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璐听完原因不赞成地道:“没必要为了点布冒险,你们要是实在缺布票,我给你们想办法。”
孙来娣道:“你的办法无非就是让家里给寄过来,就算你家不缺布票,可若是多了两个人用,必然也是紧张的。我们是你的朋友,不是趴在你身上喝血的寄生虫。如果是你自己得到的票,那我们之间用了也就用了,别的地方还能找补回来,可若是让家里长辈操心,我想你家长辈也不会让你和我们深交的。”
于清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江璐也沉默了,要是真是这样的话,她爸妈还真是有可能不让她和她们过多的来往。
“那我陪你们去总行了吧。”江璐开口道。
“不用。”于清拒绝道:“先不说不好再带人进去,你不上工还要再贴上车票钱实在是不合算。你就在家照应着门户就好了,不用担心我们。”
“那你们早点回来,一切小心。”江璐说道。完了,为什么她有一种孩子长大了要离开家的感觉,此刻她居然狠狠地共情了她妈妈的感觉。
和江璐分开,两人就一路小跑着来到汽车站,幸好赶上车,不然今天就要爽约了。坐在车上两人将带的饼子吃了一点,她们早饭还是四点吃的,现在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两人都多带了点饼子,这会儿吃一部分,中午吃饭还不知道怎么解决,留着饿了再吃。
很快车子摇摇晃晃开进了县城的汽车站,下了车于清就看到了站在角落里的陈艳红,拉着孙来娣就走了过去。
“艳红姐,我们来了。”于清轻快地打招呼,随后又给二人做介绍:“这是我邻居姐姐孙来娣,这位就是我和你提过的艳红姐。”
“艳红姐。”孙来娣赶紧点头打招呼。
“你好。”陈艳红看着孙来娣也点头打招呼,在她看来,孙来娣比于清更符合她心中农村女孩子的形象,皮肤微黑,不善言辞,衣服打着补丁。而于清那丫头更像是城里人。
不过她可不知道这两人其实都是城里下乡的知青,于清是属于刚来的,孙来娣则是属于被磨平了棱角的。
三人在树荫下站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开往市里的车子就来了。
“上车往里走,都找位置坐下。”坐在车门旁的售票员喊着。
待所有人都上车后,车子缓缓起步开出了车站,售票员开始一个个收钱。
等售票员走到她们旁边时,陈艳红说:“到市服装厂,三个。”说着还用手指了指于清和孙来娣。
“2毛一个人,三个人6毛钱。”售票员说。
陈艳红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钱递过去,于清两人也迅速将钱递了过来,售票员接到钱后给了她们三张车票,上面印着2毛的字样。
车子出城后行驶的就比较平稳了,于清和孙来娣都随着摇晃的车子开始瞌睡起来,没办法早上起得太早了,这会儿实在是忍不住要睡觉。
也不知过了多久,陈艳红推了推二人:“别睡了,我们到了。”
毕竟是坐在车上,两人睡得都不熟,被这一推也就清醒了过来,起身跟着陈艳红往车门方向走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上了这么多人,就连发动机上也坐了好几个人。
“师傅,前面岔路口下车。”陈艳红对司机说。
说完不到一分钟车子就停了下来。她们下了车,这是一个三岔路口,路边这会儿正站一个老妇人。
“妈,你怎么站在大太阳下啊,多晒啊。”陈艳红一下车就往那妇人的方向跑去。
于清和孙来娣紧随其后,知道这人是陈母也就纷纷打招呼。
“大妈。”
“大妈。”
“哎。”陈母笑眯眯地应着,转头对陈艳红道:“我刚刚一直在那边树下等着的,看到车子过来了知道你应该到了,这才过来的。”
“那我们走吧,趁着中午太阳大路上没什么人。”陈艳红也利落地在前面带路。
于清一边走一边从包里摸出两个洋柿子递给了陈艳红母女:“艳红姐,吃个洋柿子吧,我洗过了干净的。”
陈艳红知道她不缺这个,倒是没客气地接过去,递给陈母一个就吃了起来。于清和孙来娣也一人一个吃着。这大夏天的中午,毒辣的太阳在头顶晒着,汗水直冒,吃个酸酸甜甜的洋柿子倒是解了一丝燥热。
四人也就走了差不多十分钟就到了服装厂门口,于清还奇怪这门口怎么这么寒酸,就听陈艳红说:“到了,这是平时进出货物的门,我们要去仓库就在这门边上。一会儿到了里面别到处乱看,也别说话,跟着我行事。”
三人点点头,陈艳红上前敲了敲门卫的窗户,门卫探出头来看了看,显然是认识陈艳红的,朝她点了点头,打开侧门让她们进去了。
进门左转是一排房子,除了第一间开着门,其它的门都关得严严实实的。跟着陈艳红进去后,看到一个中年男人就坐在门边的桌子旁。男人微胖,带着一副金丝眼镜,正在一边看报纸一边扇扇子,桌子上还放着一个大瓷缸子。
而屋子里面直接就堆了两座碎布山,只有中间留了一条过道,最高的地方都快到房梁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堆上去的。
“王组长。”陈艳红笑着低声打招呼。
“哟,是嫂子啊,大妈也来了啊。”男人放下手中的东西笑着,却没有站起来。
陈艳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四块钱递过去说:“辛苦你了。”
于清和孙来娣也有样学样,一人拿出两块钱放到桌上。男人把钱收起来,笑着说:“快去吧,动静小点,就两个小时啊,这会儿有人的那一块先别过去。”
“我们懂。”陈艳红回答,说着带着几人往里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