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里的住户们早就知道贾张氏回来了,也听到了她跟傻柱的争吵声
不过大家都没太在意,毕竟像贾张氏这种人,怎么可能不跟人发生争吵呢?
但现在听到贾张氏咒骂傻柱,大家就都出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哎哟,稀奇啊,傻柱脾气可不太好,贾张氏以前还挺怕傻柱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说不定贾张氏抓住了傻柱什么把柄呢,走走走,咱们去凑个热闹。”
“是啊,等会儿一大爷回来,肯定三言两语就把这事解决了,到时候咱们连热闹都没得看了。”
大院里的人对李卫东这个一大爷,大部分还是满意的,唯一不满意的一点就是李卫东处理事情速度太快。
每次像秦淮茹、刘海中他们闹点什么事,李卫东三两下就把他们搞定了,结果大家都没热闹可瞧。
这时,大家纷纷围了上来。
贾张氏见外面的人越聚越多,知道时机到了,立刻扯着嗓子大声说道:“大家伙可能也都知道,我前阵子被人绑架了,在那个破庙里受尽了委屈。
当初傻柱要是能及时把我救出来,我就不用受这么多罪了。”
贾张氏把刚才那套说辞一五一十又讲了一遍,然后指着傻柱的鼻子说:“傻柱是咱们大院里的二大爷,你们说,他干出这种事合适吗?”
不得不说,贾张氏胡搅蛮缠的本事还是有几分的。
她三言两语,竟让一些住户觉得她挺有道理。
“其实当时我就建议傻柱继续找下去,毕竟贾张氏还没救出来呢。
谁知道傻柱怕惹麻烦,就没管后续的事了。”
“这么看,傻柱做得确实不太对。”
“不过两百块钱确实太多了,我看让傻柱给贾张氏十块钱得了。”
听到住户们的议论,傻柱一下子急红了眼:“你们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可是好心啊!”
听到这话,贾张氏冷哼一声:“傻柱,你开什么玩笑?
我知道你一直记恨我以前阻拦你和秦淮茹的事,可我那是为你好啊。
你看看,你现在娶了个好媳妇,过上了好日子。
怎么,你还不满足?没想到你不但不感谢我,还恩将仇报,想让我老婆子死在那儿。”
什么叫故意颠倒黑白,这就是了。
而且这次贾张氏还把秦淮茹也扯了进来,这从侧面证实了他她话的真实性,让她的话更具迷惑性。
刘海中当然知道贾张氏是在胡搅蛮缠,但见此情形,他觉得有必要打压一下傻柱。只要傻柱的威望降低了,他或许还有机会夺回二大爷的位置。
想到这儿,刘海中整了整衣领,挺着大肚子走上前:“傻柱,自从你成了二大爷,我发现你都脱离群众了。以前你多热心啊,大院里有点什么事,你都主动帮忙。
现在你当了领导,对大院里的事却不管不顾了。
特别是这次绑架的事,关乎贾张氏的生命安危,你居然选择袖手旁观,太不应该了。
你现在马上向贾张氏道歉,再赔点钱。”
傻柱本来就生气,听到刘海中这番颠倒是非的话,更是气得攥紧拳头,就要去揍刘海中。他这次可算是中了刘海中的圈套。
刘海中往后退了两步,指着傻柱的鼻子说:“大家伙都看到了啊,傻柱这家伙,没理还想打人。大家都来看看,这样的人怎么配当二大爷?”
旁观的住户们也被傻柱的举动吓了一跳。
其实大院里的住户对傻柱是有些意见的。
一开始,傻柱这人不分青红皂白,仗着易中海护着,经常无故打人。
在原着里,大家都觉得许大茂是坏人,可许大茂除了对不住娄家,确实没干过太离谱的事。
并且,许大茂还把每次下乡搞来的山货送给大院里的住户们,就算算不上什么大好人,也算不得上什么坏人吧。
许大茂针对的那些人,也都是跟他有仇的。
但傻柱不一样,这家伙脑子有点轴,就算你没得罪他,他也会狠狠收拾你。
就像三大爷家丢自行车轱辘那次,三大爷好心给傻柱介绍对象,只是人家没看上傻柱,结果傻柱就把这事怪到三大爷头上,趁着夜色卸了三大爷家自行车的轱辘。
要不是三大爷发现得及时,易中海也不可能给傻柱买个轱辘还给三大爷。
遇到这种人,你就算是想要躲着他也没有用。
所以傻柱比许大茂更有威胁。
现在听到刘海中的话,大院的住户们想起以前的事,顿时对傻柱指指点点。
“是啊,我也觉得傻柱不是和当这个二大爷。”
“现在傻柱还是轧钢厂食堂的主任呢,按理说他平时应该给大家伙分点好处,结果呢,傻柱现在连剩菜都不往家里带了。”
“对对对,你们说得太对了。
今天我在食堂吃饭,傻柱还故意给我少打了一勺,你们说气人不气人。”
面对住户们的指责,傻柱意识到自己好像犯了个大错。
可他现在想解释,却又解释不清。
就在这时,李卫东走了出来。
看到李卫东,傻柱顿时松了口气:“一大爷,你可算回来了,你快帮我解释解释。”
李卫东板着脸说:“这有什么好解释的,傻柱,这根本就不是你的错,你干嘛要解释?”
这话其实一点没错。傻柱之所以被贾张氏拿捏,是因为他先入为主,觉得自己对贾张氏负有一定责任。
要是傻柱一开始就认为贾张氏完全是在胡闹,直接关上门把贾张氏晾在门外,后面这些事就不会发生了。
李卫东一直觉得,傻柱当上二大爷,又成了食堂主任后,应该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了。
但傻柱今天的表现让他有些失望。
就傻柱这个样子,就算今天不吃亏,以后肯定会吃亏。
傻柱也意识到自己犯错了,尴尬地笑了笑:“卫东兄弟,这次确实是我没处理好这事,所以希望你能帮我一把。”
傻柱现在在四合院算是李卫东的盟友,李卫东自然不能看着他被人欺负不管。
而且刘海中看似针对傻柱,实则是在针对李卫东。
想到这儿,李卫东走上前,轻轻咳嗽了一声。
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
刘海中还想接着说点什么,可被李卫东目光一扫,顿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李卫东冷眼环视一圈,说道:“当初贾张氏失踪的时候,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我不在现场,所以不太清楚。但我想问大家,贾张氏失踪这事,该由谁来管?”
这问题很简单,立刻有个住户举手说:“那肯定是报给派出所,由派出所的同志调查。”
李卫东接着说:“既然这事该由派出所的同志管,那现在秦淮茹不报案,却让傻柱去帮忙,傻柱也帮了,你们为什么还要把责任归到傻柱头上呢?”
听到李卫东的话,那些围观的住户们顿时愣住了。
“对啊,这事本来就跟傻柱没关系。”
“我听说当初贾张氏是骗了秦淮茹的彩礼钱,所以才被人绑架的,她这是自己不敢报案。”
“我看啊,贾张氏这次找傻柱借钱,根本就是胡搅蛮缠。”
刘海中没想到,李卫东只一句话,就把现场局势给扭转了。
因为前几次刘海中被李卫东收拾得很惨,所以他本不想对李卫东出手。
但刘海中又不想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毕竟要是傻柱担上了这份责任,他才有机会再当二大爷。
刘海中再次站了出来:“一大爷,我本人是很尊重你的,但你说傻柱一点责任都没有,好像也不太合适吧?我知道你和傻柱关系好,可你也不能袒护傻柱啊。”
李卫东不慌不忙地说:“刘海中,我再问你个问题。要是路上有个老太太摔倒了,你把老太太扶到医院,老
太太却让你出医药费,还诬陷是你撞的,你怎么想?”
此话一出,刘海中的脸色变了。他虽然觉得这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可又说不出反驳的话。
毕竟贾张氏作为受害者,确实容易让人同情,但绑架贾张氏的又不是傻柱,现在却要把责任推到傻柱头上,从道理上讲,这两件事是一样的。
刘海中是个聪明人。
意识到自己无言以对后,他立刻尴尬地笑了笑:“哎呀,一大爷,还是你理论水平高,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道理呢?李大爷,你放心,我刘海中绝对支持你的决定。”
“行了吧,刘海中,你那点心思大家都明白。
看在大家都是邻居的份上,我才没跟你计较。你要是再这样下去,早晚会吃大亏。”
李卫东警告了刘海中一句,刘海中吓得缩了缩脖子,然后转身一溜烟跑了。
二大妈见刘海中这副模样,问清刚才的情况后,埋怨他:“刘海中,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别跟李卫东对着干,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又被收拾了吧?你还记得易中海吗?
他多精明的一个人,不也照样被李卫东收拾了。”
刘海中不耐烦地冲她摆了摆手:“老婆子,你胡说什么呢?我告诉你,我早晚要把二大爷这个位置抢回来,谁也别想拦着我。”
开玩笑,刘海中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上二大爷,他绝对不会放弃这个念头。
此时,李卫东已经在大院里看着那些住户说:“行了,时间不早了,事情既然弄清楚了,大家都回去吧。以后希望你们别听风就是雨。”
“对对对,一大爷说得对,这次我们确实太莽撞了,误会傻柱了。”
大院里的住户们纷纷散去。
贾张氏知道这次从傻柱那儿讹不到钱了,转身就想走,却被李卫东拦住了。
“李卫东,你干嘛?这次就是个误会,我误会傻柱了,又不是故意陷害他,你也不能拿我怎样。”
贾张氏看着李卫东,有些畏惧地缩了缩脖子。
李卫东冷声说:“贾张氏,事情真相什么样,你比我清楚。但我现在警告你,以后要是还在大院里闹事,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秦淮茹就在旁边看着,她怕贾张氏再惹事,连忙上前拉住贾张氏的胳膊,对李卫东说:“一大爷,你放心,我以后肯定会好好看着贾张氏,绝对不让她闹事了。”
李卫东又叮嘱了她几句,这才离开。
贾张氏回到家,棒梗一直躺在床上,见她回来,连忙问是不是借到钱了。
“别提了,这次本来都快成了,结果李卫东回来了,还把我训了一顿。”
棒梗顿时生气了:“这个李卫东真不是东西,他不帮忙就算了,现在有人愿意帮忙,他还拦着。我看啊,他就是想看着咱们家喝西北风。”
棒梗又骂了一阵子,但也没办法,毕竟让他去面对李卫东,他也不敢。
“奶奶,现在咋办呢?我肚子饿了,你赶紧去借钱啊。”
听到棒梗的话,贾张氏叹了口气:“现在这事闹得这么大,大院里的住户都知道了,而且李卫东还说了,我要是再闹事,他绝对不会放过我。”
棒梗忽然想到一个人,眼睛一亮:“奶奶,你去找易中海借钱啊。易中海是李卫东的老对头,你就算跟易中海吵起来,易中海也不敢去告诉李卫东。”
贾张氏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哎呀,我怎么把易中海给忘了。”
秦淮茹听到这话,有些担心地说:“易中海现在只是临时工,工资也没多少,他怎么会舍得把钱借给咱们呢?”
贾张氏撇了撇嘴:“秦淮茹,你这就小瞧我了。我告诉你,我老婆子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呢。”
见贾张氏主意已定,秦淮茹也不再多言。
毕竟要是贾张氏能借到钱,也算是好事。
贾张氏是个急性子,当即就来到了易中海家。
这时,易中海已经开始吃饭了,看到贾张氏进来,笑着说:“贾张氏,刚才你可威风了。”
易中海其实刚才也在现场,他没帮贾张氏说话,是料到贾张氏不可能得逞。
开玩笑,一下子要两百块钱,傻柱肯定不会给,最后贾张氏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贾张氏似乎没听出他话里的讽刺意味,大摇大摆地走进屋里,坐了下来。
一大妈见贾张氏一点不见外,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要知道在那个年月,大家虽然常串门,但饭点时绝对不会串门。
原因很简单,你要是去别人家,人家是不是得留你吃饭呢?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