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这期间于清和于莎通信两次,也收到了于澔的来信。只是看邮戳时间,一封信在路上得走差不多大半个月,她的回信也不知有没有送到呢。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收获就从花生开始。
花生是村民的重要经济作物,地位一点也不比粮食差。每年收的粮食是保证大家的肚子,而花生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大家的年底分红。
大队里种的花生很多,大队长统一安排,青壮们负责挖和运送到晒谷场。妇女们则和老弱一起负责摘。
摘花生不是什么力气活儿,但是却特别考验人的耐心。搬个板凳坐那儿,一坐就是一整天。每个人自带一个篮子,摘下来的花生放到篮子里,篮子满了就送到记分员那边过秤,记分员会根据每个人每天摘的重量来记公分。
于清和江璐、孙来娣等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摘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马菊香也坐在她们旁边,不过她隔一会儿就要起身转一转。不是偷懒,而是去看看有没有偷吃偷拿的。
其他农作物收割的时候都没什么,谁要是偷看看口袋是不是鼓出来就知道了。但是花生就不一样了,这是可以生吃的,而且花生味道不错,含油量又高,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强了。
虽说现在是集体主义,讲的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但是小老百姓平时吃不到什么好东西,现在这么多花生就在眼前,偷吃是免不了的。
大家都在吃,只不过有人是尝上两三个解解馋,有的人却是恨不得把它当饭吃。所以像马菊香,记分员,妇女主任几个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誓要让社会主义蛀虫无处遁形。
于清一边摘花生,一边在心里默默地盘算着,之前连续种了5天花生,第六天还打算继续种时系统发出提醒,继续播种就会破坏空间平衡。
无奈于清就改种了黄豆,黄豆是个好东西,既能磨豆腐也能榨油,是非常受老百姓欢迎的一种食物。而她因为没有黄豆种子,还是一次在黄豆地里除草时偷偷拔了一根长势不太好的苗移栽到空间的。
种了三天的黄豆之后播种了一天的佛手瓜调节一下,后面又种油菜,目前是种油菜的第三天。明天开始再种小麦三天,如此循环着来总不会再破坏空间平衡了吧。
现在她的空间有烘干后的花生米1300斤(已脱壳),500斤黄豆,到晚上油菜籽也会达到500斤,而她的大米现在也已经以每天130斤的速度往上增加。
因为产量增加,原本的粮食加工坊和烘干坊眼看着不够用,于清就每天收获后将花生藤,大豆杆菜籽杆全部卖给系统回收了,佛手瓜也全卖了,陆陆续续进账了4560个系统币。系统币一兑换出来就换购了新的烘干坊和加工坊,并且都升级到了5级,花费了2076个系统币,工坊傀儡升级花了80,现在系统币余额是2838个。
看着空间里堆成小山的物资和上千的系统币余额,于清那翘起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住。
“哎呦,清清,什么事这么开心啊?那嘴都快咧到耳朵后面了。”巡视了一圈的马菊香过来坐下继续摘花生。
于清心里暗道:糟糕,表现得太明显了。面上却笑呵呵地说:“我看到这么多的花生就开心啊,花生怎么做都好吃,婶你说到时候我们每人能分到几斤呀?”
马菊香也笑着说:“现在还没有都收回来,谁也说不准能分到手多少,不过看现在收回来的这些都还不错,结得多,个头满,大家伙儿啊少不了。”
“嘻嘻,要是多的话,我得留一些过年做花生糖吃。”于清一脸向往。
“哟,你年纪不大,怎么还会做花生糖呢?跟谁学得呀?”马菊香好奇地问。
“和我奶学得,她以前在大户人家做厨娘,专门做一些小点心的,我们小时候她有机会就会做点给我们解解馋。”于清张口就说,这可不是她瞎说,原身的奶奶确实做过厨娘,也给她们兄弟姐妹做过糖果点心,但是她的手艺是自己跟着网上学来的。
“这手艺好,你跟你奶学了几分啊?”孙来娣问。
于清不好意思地笑笑:“方子倒是学了好几种,就是手艺还要多练练。”
“女孩子有做饭的手艺好呀,说婆家的时候都要被高看一眼。”马菊香说。
“我才不用别人高看呢,我就是自己喜欢吃才学厨艺的。”于清不在乎地说道。
“哈哈哈,说你是大馋丫头还真没冤枉你。”江璐在旁边笑做一团。
于清白了她一眼:“说得好像你不馋似得,哪次做好吃的少了你那一份了?”
“噗嗤”孙来娣一个没忍住笑出声:“你们俩是大哥别说二哥,半斤八两。”
“这说到吃啊,”马菊香开口道:“马上就到中秋了,要做馒头和糖粑粑了。也要买几个月饼应应景。哎清清,你会做月饼吗?”
“做是会做,但是就是挺麻烦的,白天上工没时间,晚上下工累了不想做。”于清如实回答,做月饼确实麻烦,不论是苏式的还是广式的。
“哦,这样的啊,还想着和你学学呢,既然太麻烦就算了。不过馒头还是要做的啊,中午把面发上,馅儿调好,下工回去直接开始包,凑一块儿搭个火儿,做起来也快得很。”
孙来娣建议:“那清清、璐璐我们一起包吧。”
“那当然啦,咱们是铁三角,自然要一起的。”于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