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啊?”黄和平想了想说:“过年之前确实采购量会增加,不过大批量的供货,我们有固定的大队,你们量小的话直接送到公社的供销社去就行了,量大的话,我们不能临时用你们的。”
“过年期间,大家总要多买点肉食的,多个几百只鸡,县城完全可以都卖出去的。”于清还想要再争取一下。
黄和平摇摇头,说:“我们采购的都是成年鸡,每只都在3斤以上,你们现在才开始养,到过年杀好退了毛最多2斤,太小了都是骨头,不好卖。明年吧,明年你们早点养,我可以做主收购。”
“黄主任,您再考虑一下吧,鸡小价格自然也可以便宜一点的。”于清不想放弃。
黄主任还是摇头:“我们采购的所有东西都是有标准的,达不到标准是不能采购的。”
于清看他如此坚决,也不好再坚持,带着失望地说:“那就不打扰您了。”
黄和平看她这样,好心地提点了一句:“你可以找别的单位的食堂看看有没有愿意采购的。”
“多谢指点。”于清真诚地感谢道。
“希望能帮到你。”
离开供销社的办公楼后,于清慢慢地走着,脑海中想的却是送食堂的可行性。
现在的厂子虽然不多,但是都是国有,都设有食堂,每家厂子工人基本都大几百上千人。食堂虽然不可能天天吃肉,但是每个月总要有那么几天改善伙食。以一个千人厂子算,若是做一顿鸡的话,100只鸡差不多了。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还没开始养鸡,不能做到稳定供应。只能是碰碰运气了。
于清秉着熟人好办事的原则,又找上了陈艳红。她总觉得陈艳红家里是有点实力的,不然不能带着她们优先去市里的服装厂捡布头。
“哎呀,是小于啊,好久没来了啊。”陈艳红看到敲门的人是于清后很是惊喜。
“艳红姐,好久不见。”于清热情地打着招呼。
进屋后,于清放下临时背到身上的背篓,笑着说:“艳红姐,队里分了花生,特意带了些过来给你尝尝。”
“嗨,太客气了。”陈艳红拿起一颗拨开:“这花生个头还真不小,也饱满,这个是怎么卖的?”
“艳红姐,这是送你的。”于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有点事想请你帮忙。”
陈艳红剥花生的手顿了顿:“什么事你说。”
“想请你帮忙介绍下你们厂子管后勤的领导,我们队里想养一批鸡,看看你们厂子食堂能不能采购。”于清如实回答。
“我以为什么事呢,就着啊。”陈艳红语气中带着点骄傲:“我们厂的后勤主任是我大嫂,你们要是真有鸡卖,我们厂子肯定能收。你不知道,肉食可难买了,我大嫂为了厂子里工人们能吃到肉,头发都要愁白了。”
听她这么说,于清的心放下了大半,只要有需求,就不怕卖不出去。
“姐,那就麻烦你了,你放心,事成了我代表队里单独给你送2只。”于清拍着胸脯保证道。
“走,咱们这就去,我也刚好懒得做饭,我请你去我们厂子的食堂吃去。”陈艳红白得了好些花生,心情大好。
于清坐着陈艳红的女士自行车来到纺织厂,这厂子生产的布料保障了全县百姓的使用,规模还是挺大的。
一路来到后勤办公室,这会儿刚好到了饭点,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正拿着饭盒出来。陈艳红对一位中等个子,头发全部盘在脑后的中年女人道:“嫂子。”
女人站住笑着对陈艳红说:“你怎么这会儿来厂里了?我记得你今天是晚班吧?”
“是,这不是有事情来找你嘛!”
“那进来说。”女人虽然还笑着,却没刚才热情,她看到了于清,以为是陈艳红的哪个亲友,想要走她的关系找个工作。
三人进了办公室,女人和陈艳红进了里间一个独立的小办公室。于清只看到陈艳红凑到女人面前说了几句,女人就点点头,随后陈艳红便将她喊了进去。
“来,小于,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厂的后勤主任,张爱华。”陈艳红拉着于清给介绍。
“张主任好,我叫于清。”
“你好,小于同志。我听艳红说你们队有鸡想要卖给我们是吗?”张爱华直奔主题问道。
“现在是没有的,是想和贵厂合作,根据你们的需求我们来确定养殖规模。”于清解释道。
“哦?怎么个合作法?”张爱华好奇地问。
“根据你们厂子的需求,我们队来提供鸡,价格可以比供销社收购的价略微低一些。”于清给出优惠条件。
“价格什么的都好说,只不过你们还没开始养,能不能形成规模还很难说。”张爱华皱着眉头。
“这些您完全不用担心。就算我们一只都养不起来,对你们来说也就是保持现状,并没有什么损失。而我可以保证我们养的鸡优先供应给你们厂子,不论多少,只有在你们不需要的情况下才会卖给别人。”于清细细分析。
张爱华很心动,这对他们厂子来说确实没损失,平时采买肉食真的困难,很多都是车子出去送货从外地一点点买了运回来的,要真能养起来并稳定供应,对于她来说也是一功。想到这儿便爽快地说:“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既然鸡都有了,鸡蛋也一并从你们那儿买了。”
于清大喜,相比于鸡肉,鸡蛋的利润其实更大,一只丰产期的鸡能每天下一只蛋,一百只母鸡一天就能有100个蛋,一个月的话……嘶,不能想,她似乎看到了好多钱在向她招手。
于清还想要就细节再谈一谈,陈艳红打断了她:“行了,具体的可以边吃边谈嘛,再不去食堂可就要没吃的了。”
“哎呀,瞧瞧我,一高兴都忘了时间了,真是不好意思耽搁您吃饭了。给我个补偿的机会,让我请您去国营饭店吃一顿。”于清拍着额头,一副懊恼的样子。
“别,既然到了我这儿,怎么也得让我尽地主之谊,而且我们食堂的饭菜味道可真不错,带你去尝尝。”张爱华笑着说。
于清想到张主任下午还要工作,而她要赶在人下午上班前把合同搞定,时间上也不太够,也就不再坚持而是顺着她的话说:“那我就叨扰了,下次一定让我请。”
三人到食堂时确实也多少菜了,一人一碗米饭,一份肉末茄子,一份炒扁豆,一份丝瓜汤。于清吃着味道确实好,油水足足的,味道自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