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大明军队冲进了京都城,迅速灌入京都城中各处,并且占据京都各处城防要塞。
汪显武也打马往京都城中走来。
作为第一个,率兵攻入倭国京都的大明将领,等他进入京都城后不久,就看见灵元天皇识仁正带着皇族所有成员匍匐在京都御所的门外。
这些倭国皇族成员已被率先赶来的大明军队给包围了起来。
“识仁愿去大明认罪,且已下诏全国,自去皇位,劝我倭国之民不得对抗大明,请大明善待我倭国百姓,勿要伤其性命,毁其财物。”识仁见汪显武来了后,先说了起来。
识仁恨啊,德川幕府这帮混蛋,如果他们没有把他绑起来,他早就去找大明投降当小弟了,何至于今天被兵临城下,不得不自去皇位。
德川幕府这帮人,就是怕灵元天皇被大明扶持,到时候肯定会死里整德川幕府,才使出这种阴招。
玩政治的,心都黑!
现在,德川幕府留下个空壳的天皇和皇族们,自己连夜划船,北狩虾夷岛。
虾夷岛就是后世的北海道,虾夷岛此时还是比较荒凉的,德川幕府也是没有其他退路了,只能去那边欺负阿依努人苟活。
汪显武回头看了一眼四周被大明军队围起来的倭人,见这些倭人都对他露出仇恨的眸光,一时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他想起来朱克臧叮嘱他,其他地方可以不管,但一定要对京都进行彻底的大清洗。
他不得不承认,京都的倭人或许是受天皇直接统御的缘故,再加上能留在京都的倭人大多也都和皇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故而对天皇足够忠诚,如果不除掉的话,恐怕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因此下令道:“将倭国皇族成员全部押走!暂押至本地大牢,并拷问其十族亲卷,抄没京都御所!全城封锁五天,在此期间,东瀛协从军不封刀!”
“是!”
随着大明传令兵的一声回应,识仁等倭国皇族成员开始被押走。
识仁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他虽然嘴上说得漂亮,但一想到就要跟这个繁花似锦的世界说再见,他还是有些害怕的。
而倭国皇族们之前的愤怒已是荡然无存,只剩下恐惧。
随后,汪显武手下的东瀛协从军重拳出击,整个京都陷入了一片火海。
对于此次京都大火,大明东瀛地方志记载的是:残暴的德川幕府逃跑后,为了坚壁清野,不给大明留下补给,一把火焚烧了繁华的京都。
这招是跟鞑清学的,甩锅大法。
别说,还挺好用,不管是倭人还是正宗大明人,都相信了这个说法。
历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
京都攻陷,征倭特别行动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后续只要不断推进前线,赶走德川幕府就彻底完事了。
在推进的过程中,伴随着尊明派的宣传,大明收到倭人平民的抵抗并不激烈,因此大明军队没有像京都那么残暴,军纪依旧严明。
接下来的要事,就是把倭岛打扫干净,然后迎接他的新主人。
如今,大片的倭岛土地还存在着大量的地主,那怎么办呢?
各地建立起来的清乡委员会,也不可能把所有地主都给弄死,毕竟不是所有地主都是恶霸。
所以,大明还有另一招,将正儿八经的“乡贤”礼送出境。
大约是攻占京都一个月后,倭岛各地的枪声慢慢变得稀疏了起来。
而被收缴了大笔的大明东瀛都护府筹建资金的倭人乡绅们,则被大明军队拿着刺刀礼送出境。
没错,驻倭总督府马上就要撤掉了,总督府只能存在殖民地上,倭岛很快就是大明正儿八经的领土了,自然得改设都护府了。
至于大都护是谁,大明这边还在挑选中。
而被高强度枪声吓成惊弓之鸟的乡绅们带上了一部分金银细软,有多快就跑多快,不要命似的,坐船跑路。
当然,他们不是漫无目的地跑,大明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南洋诸岛。
吕宋岛只有倭女能去,但这些士绅都是拖家带口,大明给他们安排的地方就是南洋诸岛,比如苏门答腊岛、爪哇岛、马来半岛,这些地方都急缺儒学人口!
而且,也是岛,这些倭人士绅肯定能习惯!
这场运动士绅的后代们称为:良人驱逐。
所谓“良人驱逐”这只是在卷恋土地的士大夫、贵族们的视野中看到的情景。
在普通民众,或者思想进步的士绅眼中,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作为一个拥有姓氏的倭人,石井新一是乡士之子。
他的父亲在两年前死于肺炎,之后石井新一随着母亲在长野城中居住。
在石井新一的记忆中,这个世界是冰冷而残酷的。
侵占父亲遗产的叔伯,敲骨吸髓的粮食商人,趾高气扬的武士,庸碌无为的领主藩臣,甚至是母亲花光积蓄将自己送去学习的寺庙,里面的那些娶妻生子的法师也同样道貌岸然。
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世界,永远死气沉沉的。
直到某一天,又有一支从未见过的外乡军队进入了长野城。
石井新一小心翼翼地从窗户的缝隙向往张望。
据说,他们是来自大明的军队。
他是有一点学问的,但也只知道大明距离倭国不远,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且已经灭亡了的国家。
除此之外,了解并不算多。
与幕府和大名的士兵不同,这些大明的军人似乎对于入侵平民的住宅没有什么兴趣。
反而将趁乱打劫的不良份子和作恶多端的地主恶霸迅速击毙,出手狠辣而毫不拖泥带水。
石井新一就亲眼看见,一个因为高利贷而好几次上门威胁过母亲的混混,被一个高大的大明军人直接一个挺刺便杀死了。
这种简洁的剑术是石井新一从未见过的。
但就是这么一群凶狠的人,在空旷的街道上却会主动排列成队伍,规规矩矩地走路。
如果是同样战斗力的武士大人,此时恐怕早就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挎刀而行了。
正是因为好奇这些大明军人为什么会走得那么有节律,令人赏心悦目,石井新一将身子探出了窗外,希望看得更加清楚。
而这一举动,让他很快确定了一个思想:要努力成为大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