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手中有了足够的情报,但他们还是想不明白华夏军队到底动用了什么样的火炮,才能够在眨眼之间就将几百发炮弹打向同一个地方。
但现在对日军来说,搞清楚武器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日军至关重要的海上航线受到了威胁。
陆路交通已经被赵志国的部队给切断,唯一能够给在华夏南方日军输血的,只有海上的航线。
如今海上航线都不再安全,恐怕在华夏南方的日军很快就出现物资不够用的情况。
没有油料,小鬼子的卡车就发动不起来,没有子弹,小鬼子只能用刺刀去打仗。
但这还不是最惨的,而是华夏南方的几十万日军的退路也会被切断。
赵志国在这场战斗中的意图已经显露出来,他就是想把南方的几十万日军堵在陆地上。
没有补给,没有撤退之路的几十万日军,最后结果无非只有两种,一是死亡,二是投降之后不确定是不是死亡。
当日军意识到赵志国的意图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好像无力改变这个结果,几十万日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从华夏南方撤走。
更糟糕的消息传到了日军的耳朵中,赵志国手中的一支部队已经从沿海地区开始南下。
这支部队一旦完成对沿海的封suo,在华夏南方的日军就真的成了瓮中之鳖。
小鬼子也想打破这个封suo,可封suo他们的是什么?到现在他们都搞不清楚,赵志国用的什么样的武器来打击他们的舰船。
日军海军号称世界第二,可现在他们有力无处使,因为他们找不到攻击的目标。
小鬼子就算是把他们战列舰上的火炮造成一千毫米口径的,可他们不知道要打得目标在哪儿。
现在小鬼子有一个难题困扰着他们,他们挨揍了,也知道是谁揍得他们,可拿什么揍得他们不知道。
“我们必须要跟赵志国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决战,否则我们不被打死,也会被赵志国给拖死。”一个日军军官提议。
这种只能挨打,不能打别人的事情,让日军有一种无处发泄的恼火。
“我们的舰船开到内河去跟赵志国打?不可能的,赵志国善于避开我们的长处,不应该说赵志国,而是整个八路军,他们善于的就是寻找我们的弱点。”
八路军在战场上机动灵活,善于寻找战机,对着日军的弱点就是一顿狠揍。
赵志国不但继承了这些优点,关键他的部队正面跟日军硬刚也没有问题。
小鬼子几乎找不到赵志国部队的弱点,就算找到了弱点,日军也得掂量掂量,这是不是赵志国故意给他们留下的破绽。
把军舰开进内河,机动性就会降低,说不定到时候赵志国还会被他们军舰撤退的道路给堵住。
到时候,赵志国再派人潜入军舰,这不等于把军舰送到赵志国手中吗?
憋屈!
日军海军还从未如此憋屈过。
小鬼子陆军打得憋屈也就算了,海军如今也变成得憋屈。
似乎操控这场战争节奏的不再是小鬼子,就像一场戏,前半段的导演是小鬼子,后半场突然换了导演,而前半段的导演要跟着后半段的导演走。
“我们要集结军舰,对华夏沿海进行一场大规模突袭!”日军军官拍着桌子。
他就像是一个愣头青一样,认为只要打击华夏沿海,就能够再次让他们的部队登陆,再次让华夏军队一溃千里。
可赵志国会等在那儿,让小鬼子的舰炮对他们进行火力覆盖吗?
炮击之后呢?像以前一样派部队登陆,占据沿海城市?然后继续被赵志国的部队摁着打?
此时的华夏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华夏了,小鬼子也不是几年前的小鬼子了。
华夏如今有了百万虎狼之师,气吞山河,而小鬼子的精锐损失殆尽,物资也支撑不起大规模集团化的作战。
尤其是八路军主力正在向盘踞在伪满洲地区的日军发动着猛烈的攻势,运往平津地区的物资也不断被打击。
到处都在着火,小鬼子的海军可不是陆军的消防队,到处给陆军擦屁股。
“陆军都是一群无能的饭桶,若是换成我们海军,早已经结束了这场战争。”一名海军军官激动地拍着桌子。
海军军官把导致当今海军的憋屈的责任推到了陆军的头上。
只要这一句话,就足以引爆整个会议室,没有一个小时,陆军和海军之间的争吵不会停下。
“诸位,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我们想是该如何破局,放下你们海军与陆军之间那些该死的成见!”
吵闹之间,总是有人把问题推卸干净,原本体面的人在这一刻也没有了体面。
不管争吵的结果如何,反正他们就是不想承担责任。
会议室终于安静了下来,他们不是搁置了争议,而是一个小时的争吵让他们口干舌燥,筋疲力尽。
真让他们拿主意的时候,他们却变成了哑巴,惜字如金!
“今夕已非往日,他们通过这场战争已经磨练出一支甚至是几支能打的机械化队伍,而且赵志国的部队用上了空军,用上了我们不知道的武器,此时我们再不精诚团结,你以为赵志国只是把我们赶出华夏就会善罢甘休的吗?我们虽然在掩盖,但你我都知道,我们的军队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做过什么。”
屠杀,掠夺,摧毁,焚烧……
日军军队用过了人类历史上所有残忍的手段对付那些手无寸铁的华夏人,他们残忍的行径有过之而无不及。
等赵志国带着部队杀到日军本土,怎么可能会放过他们这些始作俑者。
日军高层军官已经明白过来,这场战争已经不再是侵略华夏的问题,而是如何保住他们脑袋的问题。
这场战争已经刹不住车了,哪怕是他们无条件投降,也要看华夏人是不是愿意他们投降。
这场仇恨已经埋下,主动挑起这场战争的一方,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们不得好死的下场。
日军军官面面相觑,他们远比前线的日军士兵最先能够感受到危机。
可危机到来的时候,内部的矛盾却率先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