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天的谈判还是非常正式,哪怕只是做个样子,也要做得逼真一些。双方就极难达成一致的惩治战犯、交出权力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天门坚持必须赦免皇室、保留皇室地位和相应的权力,只有道门同意这一点,才能继续往下谈。
道门则绝不接受这一点。这次凤麟洲之乱,其根源不在于天门,也不在于那些攘道浪士,而在于皇室。想要让凤麟洲长治久安,必须要消除其皇室的影响力,使其走下神坛,从神变为人。若不能解决这一点,就算凤麟洲这次降了,以后也还会继续叛乱。
治标不如治本,治病要找病灶。
第四天和谈的休会间隙,张气寒单独召见了齐玄素和张月鹿。
张气寒示意两人坐下,亲自设下禁制,然后说道:“谈判还有两天的时间,不过这两天的时间恐怕很难谈出一个具体结果了。”
齐玄素道:“本也在意料之中,不过是做个姿态罢了。”
张气寒道:“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你们是第一次来到凤麟洲,可我和李次席却已经在凤麟洲多年,他作为凤麟洲道府的次席副府主,平日里少不得各种应酬,也算是交游广阔,不仅仅是丰臣相府的人,皇室、天门、佛门那边,他都有交情。说到凤麟洲佛门,你们知道本愿寺品如其人吗?”
张月鹿回答道:“知道,本愿寺是凤鳞州佛门净土真宗本院寺派的本山。在显如那一代,被赐‘权僧正’的官位,显如虽是佛门僧人,但也被定位为大名之一。显如之后,本愿寺已经传承到第十三代法主品如,是为显如之孙,仍旧担任权僧正之位。掌军真人抵达秀京的时候,召集诸大臣,身为权僧正的本愿寺品如以各种理由推诿,拒不前往秀京面见掌军真人。”
张气寒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本愿寺品如早已经暗中投靠皇室,成为尊攘派的中坚力量。”
张月鹿疑问道:“我一直不太明白,本愿寺品如为什么要支持尊攘派?他应该知晓道门的实力,更应该明白反对道门是没有出路的。”
齐玄素代为解答道:“没什么不明白的,因为神佛习合。”
张月鹿一怔,她当然知道“神佛习合”是什么意思,这正是她疑惑的由来:“神佛习合时期,以佛门为主导,天门沦为附庸,甚至天门的主神都成了佛陀在凤麟洲的化身,直到儒门理学传入凤麟洲,天门才逐渐摆脱了佛门的控制。从这一点上来说,佛门与天门应该互相敌对才对。我们道门针对天门,凤麟洲佛门就算不秉持着敌人的敌人也是朋友的理念站在我们这一边,也应该恪守中立,怎么会帮助天门呢?”
因为张月鹿做事认真,又勤奋刻苦,还天赋异禀,所以能在张月鹿面前卖弄的机会着实不多。齐玄素终于等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齐玄素微微一笑,说道:“天门的背后靠山是三大主神,三大主神并非凤麟洲的第一代神灵,而是第三代神灵。三大主神在成神之前,被称作‘三贵子’,乃是第二代神灵最小的三个孩子,他们奉命统领人间,并因此得到香火愿力而成神。可就算如此,他们也只是二代神灵的从神,远谈不上三大主神。”
张月鹿何等聪慧之人,被齐玄素稍微提示,再加上她阅读的大量的卷宗,立时连了起来:“是佛门帮助三大主神击败了凤麟洲的二代神灵,并将其封印在芙蓉山下,也就是所谓的恶神。所以三大主神才会甘愿成为佛门的附庸。”
齐玄素点头道:“正是如此,天门和凤麟洲佛门的联系之深,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从神佛习合时期到天门成为国教,区别只在于谁占据主导,过去是佛门占据主导,现在是天门占据主导,他们始终都是一体的,所以凤麟洲佛门必然会站在天门那一边。”
张月鹿好奇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密辛的?”
齐玄素如实道:“直接问铃鹿御前,她在凤麟洲活了几百年,什么都知道。”
张月鹿破天荒地有了挫败之感,她翻阅了如山如海的卷宗,结果不如齐玄素三言两语。不过她在查此事的时候,铃鹿御前还未归顺道门,也不能说她选错了方向。
张气寒是个随和之人,并没有因为两个年轻人在自己面前讨论某事就心生不悦,而是等到两人讨论完了,才不急不缓地说道:“我说的正是此事,本愿寺品如也来到了津城,昨天他联络了李次席,流露出想要‘反正’的意思,李次席同意今天与他私下见面。”
这里的“反正”是“拨乱反正”之意,可以理解为投诚、复归正道。
张气寒微微一顿:“我很不放心,总觉得这是尊攘派的阴谋,甚至存在诱杀李次席的可能,我又暂时走不开,所以我想让你们去接应一下李次席。”
齐玄素和张月鹿对视一眼,然后由齐玄素开口道:“敢问大真人,仅仅是接应吗?”
张气寒反问道:“你们还想怎样?”
齐玄素不自觉地压低了声音:“如果本愿寺品如果真是图谋不轨,那么可不可以直接把他……”
齐玄素用手刀比了一个下切的手势。
张气寒没有生气,只是伸手指了指齐玄素,笑道:“难怪人家都说你齐玄素有江湖气,今日一见,果真不虚。不过我们道门本就起于江湖,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齐玄素试探问道:“大真人同意了?”
张气寒道:“还是以保全自身为重,没必要行险。不过随机应变,若是真有合适的机会,又不危及自身,我同意你们把个别冥顽不灵之人清理一下。”
“是。”齐玄素沉声道。
张气寒说道:“他们约定在港口码头区的海滩上见面,李次席会在沿途留下我们道门独有的记号,不算难找。”
津城是一座港口城市,另一半完全靠海,有三分之一的区域属于港口码头区,每天都有大量的船只进出,这也是攘道派援军能够通过津城登陆的原因所在。
出于某些原因,道门并未派遣水师封锁津城,直到甲申灵官所部开始围困津城之后,东海水师才封锁了津城的港口,不过随着和谈开始,为向世人表明道门的诚意,占据大义人心,道门不仅下令正面战场停止进攻,而且也让东海水师放开封锁。
说罢,张气寒起身离开,准备接下来的谈判。
另一边,身着普通道袍的李天罡已经来到了张气寒所说的港口码头区。
在这里,可以闻到咸湿的海水味道。
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哪怕是战时,仍旧可见繁华热闹景象。
在攻打津城的时候,道门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只是发起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若是全面进攻,正面有数以千计的重炮,背面则有东海水师的舰队,要知道水师舰炮的口径几乎都在陆地重炮之上,其威力不必多言,射程可达百里以上,能够覆盖下半个津城。
因为陆地上面必须考虑承载能力,地面火炮除了重量和体积受限之外,地面承重也是个大问题,山地,坡地,沼泽地,滩涂都是不能承受太大重量。火炮口径与炮管长度成正比,口径越大,体积越大,重量越大,机动性就很受影响了。地面军队对机动性的要求很高,突破防线、工事,体积太大、重量太大会严重拖慢行军速度。
反观海上,以上问题都不是问题。不必考虑承重,也不必考虑机动性的问题,所以大口径舰炮成为绝对的主流。
更何况,道门还有庞大的飞舟部队,占据了绝对的制空权,必要时候,从上空投下的“凤眼子”能将整座城池化作火海。
尊攘派明白这一点,津城是无论如何都是守不住的,所以才提出了和谈。
李天罡这次与本愿寺品如见面,之所以选在码头区的海滩上,也是看中了这一点。虽然这里位于津城的城内,但海上有东海水师的舰队,真要有什么不测,他可以逃往海上。
当然,按照内部纪律,他也向上司张气寒作出了汇报,并征求了张气寒的意见,而不是擅自行动。
很快,李天罡来到了两人约定见面的地点。
这里本就偏僻,又没有停靠的船只,所以并没有闲杂人等,只有一名黑衣僧人,背对着李天罡,正在眺望大海。
李天罡在不远处停下脚步,开门见山道:“品如大师约我出来,是代表自己呢?还是代表他人呢?”
黑衣僧人转过身来,先是诵了一声佛号,然后方才道:“代表自己何解?代表他人又何解?”
李天罡道:“当年道门击败儒门,改革土地制度,打击士绅。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背叛了士绅阶层的个别士绅,不存在全部士绅都放弃士绅阶层的利益。放在今天,是一样的道理,我从不认为凤麟洲佛门会站在道门这一边,不过我相信会有部分僧人明辨是非,从自身立场出发,选择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