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边挂水一边教江璐织毛衣。下午水挂完了时,她也会兴致勃勃的拿过来织几行。
就这么又过了四天,这天早上医生查房时说:“这几天的药用下去,你身体已经明显好转了。今天水挂完就可以去办出院了,我一会儿给你开一月量的口服药,回去要记得按时吃。”
于清听到可以出院了和江璐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
“记得我之前说的,不要劳累,营养一定要跟上,多吃猪肝之类的内脏。”医生继续嘱咐。
“嗯嗯嗯。”于清和江璐都不停点头。
“那下午你们就把出院手续办一下吧。”医生继续说。
“那个,我们多住一晚上吧。下午回去最多到市里就没车子了。”于清请求道。
“嗯,这样吧,你们下午照常办出院,和护士那边打个招呼多住一晚。”医生出主意。
“哎,谢谢您咧。”于清真心感谢道。
这个时代和后世还真是不一样,于清不禁感慨。在后世这种情况要么多付一天的住院费用,要么就自己在走廊睡一晚,哪可能像现在这样办了手续还能再住一晚。
下午江璐给她把手续都办好了,该吃的药也都拿回来了,一大网兜,看着都发怵。
“璐璐,我住院花了多少钱?”于清对回来的江璐问。
“刚来那天交了50,中间交了一次100,今天去结算还退了16。呐,这是所有的单子。”江璐把拿回来的账单递给于清。
于清接过账单并没看,而是感慨:“哎,真是不能生病啊,我这生一次病的钱都能盖个房子了。”
“你知道就好,以后可得注意着点,别逞能,一旦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就医,可不能拖拉。你要是一开始……唉,算了,还说这些干嘛。”江璐本想说她平时不注重自己身体,又想到她家里发生的事情就住了口。
“璐璐,你身上还有多少钱?”于清有些不好意思的问。
“还有三十几块钱,怎么了?”江璐有些跟不上于清的思路,刚还在说保养身体呢,这会儿怎么又扯到钱上面去了。
“我们这几天多亏几位护士照顾,尤其是李燕姐,咱们这要走了,我想买点东西谢谢她们。”于清说。
“想法是挺好的,但是买什么呢?太便宜拿不出手,贵的话我身上钱不多,还要买咱们回去的车票呢。”江璐有些苦恼。
“我想的是买点糕点就行,主要是一份心意,大家还能都分到。等咱们回公社了,李燕姐那边我再单独寄点东西给她谢谢她。”于清解释道。
“这倒也行。”
两人商量好了就直奔最近的供销社而去。
看着眼前并不算丰富的糕点品种,于清也不纠结了,买了一斤桃酥,一斤京果。一块二一斤花了两块四和一张副食品票。
回去后等到李燕上了夜班,于清拿着糕点过来:“李燕姐,这几天麻烦你们了,买了点吃的,你给大家分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李燕看她拿来的东西连忙推拒:“干什么呀,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拿回去,留着自己吃。”
“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留着大家忙累了垫吧两口。”于清把东西又往前推了推,故意板着脸说:“你要不收,可是嫌少啦?”
“瞧你说的,行吧,我就收下了,我也替大伙儿说声谢谢。”李燕没有再推,收了下来,“你们明天一早就走?”
“是啊,中间要倒两次车,晚了怕赶不回去。”于清回答。
“那是要早点,回去了帮我和来娣问声好,让她常给我写信。远亲不如近邻,以后也麻烦你们多照看她了。”李燕略有些伤感。
“放心吧,我们都是互相照顾,像真正的一家人一样。”于清说道。说完又觉得有些不对,反正不是来娣姐家那样的家人。
“哎呀,终于回来了,可累死我了。”一下车,于清伸了个懒腰,夸张的说。
“是啊,坐一天车感觉也不比干一天活儿轻松。”江璐附和。
“快走吧,我都饿了。你说来娣姐看到我们回来会不会很惊喜?她会不会给我们做好吃的?”于清一手拎着行李一手拉着江璐。
这会儿天已经黑了,于清肚子咕噜噜地响,也不知道为什么,住院了几天,她感觉自己胃口变好了,总是想吃东西。
两人走到家门口,都有些莫名地兴奋,原来她们都已经把这儿当成家了,到家了,心情雀跃起来。
“我们回来啦!”江璐喊了一声。
于清见状不甘落后,也喊了一嗓子:“我们回来啦!”
最先出来的是江家兄弟两,随后另一边的孙来娣就冲了过来:“你们回来了!身体好了吗?”
“你看,都好了。”于清张开双臂,在她面前蹦跳着转了一圈。嗯,还是有点晕,不过于清强装镇定,没让他们看出来。
“真好。”孙来娣一脸慈母地笑着:“快把东西放屋里去,到我家来吃饭,我给你们煮点面条。哦,对,钥匙……”
孙来娣刚想转身回去拿于清房子的钥匙,赵建忠就已经把钥匙递到她面前了:“给,我已经在烧水了,面条下锅就能吃。”
孙来娣接过钥匙给了于清:“快点啊,等你。”然后满脸幸福的跟着赵建忠回去煮面。
于清看着两人的背影不禁感慨:“来娣姐终于找到她的幸福了。”
“嗯。”江璐在一边连连点头。
“你俩别发呆了,把东西放回去吧。”江建军出声打断了二人。
江建国什么也没说,只是接过江璐手中的东西回屋去了。
空着手的江璐则帮着于清拿些东西方便她开门。
进屋后,点上煤油灯,虽然光线不怎么亮,但是依然能看出屋子里很干净,不像是几天没人的样子。肯定是来娣姐帮着收拾的,于清心里如此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