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如何用最简单的材料,做最美味的饭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如何用最简单的材料,做最美味的饭菜

《我是山姆》引发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那就是家庭教育问题。

不过,在大家都在争论不休的时候,李易却进入了休假的状态。

这一次他只带着媳妇慕晴一起去旅行。

相比起很多人去旅行,喜欢去那些如巴黎,罗马等闻名于世的大城市,去购物,去浪漫,李易更偏爱去一些冷门的小景点。

其实出国,如果只是在大城市里面转悠的话,真的还不如在国内玩。

所以,这一趟,李易和慕晴来到了法兰西的一个小乡村,这次其实李易也是受邀而来的。

邀请他来的是之前合作过不少次的着名法裔音乐家朱尼奥。

不得不说,这一趟旅行,的确相当值得,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和国内的乡村不同的是,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因为大多都是地广人稀,所以他们的乡村面积不小,但是人却并不多,而且很多乡村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比如李易他们来到的这里,就很有意思。

朱尼奥是好莱坞着名电影配乐大师,但是他本身在欧洲地区也相当有名气。

而这个小乡村,就是他的家乡。

这里很好的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包括一个乡村学校,虽然这里现在已经荒废了,但是朱尼奥却满是缅怀。

“这里是我的音乐之路的启蒙之地......”

他讲述了他在这里的故事,有趣的是,朱尼奥说,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

他曾经就被体罚过很多次,但是却依然乐此不彼。

“一直到我遇到了改变我一生的人,我的音乐启蒙老师,诺尔老师!他和我们的其他的老师完全不同......”

最后,朱尼奥才图穷匕见,或者说道出了真正的目的。

他拿出了一份厚厚的资料。

递给李易!

李易有些愕然,接了过来。

不得不说朱尼奥的确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的,这一份资料都是关于这个乡村学校的资料,包括里面的曾经的学生们,老师们。

有大量的照片,以及一些朱尼奥自己写下来的随笔。

而关键是,这些都是被翻译成了英文的。

毕竟,法语李易并不懂。

“所以,朱尼奥,你想干什么?”李易颇有些好奇。

“李,你是我见过的最有才华的导演,我一直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够把我儿时曾经的经历,拍成电影!但是你知道的,除了音乐,其他方面我并不擅长!所以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擅长拍电影的导演,擅长讲故事的导演,来把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朱尼奥一脸希翼地看着李易道。

作为李易的常年的好莱坞电影配乐合作伙伴,朱尼奥的水平李易自然是知道的。

可以说对方的确在这方面堪称是大师级的。

但是术业有专攻,虽然他在电影配乐,堪称大师级,可是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仅仅懂音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为什么是我呢?”李易有些好奇。

“我的意思是,为什么不找一个法兰西的导演?毕竟,我是华国人,我并不是特别熟悉你们这里的文化,而你想要把曾经的经历用电影的方式展现出来,里面必然会涉及到不少法兰西的文化。”李易又说道。

“不,不,不,李,法兰西电影,已经没落了,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是这却是事实!”朱尼奥摇头道。

“而你不同,是,你并不熟悉法兰西,但是你曾经也不熟悉意大利,更不熟悉西西里,可是结果你却能够拍出《天堂电影院》这样的经典之作,所以,你绝对是最合适的人!”朱尼奥说道。

“而且,还有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我希望,电影拍出来,不是按照你们华国的话说:孤芳自赏,我希望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而法兰西的导演,他们很难做到这一点!”

李易没有直接答应下来,尽管,在看到那些资料的时候,李易脑海里浮现了一部法兰西电影,而且内容竟然和朱尼奥曾经的经历非常的相似。

甚至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也有着《天堂电影院》那样的熟悉的味道。

不过,说实话,这种音乐向的电影,李易的确很少拍,或者说几乎没有怎么拍过。

这样的电影,这样的故事,想要复刻经典,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原版的,在李易脑海里浮现的电影,可以说音乐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而原版的也是大师级的音乐大师操刀创作的。

当然,这一点,对于李易而言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就算朱尼奥无法做到,但是他在法兰西认识很多音乐方面的大师级的人物。

只是说实话,这部电影,虽然很治愈,也很经典,但是文化特色太明显了。

不同于当初的《天堂电影院》,这部片子,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更像是音乐电影。

而且需要大量的儿童演员。

没错,那部电影的名字就叫《放牛班的春天》!

可以说这是一部同样的载入影史的经典之作。

这种电影其实真的不好拍,没有超高颜值的演员,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反转,没有浓墨重彩的感情戏,甚至全片只出现了两位女演员,连学生都是清一色的小男孩。

然而,就是这么一部色彩饱和度极低,连名字都翻译得颇显土气的电影,却拥有洗涤灵魂的力量。

许多人说,这部电影让人明白何为师德,何为园丁。

一所名为“池塘畔底”的青少年辅育院,一个秃顶矮胖的代班老师,一群顽劣不堪的问题学生。

他们的相遇,居然碰撞出人间最动人的歌声,唤醒了孩童心底最纯真的善良。

春风化雨的歌声里藏着的,是天籁,是善良,是人们对世界最初的渴望。

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结构——所以有人说这电影“古典”、“传统”。但是导演出色地运用了音乐来作为影片的主要表现手段,从而使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浪漫,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遵循传统套路的、中规中矩的电影中,依然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什么样的电影最难拍?

无疑这类的电影是最难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从电影的各方面的组成来看,包括演员,故事剧本,等等,这部电影都谈不上任何出彩的地方。

可是想要将这样的阵容,拍出一部令人惊叹的经典之作,何其困难?

难的地方在哪里?

李易记忆起这部电影的相关的影评,他们是这样写的:“《放牛班的春天》给人的第一感受则是心灵的沉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动容。”

是不是听起来很简单的样子?

可是李易只想说,简单个屁哦!

如何给人心灵沉醉的感受?

孩子们的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这个好说,但是如何在歌声之中放飞童心,梦想,这些东西,说实话,李易懂,但是懂的真的不多。

不过,一部能被誉为经典之作的电影,哪怕是小众电影,可是这样的电影,依然很轻易地就能够打破文化的隔阂。

李易一遍又一遍地“观看”这部电影。

同时在心里也在思考着,电影里面的每个角色。

无可争议的是主角马修老师:一个其貌不扬,内心善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在多年颠沛流离仍然无法在音乐上取得成就后,来到“池底学校”当老师,面对一群无法无天的问题儿童,选择了用音乐来感化他们,在音乐的感召下,孩子们内心中阳光的一面慢慢呈现,但他最后却被无能而残暴的校长赶走。

从某种方面来说,其实马修老师就是一个臆想中的理想父亲形象,他对孩子们很好,允许孩子们犯错,从不用粗暴的手法来对待孩子们的胡闹,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与潜力,并且鼓励他们,指导他们。

但是他却不是一个成功人士,只是芸芸众生中极平凡,极普通的那一个。

为什么说这部电影,和《天堂电影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是电影,一个是音乐!没有高低之分。

而认真看,其实《天堂电影院》里面的放映师,其实也同样的和马修一样,对孩子不止是老师,更是“父亲”一般的存在。

这样的父亲,一方面会让很多孩子的童年充满温情,另一方面却又不会带给他们压力,让他们不用担心处于他的阴影之下!

雷同又不相同的是,《放牛班的春天》里面多年以后,已经功成名就的指挥皮埃尔回乡后初见同样两鬓斑白的佩皮诺时,已经忘记了那个谢顶老头的名字。

而《天堂电影院》里面的托托,虽然记得阿尔弗雷多,可是他却多年没有回去过。

而《放牛班的春天》可以说更加的现实,也更加的凸显了,孩子们长大后“自私”的一面!这说明自私的他们把他的那些春风化雨都视做理所当然,无需报答,那些其实改变我们生活的重要时刻,在成功后已经被渐渐遗忘,他们记得有那个人,但是他们却已忘记他所做的一切,这样他们才能骄傲的告诉自己,我所取得的所有荣誉,都是靠我自己,我不欠任何人。这样就不再需要感恩。

不同于《天堂电影院》里面几乎没有任何反面角色,《放牛班的春天》里面的校长无疑是一个反面人物!

他是一个混在校长职位上只知道作威作福的混蛋。他时时刻刻都在将自己的权力运用到极致,在他的天地中,你只能选择服从,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马修老师刚到学校时,见面几句话,就将他的性格暴露无遗,比如回话时候要加上校长大人。

校工受伤时,他毫不动情,甚至怀疑流血的老头是在装可怜。

在他的世界,无所谓善,无所谓美,只有利害关系,对我有利的,就是好的,对我有威胁的,那就是坏的,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代表了我们对主流社会的恐惧和蔑视。

某种程度上,他也和《肖申克的救赎》的典狱长很相似!

他们小心翼翼的生活着,防备他的“犯错,处罚”原则,但是私下里孩子们会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他,偷他的钱,烧他的房,不屈的与其斗争。虽然这斗争是破坏,但是只要能让他焦头烂额,大发雷霆,孩子们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皮埃尔的妈妈:美丽优雅的单身母亲,让可怜的马修老师爱过痛过,最后尴尬的坐在街头的咖啡桌边目送她搭上那机械师的汽车远去。

这也是孩子潜意识中的母亲形象,美丽,并且永远美丽,无条件的爱我们,为我们含辛茹苦,我们认为母亲只是属于我们自己,所以,在片中,其貌不扬的老好人马修老师只能单相思。

因为平凡普通的马修只能像父亲一样的对我们,但是不能真的成为我们的父亲,他的相貌,他的职业都不配真的成为我们的父亲。

因为,他实在太平凡了,自命不凡的我们拒绝这样的人,但是我们不拒绝他像父亲一样的爱护我们。

其实没有人可以做我们的父亲,最后母亲为了我,把自己喜欢的机械师也放弃了,一生孤独终老。扞卫了我们心目中圣母般的贞洁形象,可是我们呢?直到母亲去世才回到故里,这之前,我们真的还记得妈妈吗?我们是否体会到她为了我们放弃了太多的幸福,这样是否公平呢?

皮埃尔:电影的中心人物,是由他引出整个故事,另外,他在照片当中无疑是c位,“天使面孔,毒蛇心肠”,那位离开的老师这个评语前半句真实,后半句就有些恶毒了。

他只不过是个敏感,自尊,些许自闭的孩子,就如我们一样。

既然得不到“当家”的赞扬,那就成为同类的偶像,将创造力化为破坏力,蔑视一切主流价值观,包括真的,善的,美的,为了反抗而反抗。

固执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他和我们一样,因为害怕被拒绝,不会主动的去要求什么,但是我们会为自己喜欢的事物偷偷努力,如果被人赞赏,则会更专心的去学习,因为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我有能力会做到最好。

他和人的相处都是平等的,包括马修老师,并不会因为他是改变自己的伯乐而过多接触,他永远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方面因为他的清高,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敏感多疑,他认为“他人即地狱”,甚至对自己的母亲也不是完全信任,影片中当坏孩子孟丹造谣侮辱他的母亲时,他毫不畏惧的迎上去和比他高大许多的孟丹厮打起来,但是,接着他就跑出了学校,在母亲工作的餐馆外冒雨凝视,为什么他不走进去呢?

因为他想做一个观察者来偷偷确认他母亲没有做那些伤风败俗的事情,他做出这样的举动也是值得原谅的,毕竟他是一个私生子,在他的成长历程中,各种风言恶语,造谣中伤一定没有停止过,这是他一生都没有解开的结,甚至功成名就之后,因为对别人的不信任感,他选择了独身参加母亲葬礼。

当他发现马修老师爱慕他的母亲时,他从楼下扔出了墨水瓶,警告马修老师不要再接近。

是的,他不希望任何人接近他的母亲,这会伤害到他的自尊。影片结束时,马修孤单的走出校门,皮埃尔只是和其他孩子们一起扔下纸飞机,并没有更多的表示,因为他是皮埃尔,因为他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