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 第139章 忧家难三娘归家去 祭前夫巧云做法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9章 忧家难三娘归家去 祭前夫巧云做法事

武松见萧塔不烟转换了话题,不再劝自己和嫂嫂结合,暗暗松了一口气。

潘金莲和扈三娘见萧塔不烟说得郑重,也都打起精神,挺直了腰板。

萧塔不烟说道:“这次师妹我从少林回到辽国,发现形势愈发严峻。”

“去年,高永昌在东京拥兵自立,占据辽东50余州。天祚皇帝派南府宰相张琳、秦晋王南京留守耶律淳募兵镇压。”

“金军趁辽内乱,命完颜斡鲁率军进逼东京。三方混战,金军大胜,乘机攻占东京。紧接着就挥师西进,进逼上京和中京。”

“四月,天祚皇帝命秦晋王反击,又被金军击败。”

“上个月,天祚皇帝招募了辽东饥民约三万人,编为八营,号称”怨军“,以阻止金军攻占上京和中京。”

“只是一来物资军械不足,二来新编之军,怨军又能有多少战斗力?!”

“来日上了战场,恐怕也是免不了一败,到时候十有八九上京和中京又将不保。”

说到这里,萧塔不烟紧皱眉头,哀叹一声:“若是上京和中京失陷,到时候辽国上下一片恐慌,十有八九西京和南京也守不住,辽国就要亡国了!”

武松听了,也不由皱眉道:“师妹打算怎么做。”

萧塔不烟说道:“师妹我算是看透了,辽国朝堂,已经腐败透顶,虽然有少数忠贞之士,但是也不受重用,恐怕也没有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因此,师妹我打算从即日起,倾尽家财,培养自己的私兵,一支绝对被自己掌握的力量!”

“等到国家倾覆时,看看能不能从中寻求一丝机会。”

扈三娘听得热血沸腾:“萧师妹希望我等如何做呢?”

萧塔不烟说道:“仅凭师妹我一人,势单力孤,我希望师兄师姐们能和我一起,我们拧成一股绳,共谋大事!”

“师妹我已经招募了一千身份可靠的辽东难民,又从自家庄丁中选出六百丁壮。”

“如果师兄师姐同意,我们就以这一千六百人起步,打造出一支属于我们自己的力量,实现师父们毕生未能实现的理想。”

武松说道:“师妹有此宏大志向,师兄我自当鼎力相助。”

“只是有一点,罗真人算出扈家庄明年正月有大难,说不得到时候还得去一趟,不知萧师妹你意下如何?”

萧塔不烟说道:“扈师姐家中有难,师妹岂能置之不理?”

“到时候师妹我与师兄一起前去,定然要保扈师姐一家安然无恙!”

扈三娘心中感动:“多谢萧师妹!”

“哦,对了,罗真人说让我父母出门避祸,我打算修书一封,不知师妹能否差人交予我兄长,让他提前安排我父母外出避祸?”

萧塔不烟呵呵笑道:“如此小事,自无不可!”

萧塔不烟取来纸笔,待扈三娘写好书信,叫来自己贴身女侍卫,命她亲自去一趟扈家庄,务必将书信亲手交到少庄主扈成手上。

女侍卫躬身称是,将书信收好,转身退下。

用过晚饭,萧塔不烟亲自给武松、潘金莲和扈三娘安排好房间。

各自安歇不表。

第二日,萧塔不烟和武松、潘金莲、扈三娘四人来到军营,看到了萧塔不烟新收的一千难民和六百丁壮。

这六百丁壮自然都是年轻壮汉,这一千难民显然也是精挑细选过的,皆是年轻力壮之人。

萧塔不烟将这一千六百人编为一军,辖四营,每营四百人,其中丁壮一百五十人,难民二百五十人。

每营分五都,每都八十人,各都的都头由各营指挥使根据士兵在今后训练中的表现挑选。

师兄妹推举武松任军指挥使兼第一营指挥使,萧塔不烟任军副指挥使兼第二营指挥使,潘金莲和扈三娘分别任第三和第四营指挥使。

每营马匹八百匹,一人双马。

辽国强盛时正军一人三马,但是现在萧塔不烟是自家出钱,虽然辽国马多,但是也只能做到一人双马。

武松有些疑惑:“萧师妹家在南京,为何在这蓟州练兵?”

不待萧塔不烟回答,潘金莲就抢先答道:“南京遍地勋贵,你是生怕萧师妹私自练兵不被人知么?”

武松闹了个没脸,赶忙找了个借口练兵去了。

师兄妹四人每人带领一队,日日演练不辍。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十月中。

这日演练完毕,扈三娘对武松三人说道:“女侍卫出去送信一月未归,也不知信送到没有,我心中始终是不踏实。”

“我打算亲自回去一趟,将父母妥善安排。待扈家庄事了,再回此地来,不知武师兄、潘师兄和萧师妹意下如何?”

武松沉吟一下:“扈师妹放心回去便是,师妹的那一队暂时由我带领。”

“到十一月间,我们三人也一起过去,定会赶在年前到达扈家庄,绝不误了扈师妹的事。”

萧塔不烟和潘金莲也向扈三娘保证,年前定然赶过去。

扈三娘听了心中感动。

萧塔不烟安排手下女侍卫为扈三娘准备好路上所用盘缠,又和武松、潘金莲将扈三娘送过蓟州城。

担心扈三娘在路上遇到麻烦,萧塔不烟还安排了一个贴身女侍卫一路随行,吩咐她将扈三娘送过宋辽边界再回来。

扈三娘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师兄妹,与萧塔不烟的贴身女侍卫翻身上马,一路绝尘而去。

送别了扈三娘,武松、潘金莲和萧塔不烟返身回程。

经过蓟州城中时,迎面遇到一群报恩寺的僧人,挑着佛像、供器、鼓、钹、钟、磬以及香烛等,排成长队,来到一户宅院门口。

领头儿的是一个年轻俊俏的和尚。那和尚白净面皮,身材高挑,唇红齿白,一双桃花眼,如果不是喉下有结,看上去更像是个俊俏的尼姑。

宅院前,宅院主人早就得到了消息,站在门口迎接。

武松和潘金莲抬眼望去,原来是那日在酒楼遇见的刽子手杨雄和她的夫人潘巧云。

当日救了杨雄的好汉拼命三郎石秀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