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248章 三峡工程的世纪谎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8章 三峡工程的世纪谎言

1992年2月24日,三峡大坝合龙仪式现场。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三峡工地上已经人声鼎沸。十几台摄像机架设在最佳机位,央视直播团队反复调试设备,确保待会儿的全国直播万无一失。工程指挥部外,红色横幅高高悬挂——“三峡工程世纪合龙,中华民族百年梦想”。

谢一扬站在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西装笔挺,面带微笑,手里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龙井茶。他的目光扫过现场,最终停留在不远处的大坝缺口上——那里,最后一段混凝土即将浇筑,完成大坝的最终合龙。

“谢总,都安排好了。”张铁柱的机械眼微微闪烁,低声汇报,“特效混凝土已经提前浇筑完毕,镜头拍到的部分绝对完美。”

谢一扬轻轻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监理组那边呢?”

“李总工昨晚‘突发急性阑尾炎’,现在人在武汉协和医院,今天不会出现在现场。”张铁柱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嘲讽,“新调来的监理是咱们的人,验收报告已经提前签好了。”

谢一扬满意地抿了一口茶,目光转向正在调试设备的央视记者。

“全国观众朋友们,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我们现在正在三峡工程现场,为您直播这一历史性时刻……”女记者面带职业微笑,声音清脆激昂。

镜头缓缓推进,对准大坝合龙口。阳光下,刚刚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如镜,钢筋排列整齐,完全符合“世界级工程”的标准。

——但这只是镜头里的画面。

在直播范围之外,真正的施工段仍在继续。工人们推着搅拌车,将掺了竹筋和劣质水泥的混凝土倒入模板。这些材料成本仅有标准建材的三分之一,抗压强度却连设计值的一半都达不到。

“快点!直播结束前必须把这段浇完!”工头低声催促,汗水顺着他的安全帽滴落。

不远处,谢一扬的视线越过直播区域,落在那些忙碌的工人身上。他的眼神冰冷,没有丝毫波动。

“老板,德国监理团的施密特博士刚才提出要亲自检查合龙段。”张铁柱突然低声提醒。

谢一扬眉头微皱,但很快恢复平静:“让他查。”

几秒后,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专家大步走向合龙段,手里拿着钻芯取样器。张铁柱的机械眼微微转动,一道隐蔽的信号发送出去。

施密特博士蹲下身,将取样器对准混凝土表面。钻头缓缓下压,发出轻微的摩擦声。然而,就在钻头即将穿透表层的瞬间——

“咔嚓!”

钻头突然卡住,无法继续深入。施密特博士愣了一下,用力拔出取样器,却发现钻芯部分竟然是一截预埋的钢筋支架,而真正的混凝土只覆盖了薄薄一层。

“这……”他刚想开口,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施密特博士!”谢一扬面带微笑,大步走来,身后跟着两名工程师,“您怎么在这儿?仪式马上开始了,周省长正找您呢。”

施密特博士张了张嘴,刚想说什么,谢一扬已经不动声色地接过他手中的取样器,轻轻一捏——机械结构瞬间锁死,取样数据全部清空。

“仪器好像故障了。”谢一扬微笑着递还给他,“我们的技术人员待会儿帮您检修。”

施密特博士脸色微变,但还没等他再开口,扩音器里已经传来激昂的解说声:

“各位观众,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三峡大坝最后一段混凝土即将浇筑完成!”

镜头切换,巨大的混凝土泵车缓缓启动,浇筑口对准合龙段。工人们高举红旗,欢呼声震天响。

施密特博士站在原地,看着眼前完美无瑕的施工画面,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取样器,最终沉默地退到一旁。

他知道有问题。

但他更清楚——此刻的直播镜头下,没人会允许“意外”发生。

谢一扬站在观礼台中央,面带微笑,轻轻鼓掌。

在他的计划里,这座大坝的隐患,至少十年内不会暴露。

而十年后?

那时他早已站在更高的位置,这些“小问题”,自然会有别人来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