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 第二十二章 搞搞科学实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重教育李承乾的过程总是那么的不经意。

在跟李承乾讨论完了侍卫的问题后,李重便披上披风回去了。

回去之后,他还得想想水银血压计该怎么弄。

首先,他可能需要一个来自西域会制作透明玻璃的工匠。

不过就算是得到了一个这样的工匠。

这橡胶管,他也不会做。

如果能把这两样东西都做出来,那其他的,也就好办了。

难啊!

看着李重离去的身影,李承乾却是觉得自己老师特别地高大。

……

翌日。

李重首先去了孙思邈在长安的宅子。

跟孙思邈了解了一下,一般他们都是怎么储存水银的。

这向古人学习,不闭门造车,也是很重要的。

然后很快就了解到了,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把水银弄成辰砂,也就是硫化汞。

由于硫化汞是固态的矿物,这样不管是运输,还是储存,就都方便多了。

问题是……这不是李重想要的答案。

见李重皱着眉头。

孙思邈便道:“你说的血压计,有想法了?”

李重便把他的示意图拿了出来,“想法是有了,但是以现在的条件,根本做不出来。”

孙思邈看了看他的示意图。

这示意图……

只能说让人耳目一新。

见孙思邈那么好奇,李重便顺便给他讲了讲原理,“这水银呢,就存放在这里,这里可以打气……”

“那你不能不用你说的水银?既然你把水银说得那么危险。”

“那是因为如果不用水银,这玻璃管就要做得很高。但也不是不可以尝试一下……这水银的密度是多少来着?”

见李重看向自己。

孙思邈只能说,你问我,我问谁。

而且……

“这密度是什么意思?”

“所谓密度,就是……我也忘了。”

孙思邈:“……”

“如果是用水的话,那用一般的猪的膀胱做气囊也就差不多了。说起来……引申一下,是不是橡胶管也可以这么做?”

李重一拍桌案!

虽说气密性很是值得怀疑,但是至少,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只能是这样去尝试。

最多误差大点罢了。

反正……

他也没想过要多精准,他只需要一个相对值即可。

“你这边又怎么样?”

孙思邈便道:“根据你说的,我这边也找出了一些说不定对降血压有帮助的药物。说起来,李学士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可能是我学得比较多。”

“哦。”

孙思邈微微地点了点头

——那你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老夫更想知道的,其实是你这是从哪里学的。不过……

就像是他经常去求别人给他看药方一样,很多时候,这药方都是人家祖上的不传之秘。

李学士这种,应该就属于是那种不传之秘吧。

“先把听诊器做出来吧。”

之后李重便又道。

说完,李重便定在了那里。

孙思邈看他好一会都不动,便道:“你不是说去把听诊器做出来吗?”

李重便回道:“有点不想动。”

这古代的生活就是好,生活节奏慢的,他都快变成那个叫做闪电的树懒了。

想了想。

还是让李承乾去做吧。

年轻人,多跑动一下,更有利于锻炼身体。

之后……

李重便让孙思邈的徒弟,给李承乾去送信,然后让李承乾去给他父皇送去口信,再让李二,派一位大唐最好的工匠来。

等这一套流程走完,李重见到那位工匠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一早了。

工匠名叫老六,因为他在自己家中,排行第六。

李重很快便给他说了听诊器的做法。

其实李重也不太确定是不是这么做。

不过,先让对方做出来再说。

对方在得知了李重的需求以后,自然也是加班加点地,就把听诊器给敲了出来。

三天后。

第一代听诊器便被做了出来,全部都是铜管,没有用到橡胶,李重拿李承乾来试了试。

还别说,李承乾这心跳跳得还挺有力。

孙思邈也听了听,这通过把人体内脏器的声音放大,从而发现病人的病灶的方式,他还是第一次尝试。

在听完了以后,便道:“虽说老夫也能通过把脉,来发现脏器的问题,不过,李学士你这方法,也不失为一个简单取巧的办法。”

李重便道:“其实这一点都不取巧,也是需要一点点,慢慢地累积经验才能真正做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不过,可以拿来跟把脉互相印证,这倒是真的。”

李重说完了以后,又跟那工匠道:“你如今做出来的这个,好是好,但还是有一些杂音,伱回去再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通过增加铜管壁的厚度,或者说缩小铜管的内径,让听到的声音,更加清晰些。”

工匠点头应喏。

这听诊器有了。

李重随后也是尝试着研究,测血压的时候,为何要把听诊器放在臂袖里藏着。

但由于他不是专业的,因此,好像也没发现有什么特殊的。

那别人是怎么测血压的?

这让李重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他很清楚地记得,医生就是这么做的,没错。

可能是放气?

对!

这气要慢慢一点点地放。

还有血压一般都会有两个,好像是什么舒张压,另一个叫什么来着?

为什么会有两个读数,这恐怕,就是通过听诊器听来的。

这些,都包含在李重之前所说的,他不知道的那百分之三十之内。

因此……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重便一直拿李承乾当实验对象。

而血压计除了玻璃的部分,其他都慢慢地一点点被李重给摸透。

孙思邈这边。

也是把把脉跟听诊器结合起来,甚至还亲自跑到一些患有气疾的病人那里,用听诊器去测试听诊器的效果。

只能说……

这效果有点意外的好。

甚至他发现,若是把听诊器跟把脉一起使用,这更有利于他更加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

就是有一点比较可惜的是。

发明这东西的人,也就是李学士,却不知道这东西的用法。

那只能是他凭借多年的经验,一点点地把这东西的用法给慢慢地补全。

比如说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大致判断就是什么样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