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将门枭虎 > 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典戎兵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典戎兵马

“这。”北条氏政故作迟疑,捏着胡须沉吟不语。

“请大人教我。”刘昌又站了起来,对北条氏政深深的躬身行礼道。

北条氏政看了一眼刘昌,却是没有去扶,反而自言自语道:“大人说的是。我长久伴君,陛下凡是有军国大事都会与我商议。”

“但奈何陛下年岁渐高,而我又是个扶桑人。要是有个万一我恐怕就要退休养老了。”

刘昌先是不解,然后醒悟,立刻直起腰来,再一次鞠躬道:“请大人放心,我必定厚谢。”

退休养老没钱怎么行?

这是索贿啊。

刘昌的内心透亮。

北条氏政的脸上露出满意之色,这才起身扶起了刘昌,等各自坐好后,他说道:“我给你支个招。”

“陛下年老倦怠朝政,不乐意再兴兵大动干戈。”

“你们越南多进贡陛下喜欢的事情,让陛下惦记着玩不就行了?”

“这。”刘昌先是眼睛一亮,然后惭愧道:“恕我不知道陛下喜好,请大人再教我。”

北条氏政便说道:“美人。”

“美人?”刘昌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老头都这么老了,还能使得动?而且就算使得动,他纵情声色,还能长久?

怕是没几年好活了。

随即,他就振奋了起来,好,好的很。就不怕你爱美人,就怕你不爱美人。

使劲折腾,两三年就马上风,一命呜呼就好了。

开国之君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守成之君了。我越南的日子必定好过起来。

但是随即,他又不解,低声问道:“恕我愚钝。陛下富有四海,难道还缺我越南这点美人?”

北条氏政的脸上露出一抹异色说道:“刘大人有所不知。陛下的眼光比较独特。”

刘昌立刻问道:“可是要国色。”

他很为难。这中原广大,虽然国色少。但放眼天下就多了。汉皇索要国色,天下官员岂不是进献络绎不绝?

一纸令下。

汉皇后宫增个一百国色,都是轻轻松松。

我越南地狭人少,比不上大汉朝啊。

“不是国色那么简单。”北条氏政摇了摇头,然后露出微妙之色,说道:“陛下喜欢姐妹,双胞胎最好。”

“陛下总不能下令全国索要姐妹,双胞胎吧?”

“刘大人向越南传信,让越南王进献姐妹、双胞胎、甚至三胞胎国色。再添一些宝物,如玛瑙、翡翠、玉璧等等。陛下开心了,或许就能扭转局势。”

“你越南国得到保全,我大汉朝也是不必兴兵大动干戈,两国不至于生灵涂炭。岂不是美事?”

刘昌惊愕道:“竟有这等事?”

北条氏政脸色微冷,说道:“我还能骗你不成?你自去打听打听,现在南京城皇宫中,陛下最宠爱的是谁?”

“只有两个嫔妃。她们就是原本旧楚皇族。”

“在下失言,在下失言。”刘昌连忙站起来,弯腰道歉道。

二人说了许久的话,北条氏政这才把刘昌给打发走了。

“小国哪里有什么外交?做藩属,那也得遇到好面子的天朝上国的皇帝。我大汉皇帝雄武,只要土地,不要面子。你这不是对牛弹琴吗?”

北条氏政摇了摇头,为越南君臣叹了一口气,默哀了几秒钟。然后他又叫了一盏茶喝完,这才站起来龙行虎步的回去办公了。

刘昌离开了皇宫之后,立刻派人四处打听。

结果让他很是欢喜。

皇帝果然是好色,倦怠。

喜好还很特殊,喜欢姐妹,双胞胎。

南京宫中,独宠旧楚皇族姐妹。

刘昌一边吐槽,皇帝好色荒淫,一边感叹,自古君王难全一。皇帝何等英明神武,到了晚年也变成这样了。

祝皇帝多宠幸姐妹,早早闭眼。

天下太平。

如此之后,刘昌是胸有成竹。他自己不回去,留在南京城中,继续观察楚国朝政变化。

一边奋笔疾书,向国内传递消息。

赶紧的。快弄姐妹,双胞胎过来。

还有奇珍异宝,奇珍异兽什么的。

让皇帝沉浸在温柔乡之中不可自拔,让这场危机消弭无形。

吴年一边让北条氏政与刘昌玩耍,一边却是积极备战。

上午。

乾清宫内,吴年坐在御座上,让太监给自己捏肩膀,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肩膀僵硬。

直到太监从外走了进来,禀报道:“陛下。陈耀宗,刘云长到了。”

“让他们进来。”

吴年说道。

正在帮他捏肩膀的太监立刻收起了手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片刻后,陈耀宗、刘云长并肩从外走了进来,不敢看向吴年,躬身行礼道:“陛下。”

“免礼。”吴年和颜悦色道。

这一次讨伐越南的十个万户精锐中。这两个人都是从大内侍卫中提拔起来的万户。

与他关系最亲近。

“这一次找你们来呢。不是为了训练,操练的事情。寡人信任你们。”吴年说道。

“谢陛下。”二人连忙躬身行礼道。

“嗯。”吴年微微颔首,然后才说道:“但有一些事情,寡人知道你们清楚明白,但还是放心不下。”

“所以寡人还是要说,你们别嫌寡人唠叨。”

“臣不敢。”二人连忙表态道。

“越南这个地方天气炎热。你们的兵都是楚国旧兵,没有汉兵的好习惯。”

“你们一定要反复告诫兵丁,得喝熟水。处理好粪便,把卫生搞好。如果去了那边还是有人生病,就把生病的人留下。就近在两广重金招募勇士,补充损失。”

“深入敌国作战,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吴年仿佛是一个老父亲,唠叨道。

“是。”

二人一一记在心中,躬身应是。

而事实上,这确实是吴年唠叨了。二人都是大内侍卫出身,跟着吴年出生入死,对于汉军的军法,早已经了然于胸。

什么病从口入,什么羊肠线,什么酒精消毒,早就烂熟于胸了。

但他们可不敢吐槽吴年唠叨。

当然,吴年重视也不能说他是错了。

毕竟兵者。

乃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