山带她去坑里转转拍几张照片。

王晓山:“好吧,拍完快去吃饭!”

李妙妙应了一声,然后就跟着王晓山去坑里了,她下到坑里就赶快去拍照了,她要多拍一些细节。

王晓山下到坑里也没有闲着,他拿着镜头让观众近距离看了下这只恐龙的骨骼,看了大概五六分钟,他就带着李妙妙去吃饭了。

现在已经中午了,太阳高高挂起,待在连棵树都没有的荒山上太受罪了,快点回营地才是正事。

现在荒山除了工作人员还有一些专家和一些测量的人,每天到午饭时间大家都会放下手头的活来吃饭。

有时候中午的时候会剩一些饭菜,如果有还想吃的人,石队长就会分配给大家吃,尽量不浪费。

如果没有提前打招呼,过了饭点再回营地,基本上就已经没有饭了,想吃就只能去附近村里或者市里自行解决了。

饭后两个人坐在车里休息,李妙妙问道:“你现在可以肯定刚才那个坑下面是什么恐龙吗?”

王晓山:“可以呀,怎么了?”

中午的时候他已经把直播的声音关闭了,他俩说话观众是听不到的。

李妙妙:“给我说说呗,中午的时候我刚好可以提前写起来!”

王晓山摸了摸脸也不说话,李妙妙秒懂,速速的上去亲了一口,王晓山说完恐龙名后就去睡午觉了。

李妙妙知道名字后有些惊讶,当她想去问王晓山的时候,王晓山都已经开始打呼噜了,她不忍心打扰只好去网上查资料了。

李妙妙查完资料就开始写稿子了,虽然她很惊讶,但是她选择无条件的相信王晓山,王晓山挖了这么多宝还从来没有一次看走眼过。

王晓山中午跟周公下了一个小时的棋就被闹钟叫醒了,他要开始下午的挖掘工作了。

下午王晓山没有继续挖上午的坑,而是带着观众就看长脖子龙了,那只恐龙马上就挖出来了,先让观众看看。

王晓山在坑边上等了半个小时,坑内的工作人员终于把恐龙头清理出来了,他先用无人机让观众看了一个俯视的角度。

这只恐龙有些大,在坑边上不能完整的看到整只恐龙的样子,想要看只能用无人机。

看完后,王晓山拿着镜头在坑边上让观众看了看恐龙的四肢、脖子和头,介绍之前再让观众看一遍。

“各位观众朋友们,这只恐龙已经全部挖掘出来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只恐龙跟腕龙有什么区别呀?”

【区别?难道不是腕龙吗?腕龙不都是四条腿加一个长脖子吗?这只的脖子比较短?是未成年的?】

【就在电影里面看过这种恐龙,光记住长脖子了,其他都忘记了,真的看不出来区别!】

【前天才懂得如何区分亚洲象和非洲象,今天老王就让我区分恐龙,这个有些难度!】

【外国拍的恐龙都是外国恐龙,这次挖出来的是国产恐龙,应该是品种不一样吧!】

【好像是有一点不一样,电影里的腕龙跟坑下面这只有点区别,但是一时半会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同!】

腕龙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很高,那都是因为电影的影响力,就像今天这只恐龙不仔细看真的容易搞混。

王晓山刚才说完,有些观众觉得是有些不同,但是又说不出来,只是直觉上感觉不同。

王晓山拿着镜头让观众仔细看了看这只恐龙的四条腿。

“大家仔细看看这四条腿,这四条腿跟你们在电影里看的腕龙的腿长的一样吗?”

刚才有些观众已经去网上搜索腕龙的样子了,突然看上去网上的腕龙照片跟坑里的恐龙很像,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同一只呢。

王晓山知道好多观众都没有看出来不同,他只好给观众看一下不同的地方,省的观众乱猜了。

好多观众看着网上的图对比着坑内的恐龙仔细看了看,有些观众已经看出区别了。

【老王如果不提示还真的发现不了,这些个恐龙别看样子都长的差不多,其实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我也看出来了,老王是真厉害,如果没有老王指出来,我还真以为这是只腕龙呢!】

【腕龙的前腿比后腿长,这是恐龙的前腿比后腿短,我的乖乖呀,原来是腿长的不一样呀!】

【刚才光去看脖子了,根本没有注意到腿的问题,没想到都是长脖子居然不是同一种恐龙!】

【老王快给我们说说这是一只什么恐龙呀,这种恐龙貌似很少见呀,是不是不太出名。】

腕龙的前肢长度明显比后肢长度长,肩部也比臀部高,这使得腕龙看起来整体身体都挺了起来,从前往后身体呈一个下坡。

而这次坑里的恐龙前肢比后肢要短,肩部比臀部略高。

最主要的区别就在这里,两条龙都有长脖子,都有四条腿,都有一个长尾巴,想区别就看腿。

王晓山一点,大部分观众都发现了不同,可是观众知道不同了,依然不知道这只恐龙叫什么。

“这只恐龙叫马门溪龙,这种恐龙体型巨大,靠四条腿走路,头很小,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有一条长长的脖子。”

“马门溪龙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恐龙,但是它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脖子最长,体型不是最大的。”

“它是脖子占身体比例最大的恐龙,这也是一个世界之最。”

“马门溪龙的平均长度在21-25米之间,比腕龙稍微短点,它的脖子平均长度在10-14米,几乎是身体的一半左右。”

“马门溪龙性格随和温顺,一般情况下不具备强烈的攻击性,而腕龙脾气比较暴躁,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恐龙。”

“马门溪龙和腕龙也有共同点,都是长脖子,长尾巴,而且都是草食性恐龙。”

听完王晓山的讲解,观众再对照坑里的恐龙仔细一看,还真是跟他讲的一模一样,真是不听不知道,听完才知道不同。

此时不光直播间的观众在听王晓山讲,在荒山的好多工作人员也在听他讲坑内的恐龙。

这些工作人员虽然之前挖过很多恐龙,但是不见得每个恐龙都认识,有些恐龙长的很像,他们也容易搞混。

荒山虽然有专家在,但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都喜欢听王晓山讲,他讲的通俗易通,小朋友都能听得懂!

坑内的工作人员还在做收尾工作,王晓山也下不去只能现在坑边上给观众讲讲,好在这只恐龙个头大,站在坑边上看效果更好。

【老王真厉害,刚才那几个点如果老王不说普通人真的很难看出来马门溪龙跟腕龙的区别!】

【这身材也是没谁了,长了这么长一个脖子,有这个大长脖子太方便吃树叶了,都不用抬脚!】

【这么温顺的恐龙真的好想养一只在家里,没事带出去遛遛弯,绝对拉风,别人骑马,我骑龙!】

【养恐龙?除非你家有矿,别的不说,就这么一只大恐龙一天光吃草也要吃上千公斤!】

【这只恐龙光脖子就十几米,那远古时期的树木最起码都十几米高,远古难道都是参天大树。】

这种恐龙之所以长这么长的脖子就是为了长树上的树叶,远古时期的树木长的都非常巨大。

这都是远古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加上那个时期的树品种跟现在的树不一样,而且远古的树木生存周期非常长,这也使得树长的非常高大。

远古时期的恐龙只吃树叶,它们也不需要木头,没有砍伐,环境又适宜,想不长大都很难。

如果当时的树没有长这么高,像马门溪龙这种恐龙的脖子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还有就是养恐龙这件事,一只恐龙一天的食量非常惊人,一般人根本养不起,而且养了也没地方放。

“大家下次见到恐龙的时候要仔细观察一下,其实跟腕龙、马门溪龙长的像的恐龙还有。”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去网上查查资料了解一下!”

现在已知的长脖子恐龙已经有好几种了,这些恐龙虽然都有长脖子,但是它们的体型和样子还是有些不同的。

有些恐龙只有在某些地区才有,有些观众想看王晓山也挖不出来。

恐龙还是跟普通的动物是有区别的,好多国外的动物可以买回来在国内饲养,但是恐龙不行。

恐龙化石很少有外借给其他博物馆展览的,一来是恐龙化石非常巨大不易运输,二来各个国家挖出来的恐龙数量有限,没有多余的借。

活着的动物都好说,买上一对回来养上几十年,说不定能生好几窝小的幼崽出来。

恐龙化石挖出来一个少一个,国土面积大的国家地底下的化石可能会比较多,面积小的国家能挖出来一两只就不错了。

像我国就是恐龙化石出土比较多的国家,国土面积大,有时候盖房子的时候就会挖到土地下的恐龙化石。

王晓山讲的时候坑里的工作人员也都清理完了,他拿着镜头让观众在坑里近距离看了下这只恐龙的各个部位。

虽然午饭前王晓山已经给观众看过一遍了,但是观众明显没有看过瘾,这种恐龙国内的恐龙馆里展出的少,平时根本看不到。

看的时候观众也提出了一些问题,王晓山时不时的也会给观众解答一下,不过他讲的不是很多。

王晓山一边拿着手机,一边还要看路,还要给观众讲解,他必须一心三用,实在是有些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