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二百八十五章 珠算,蜀地的文君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八十五章 珠算,蜀地的文君酒

黄狗儿在袖中随意掂量了一番那袋子中的金粒,发出一阵“咔擦—咔擦”的响声,笑眯眯的道:“不了,我还要早些回宫去服侍陛下、干爹呢,今日能与汝等结交很高兴,待来日若是有空去往诸位的府中痛饮也是不迟。”

王沈点头道:“中贵人说的是,服侍陛下才是当前的头等大事,我等如今已为汉吏,又在成都任职,待来日有的是时间一聚。”随后王沈便亲自将黄狗儿扶上马车,

黄狗儿摆手道:“汝等不用送了,快去酒肆喝酒罢,想必几位从牢里出来还没饮过一顿酒,想必都已经很馋了。”

王沈抱拳道:“既如此,我等便不送中贵人了。”

黄狗儿点头回应,而后便驾着马车调头沿着来时的街道往宫城方向而去,“踏—踏—踏”的马蹄声开始响了起来,

而后王沈又回到店中对陈广钦等人道:“走罢,我等这便去酒肆喝一顿,且看看这成都有什么好酒、好吃的。”

店中的管事正在埋头在柜台上将算盘拨的“噼里啪啦”作响,多半是在计算流水之类的,其余的人则是在整理这蜀锦,迎来送往,忙个不停。

王沈对那管事笑着道:“我等这便告辞了,日后若是再得了上好的蜀锦,我等还来您这家店兑换。”

那管事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来笑脸相迎:“几位慢走,以后再有宫中流出来的上好蜀锦尽管来我店里便是,价格嘛好商量,毕竟几位也是刚刚那位中贵人的朋友,这点面子还是得给的。”

王沈好奇道:“您还认识刚刚那位叫黄狗儿的中贵人?”

那管事回道:“不光我们,我们这一片的店家都认识他,宫中的好多采买都是由他负责的,陛下每次赏赐大臣的蜀锦一般由他负责送去各家府中,

不过他们也多半会让黄狗儿将其送到锦里来找一间能议得上价的店铺将其大部分变现,毕竟那些贵人家人也用不了这么多奢侈的蜀锦,还不如换成现钱来得更好一些呢。”那名管事回答完又继续拨弄着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随即又在店中响了起来,

算盘的发明时间大概是在东周时期。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由早在春秋时期便已普通使用的筹算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不但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而且是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之前曾被人们广为使用的一种计算工具。

由更早出现的“筹算”演变而来的。“筹算”就是运用一种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工具,

在算盘出现之前,人们采用结绳计数。东汉郑玄的《周易注》中记载:“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九家易》中也认为:“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时至商朝,甲骨文中出现了一到十的单字,以及百、千、万等13个计数单字。春秋时期,民间用竹筹通过纵式和横式两种摆法,进行简单的计数和算术。有了数字和方法,为以珠盘为基础的珠算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东汉数学家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收录了14种古代算法,其中第13种就是珠算,并称“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是最早有关珠算的记载。

后世的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进行了注释:算盘“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说明当时的算盘结构和现在颇为类似。中华民族丰富的经验总结,孕育了算盘的出现。

算盘的功能在于计数和运算。中国古代以十进位制计数,这一方法确定了满十进一的计数规则,并且用位值决定数字的大小。十进制的优越性在于计数简便和应用广泛。

汉朝的《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王沈几人见管事在忙碌,便没有再继续打扰,大步出门,沿着街又走了一段,找了间颇具规模,上下两层,人流较多的酒肆,等了一会儿后便在二楼找了间单间,坐了下来,等着酒菜上桌,

一名跑堂的伙计笑脸迎了上来道:“几位客官,要饮那种酒?我们这里不仅仅有我蜀国的美酒,就算是想喝魏酒、吴酒也是有的。”

王沈沉吟片刻道:“我等如今初到蜀地,又重获新生,不如今日便饮蜀地的文君酒来庆贺,诸位以为如何?”

陈广钦二人皆道:“既然到了蜀地安定下来,怎能不尝尝这文君酒啊。”郭修却是没有说话,他不在意饮什么酒,只是在心中想着其他的事情。

“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文君酒是与一段优美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的:西汉才女卓文君为了追求真爱,离开权贵之家,与大才子当垆卖酒,成为千古佳话,令无数文人墨客神往。

西汉武帝年间,临邛(现为邛崃)富家女,卓文君,眉如远山,面如芙蓉,琴棋书画,才貌双全。一次其父在家设宴款待宾客,被“辞赋家,赋圣”司马相如一曲大胆表露爱意的《凤求凰》打动,决定冲破门第,放弃家族富贵,与心爱相守一生,私下约定离开临邛,奔往成都。

相如家徒四壁,为生活所迫,两人返回临邛。变卖所有财物,开设“文君酒肆”,取店后之井水酿酒。文君淡妆素裹当垆卖酒,一对佳人才子肆中卖酒,成为当地一大美谈。

因他们酿造的酒醇正芳香,入口甘美,开业伊始便宾客满座,生意兴隆。

从此,两人白天卖酒,晚上鼓琴作赋,生活风雅而甘甜。文君亦成为中国历史名人中,有据可查的最早卖酒人。

那跑堂的伙计笑着道:“几位客官真是好眼光,这文君酒不仅是蜀地的名酒,也是如今宫中的贡酒,我们这里也是每日限量供应,今日还有一些,若是再晚一些多半就没啦。”

王沈又道:“菜便弄一些蜀地的特色,尽管端上来,我等付得起那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