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熟悉无比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烈焰熊熊,焚尽此处星海中一切。
火势汹涌,甚至如同玄黄仙舟一般,穿破道湮。朝着原初可能性中,其他残存生机星海逼近。
无需李凡刻意操纵,真灵之火便能自己感应到这些“可被点燃物”的位置所在,蔓延而去。
起初只是局限在单一山头的大火,但不知为何,哪怕整座山峰都已经被焚作飞灰,山中火焰却依旧没有熄灭。反而越烧越旺,似乎永远没有平息的意思。
烈火连绵,焚山煮海!
十二真仙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这场山火的不寻常之处,内心的恐惧使得他们不受控制的颤栗起来。只是逼仄木舟之外,周围充斥着的尽是是道湮与真灵之火。无论哪一样,都能顷刻要他们性命。所以他们却是不敢离开木舟半步。
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场诡异的真灵之火蔓延。
而李凡则是依旧沉浸在【真灵尽毁】之术所带来的奇妙感受中。
李凡从来都是无利不起早,倘若仅仅纯粹是光与影感官的刺激,他绝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任由自身的灵性作为燃料、支撑着真灵之火的焚烧与蔓延。
纵然从理论上来看,他目前的灵性是“无限”的。但若是没有意义的花费,李凡也不会愿意支付。
他并不是沉浸于真灵之火所带来的毁灭,而是沉醉于“灵性”作为燃料被点燃这个过程本身。
一直以来,李凡都知道“灵性”是种珍稀无比的资源。每次发动还真,都需要扣除自身一部分灵性。而一个修士修行所能达到的上限,也跟自身灵性多少息息相关。
但灵性究竟是怎么影响这一切的,李凡却是一无所知。
真灵尽毁,化做焚火的过程,给了李凡具象化的清晰答案。
“山海中,如年轮般衍化尘世可能性。”
“尘世可能性会被点燃,我等灵性亦可被点燃。而这两种,焚尽所产生的火光,根本没有差别。”
“生灵,跟可能性一样。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属山海造物、是山海自身的延伸。换句话说……”
“任意生灵,皆与山海同!”
“但只局限于灵性本质。毕竟生灵跟山海的量级,远远不是同一层级的。”坐视自身灵性化作燃料,真灵之火熊熊燃烧的同时,李凡思念急转。
“这也是,生灵、修士,能够一路修行到超脱之境的根本原因。”
“正是通过修士灵性跟山海尘世性质的相通之处,真灵尽毁之术,才能以所谓真灵为诱饵,引得山海可能性共同燃烧……”
上一世李凡在三道相融劫难中,为了唤醒还真,毅然选择舍身自爆。自爆所引起的无穷光与亮,顷刻间焚尽原处以及周遭诸多可能性。
原本李凡以为,之所以会有如此威势,主要是因为自己得了守丘公一部分长生大道的缘故。
现在看来,根本是自身无限灵性所致!
“上一世只是粗暴的通过自毁引动,而现在,我掌握了更加高效的方法。”
“甚至,这也仅仅是个开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主动引燃尝试,我能不断的增加点燃的效率。”
李凡并不喜欢自残。哪怕这种程度的自残,还伤不到他自己。
当真灵之火蔓延,自身灵性以及山海尘世,在“燃烧”的状态下,莫名勾连在一起。
因而李凡可见山海之象。
这种直面山海的感觉,跟【守丘漫笔】中所描述极为相似。
但昔日守丘公是通过自己双眼,坐山而望海,见山海真象。
而李凡,则是通过山海焚尽这一过程,在屡屡黑烟中,通过山海之灰烬、窥见了山海原初本象。
“若是这场山火足够大,我甚至此刻就能,尽见山海!”
一个念头,倏然在李凡内心涌现。
伴随着这念头一起的,还有几乎无法抑制的冲动。
世人所谓超脱之境,也只是将山海尘世所衍变的单一道途领悟到极致而已。
尽见山海,意味着,穷尽山海中所有道理。
哪怕彼岸中所说“圣者”之境,与之相比,也远远不如。
并且,在李凡看来,达到这一步,无需什么枯燥的悟道、以及寻觅自身道途的漫漫长旅。
只需源源不断的提供自身灵性,任凭大火无限蔓延。
“有何不可?有何不可啊……”
真灵之火愈发汹涌,原初可能性所剩余支柱,已皆被焚尽。只剩下了漫天的灰烬,尚且维持原本形状,仍在苦苦支撑。
轰!
没过多久,灰烬再难维持可能性的存在。
飞灰四散,山海一年轮,彻底消失不见。
仿佛失去了某种桎梏般,离开了原初可能性之后,真灵之火的火势陡然间扩大了数倍不止。
周围所接触一切,尽是可被点燃的材料。
李凡都感觉到自己所需提供灵性的压力,都减弱了不少。
但这种顺畅的局势,并没有持续太久。
最先感受到异状、从而逼近的,竟是道湮!
纵使原初可能性,已经被焚作无数飞灰。但道湮仍然没有放过对它们的追捕。
甚至,因为原本较为庞大的目标分散成为了无数细小的个体,所引动的道湮浪潮、较之以往,也翻了无数倍。
宛若一场倾盆大雨而下,正在起势的真灵之火,霎时间就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状态之中。若不是周遭可能性充斥着的燃料足够多,恐怕这把火就要直接熄灭了。
而如此变故,也瞬间将李凡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给拉了出来。
他瞬间清醒:“真灵焚尽,也在山海自身衍变范畴之内。这些灰烬,在重归山海后,经历无数年衍化,又将诞生新的可能性年轮。”
“而山海相融……”
“却是将这些灵性,从山海中硬生生挖去!”
这些被道湮所吞没的,最终会去往何方,并不是现在的李凡所能知晓的。但他心中明白,应该跟孙缥缈所留寓言中提及的那位“创世神”,脱不了干系。
“原本,山海、道湮对立。”
“山海中纵有修士施展真灵尽毁之术,也影响不了二者的抗衡局面。然而,我却是个例外。”
李凡眯起眼睛,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么一幅画面。
若是自己执意,以自身无限灵性,放一把倾天大火。纵然能够将山海焚尽,但自己所需要支付消耗的灵性,也是天量。
或许都能够再造山海。
这些灵性,通过焚烧的过程,转化为了漫天灰烬。
或归于山海,或被道湮所吞没。
“这么一来,岂不是以我自身,滋补山海、以及创世神?”
想到这里,李凡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除非,我能够一把火,彻底将山海烧灭。否则山海得到养料,还能重生,更胜以往。”
“这真灵尽毁之术……”
“毁的究竟是谁之真灵?”
随着李凡观念的莫名转变,战战兢兢的十二真仙,便见到颇为奇怪的一幕。
原本还沉醉万分的李凡,神情忽的变得极其难看起来。
他们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引起了这种变化。他们也不敢相问。
“哼,无趣!”
再度内心推衍了一遍,李凡确认了这令人无奈的事实后,不由冷声说了句。
随即收回了自身灵性的输出。
“说到底,都是现在的我,与山海相比还是太过渺小了。”
“纵使能支撑真灵之火无尽燃烧下去,但在我眼中,已经极为浩大的山火,对于山海而言,也只如微小火苗一般。”
“只有火势焚烧的速度,大过山海重生衍化的速度,或许我才有胜算。”
“而且,还没有考虑到道湮、山海之外的其他因素在内。”
李凡认清了现实。
但他也没有因此沮丧。
再怎么说,这真灵焚尽之术,也当真算的上一门无上神通了。
既能当做玉石俱焚的威势,也有悟道山海之效。集杀伐跟修行一体。
“此神通在手,就算面对彼岸大世中的那些超脱强者,我也有自保之力了。若是逼急了,我就放一把火……”
“唯一的缺陷,就是不能明里使用太多次。否则我灵性无限之事,必然暴露。到时候下场,恐怕不比身怀还真之事泄露出去好到哪里去。”
没有了李凡幕后支持,这场焚尽原初以及周边数条可能性的大火,终于要缓缓熄灭。
失去了火势遮挡后,道湮的压力,席卷而来。
知道此地不可久留,李凡唤起玄黄仙舟,欲乘风破浪离去。
“这些灰烬,却也不能浪费。”
“毕竟是我消耗了这么多灵性换来的。”
撇了眼仍在道湮中飘摇的些许漫天灰烬,李凡如此想道,心念一动。
玄黄仙舟便将这些剩余灰烬吸附。
化作了玄黄仙舟之外,一层漆黑的装甲。
“彼岸大世……”
玄黄仙舟,沿着李凡所看的方向,一头扎进山海之中。
轰!
正面跟道湮相碰撞,玄黄仙界霎时剧烈颤抖起来。
对于这一幕,李凡心中早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预演。
而他所做准备,也不可谓不充分。
无名天柱支撑,墨杀,道一虫,山海古物……
现在又多了一层山海余烬的防护。
受到的冲击远比李凡想象中的要小,很快玄黄仙舟的颠簸就慢慢平复下来。
然而李凡知道,这一切仅仅是刚刚开始罢了。
能在道湮中坚持生存一段时间,并不困难。难的是无论道湮风浪多大,都能等闲视之,直抵彼岸。
因而李凡丝毫没有放松自身警惕,无数密密麻麻的道一虫,在他的操纵下,成群结队、护在玄黄仙舟外。
形成巨大的缓冲层。
即便那些跟道湮相接触的虫群,顷刻间就被道湮所吞没。但立刻就有源源不断的后备虫群顶上。
“道一虫适应的速度,勉强还能接受。倒是墨杀……”
李凡微微皱眉。
墨杀是原初诸仙,对模仿道湮力量的一种尝试。
然而当这实验仿造物,真正来到了它的原主面前时,却陷入了诡异的沉寂之中。
面对无处不在的汹涌道湮,祂很明显的,不如在可能性中是那般积极了。
在李凡看来,此刻的墨杀就好似一只被人类养大的野兽、忽的回到了它原本的族群之中。
之前遇到同类数量较少的时候,还能维持自身理智。
但周遭同类太多,就渐渐陷入了对自我身份的怀疑之中。
这种变化,却是李凡没有预料到的。
李凡暂时也没有惊扰祂,反正现在即便不靠墨杀之力,玄黄仙舟也没有大碍。只是时刻监视着、防止异变出生。
“山海道湮之中,倒是领悟【孤帆】之道的绝佳场所。”
愈发深入山海,跟所有的可能性距离越来越远,李凡方才明白过来、为何之前自己对孤帆之道的参透,始终有所欠缺。
“即便是通过道一虫的侵蚀所见,跟自己亲身之经历,还是有所不同的。”
“这种孤寂、渺小之感……”
玄黄仙舟之外,是彻彻底底的一片虚无。
抬头不可见天,俯首不可望地。
仿佛天地,在瞬间消失在自己的感知中。
整个视野,都慢慢变得晦暗起来。
伴随着这种黑暗一起的,是生机的流逝。
磅礴温暖的生机,聚集在尘世可能性之中。此刻随着李凡深入山海,冰冷的气息,慢慢将其压过。
玄黄仙界中,乌云汇聚,蔽日遮天。一场鹅毛大雪、缓缓飘落。
纵使有李凡捏碎玄黄木雕,使得天上大日重现。
但却并没有驱散天地间的寒意。
冰天雪地中,阳光的照射,显得颇为无力。
随着冰寒降临,玄黄仙舟在道湮中的行势,似乎也变得缓慢起来。
“终究是我,底蕴不够。没有真正达到超脱之境,便妄闯山海。”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自身超脱之道,便是抵御这种刺骨冰寒最好的方法。”
“而我借之于外物的手段……”
“能护的了我,却护不住这玄黄仙舟中众生。”
李凡默然看着,随着天地冰封一片,生机慢慢流逝的玄黄界众人。
思忖片刻,还是点亮了一束火光。
“仙舟才刚刚起航,还不能到倾覆的时候。”
仅仅只是微弱的火苗,却顷刻间天地间的冰寒给驱散。
正是真灵焚尽之术!
“圣尊慈悲!”玄黄生灵,无不跪地叩首以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