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后又变身为剥龙虾机器,看着一个个饱满的虾尾肉,还是蛮有成就感的。如此又去收了一回龙虾,嘱咐他们差不多了,再钓一会儿也该回去了。
果然在太阳不那么烈的时候,大家伙儿提着家伙事儿都回来了。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把龙虾全部处理完成了。虾肉洗干净,虾黄洗的时候只能放到盆里轻轻地漂洗,如此反复几次才算是洗干净了。
接下来炒馅儿的事情就交给大厨了。而孙来娣则带着几位女同志将发好面再揉搓排气,分成小剂子。
于清为了多学一手,也不管天热不热,就占了烧火的工作,她快要变成专职烧火丫头了。
只见赵建中等锅热后加油,放入葱姜辣椒爆香后又捞出,小火后再放入虾黄炒散,放些白酒去腥,然后倒入虾肉翻炒,最后放盐,酱油,糖翻炒均匀即可。
炒好的虾尾盛入盆中放凉,再加入虾泥翻拌均匀,馅儿就算是调好了。
大家包的手法还都有些不同,有捏褶的也有不捏褶的,全看自己的习惯。不捏褶的于清包不起来,就按照自己习惯的来。不过她是前世从网上学的北方包法,又没有小的擀面杖,只能是拿一个小剂子,放桌上用手掌压扁,再拿起来包。惹得众人都在笑话她。
最后还是孙来娣手把手教她的,她教的手法类似于包汤圆,唯一的区别就是最后不用搓圆。不过不管包成什么样儿,大家还是很期待这一顿馒头的。
趁着大伙儿包馒头的功夫,赵建中已经煮好了一锅大麦籼儿粥,这会儿正舀到盆里放在外面晾凉。
馒头水开上锅蒸15分钟,闷5分钟就好了。也不管刚出锅的烫不烫,每人拿了一个先吃了起来。
一口下去就吃到了馅儿,简直太美味了。虾肉紧实,汤汁浸入了面皮,使得面皮也带着虾的鲜味,微微的辣使人更加欲罢不能。三两口吃完一个,简直太过瘾了。
吃完一个,每人盛了一碗粥小口的喝着,都在等着下一笼出锅。他们用的不是那种能几层一起用的蒸笼,而是竹篾子做的,一次只能放一个。虽然刚才那一锅还有剩的,但是不能每人分到一个,所以大家就一起等着。
很快第二锅也好了,这次因为大家已经吃过一个,倒是没有迫不及待,都开始细细品味起来。
冯逸春感慨道:“赵知青,你说你有这么好的手艺,怎么就藏着掖着呢?”
赵建中道:“我哪里就藏着掖着了,平时不也是我做饭的时候多吗?”
冯逸春立马接道:“可你平时都是菜地里有什么菜,你就做什么菜,从来没花心思想过做点特别的。”
赵建中叹口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你们不提供原料,我有什么办法。”
“嘻嘻,我觉得,你这是沾了我们的光,要不是我们来了喜欢捉鱼摸虾,你一样没这口福。”江璐说。
冯逸春沉思片刻道:“别说,还真是,自从你们来了以后,都吃过好几次好东西了。看来这人啊还是要折腾折腾的,不然连每天吃的东西都一成不变,太无趣了。”
“没错没错,就是要折腾才有意思。”江建军赞同道。
“你那不叫折腾,是闹腾。”江璐日常性开怼。
“哈哈哈……”众人大笑。
第三笼馒头出锅,所有馒头就都蒸好了,总共有36个,每人5个,多的一个归了于清。当然大家不可能一下把馒头都吃掉,剩下的带回去留着明天当早饭。
现在天气比较热,为了防止放坏了,孙来娣三人是放到打水的桶里吊在井里,效果和放冰箱也差不了多少。江家兄妹则是打了井水,用碗装着放在水上面也能有一定作用。于清当然还是送进空间进行保鲜了。
晚上,于清又在空间里自学了一会儿高中课程,随后就开始清点空间这段时间的产出了。
她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算空间产出了。自从她前几天得到一个长老了的佛手瓜后,那块普通土地就一直是长的佛手瓜,现在她已经收获了一千多个瓜,重量有310斤。而之前长的各类蔬菜总重量也有100斤,面粉30斤,水稻(未烘干)80斤,各类秸秆400斤。
只留下面粉和水稻,其它都卖给系统,换了285个系统币。
又花了150个币升级烘干坊,升级后添加了可烘干的粮食为玉米。系统币余额为135。
而空间的土地应该再有一个星期就可以升级了。
之所以选择玉米是因为队里的玉米就快要收了,昨天她还在田里听到队长和书记说玉米这一两天就可以收了。
果然才隔了一天就通知大家收玉米。这边的粮食农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玉米、红薯、荞麦这些也会种一些,但是都不多。
收玉米时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在前面先把玉米棒子掰下来放到背着的筐里,筐满了就放下换一个继续;第二梯队负责将掰完棒子的玉米杆砍倒放整齐;第三梯队则负责将玉米杆捆扎好,而第四梯队则负责运输。不光运输玉米杆,也负责将装满筐的玉米运送到晒谷场。
大家伙儿全力干了两天,就把玉米全部收回去了,晒谷场上现在是密密麻麻的玉米。
这时队员们又分为两批,妇女和老弱就搓玉米粒,青壮年们则去翻地,种荞麦。听孙来娣说原本这一茬玉米收了后还可以再种一茬的,但是第二茬玉米太容易生虫子,长得也不如第一茬饱满,后来就干脆改为种荞麦了。
晒谷场上骄阳似火,好在周围有些树木提供了部分的阴凉地,大家早早的搬着板凳找个合适的位置开始搓玉米。
玉米皮在掰玉米时已经顺手就去除了。现在的玉米才晒了一两个太阳,水分还比较大,搓起来还是有点费劲的。不过好在人多力量大,一起干活儿说说笑笑聊聊天倒是不难熬。
没两天玉米粒也已经全部剥完,摊平放在地上晒。大夏天的太阳晒个三天也就干透了。这时也就到了大家最喜欢的分粮食环节。
因为本地玉米不是主要粮食作物,所以是不上交国家的,只队里留了一部分其它的全部分给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