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是她写给女儿的信,里面有着她对女儿的牵挂。

\"臣妾只求女儿能平安地长大成人。\"年素兰将素笺递给雍正,泪水再次涌上来,滑落脸颊。

雍正接过素笺,看着上面的字迹,心中一阵酸楚。

“素兰……”他还来不及多说几句,年素兰的手已经无力地垂落在床沿,那只翡翠镯子也应声而碎裂,断成了三截。

\"朕会好好照顾女儿的,素兰。\"雍正看着年素兰已经失去血色的身体,最后说出了这句承诺。

这句话却显得如此苍白,年素兰已经不在了。

……

年氏离开人世后,许多东西都需要收敛起来。

楠木箱被打开时,宫人们原本以为里面会装满金玉器物,只可惜,箱子里竟然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摞摞的经书。

每一本的扉页上,都用娟秀的字体写着:“信女年氏愿折寿十年,换吾儿平安。”

年氏作为一个额娘,私心里是宁愿舍弃自己的寿命,也要祈求女儿能够平安无事的。

年氏对女儿用心良苦。

雍正下旨让年氏以贵妃之礼下葬的,这个世界雍正虽然依旧重用年家,但由于年氏身体欠佳,所生的孩子都是小格格,且目前只有一个存活下来。

加上皇后还在,儿子还都是她生的,所以年贵妃自然不可能被封为什么“皇贵妃”。

雍正作为皇帝,很是权衡利弊,他对年氏的宠爱其实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手段。

他需要借助年家的势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才会表现出对年氏的特别宠爱。

这种宠爱并非全然的真心实意,所以对于加封年氏这样的事情,雍正其实是不太愿意去做的。

原因有二,其一,年氏并未给雍正生下皇子,母凭子贵不是说说而已的,没有皇子作为依靠,年氏的地位自然也就那样。

其二,这样给贵妃逝去加封的举动会让皇后感到难堪,贵妃,再上一步是皇贵妃。

在后宫之中,皇后的地位尊崇,如此一来,无异于当众打了皇后的脸,这对于后宫的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雍正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理智的君主,他对其中的利害关系心知肚明,自然不会做出“封皇贵妃”这样的决定。

再看皇后这边,她早已自成一股势力,无论谁当皇帝,她的儿子都注定会成为皇位的继承人。

这与康熙时期的情况大不相同,当时康熙的儿子众多,且各自都有一定的势力,康熙可以通过平衡各方势力来维持朝政的稳定。

但雍正却没有这样的条件,他的儿子们一母同胞,彼此之间感情深厚,这使得他在处理后宫事务时,难以像康熙那样制衡。

婉汐的打算顺其自然,雍正在她的计划里充当这个“工具人”的角色。

算算日子,也没有几年了。

据婉汐的情报网所收集到的消息来看,自从胤禛登上皇位以来,他一直都非常勤奋地处理政务。

他雷厉风行地查办了许多贪官污吏,其手段狠辣。

最好是等到弘晖登上皇位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被他的皇阿玛彻底解决掉,这样不会留下太多麻烦和烂摊子,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富察氏作为儿媳妇,确实非常贤惠而且孝顺。

起初成婚后,本来她每天都会来景仁宫请安,但婉汐并不喜欢这种繁文缛节,她并不热衷于立什么规矩,所以只是交代富察氏每月初一和十五来一趟就可以了。

至于弘晖的侧福晋,婉汐并没有特别交代什么,有时候富察氏会带着她们一起来给婉汐请安。

但婉汐对她们的态度都很冷淡,也不太想见她们,主要是担心这样会引起儿子后宅的不和。

那么为什么说富察氏贤惠呢?

这是因为在弘晖婚后的第二年,富察氏生下了嫡长子之后,她就果断地停止了给妾室们服用避子汤。

之后不久,弘晖的妾室们已经又为他生下了三子两女。

自从富察氏停止给妾室们喝避子汤后,婉汐并没有听到过有妾室滑胎之类的事情发生,而且弘晖也没有因为后宅这些事情而烦恼过。

由此可见,富察氏在管理家庭方面确实有着非常出色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几年后,婉汐又按照宫廷的规矩,给那五胞胎也都娶了福晋和侧福晋。

雍正的身体状况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征兆,尽管他极力掩饰,但细心的人还是能够察觉到他的变化。

许多重要的政务,他都开始带着大儿子弘晖一同处理,而且是那种手把手教导的方式,显然是在有意培养弘晖的能力了。

无论是前朝的大臣们,还是后宫的妃嫔们,都对此秘而不宣。

虽然都没有公开谈论这件事情,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皇上虽然还没有正式立下储君,但他对弘晖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

弘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加上自幼就受到胤禛的悉心培养。

这些年来,他不断努力学习,进步很快,越来越出色。

胤禛对他的成长感到非常欣慰,也为他感到与有荣焉。

最近有传闻说皇上又召来了一些炼丹师,似乎对长生不老之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婉汐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想要去阻止。

她心里明白,以皇上目前的身体状况,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果然,没过多久,养心殿里的西洋自鸣钟刚刚敲过三更,胤禛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就像被一块烧红的铁板压住了一样,难受得让他几乎无法忍受。

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抓案头的参汤,想要喝点缓解一下这种痛苦,却不小心将那只镶金珐琅碗碰落在地,发出了清脆的\"当啷\"声。

这声音惊醒了值夜的太监苏培盛,他急忙冲进殿内,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皇帝蜷缩在榻上上,脸色青白如纸,额头上青筋暴起,那只原本应该抓着参汤的手,此刻却像铁钳一般紧紧地抠着床沿。

苏培盛大惊失色,他知道情况不妙,立刻吩咐人去传御医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