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秀兰和赵六娘见婆婆半天没出来,对视一眼,踏脚进灶房。

才进来,看见盆里的菜盒子。

“嚯,三弟妹做了这么多啊!”赵六娘克制着,不让嘴角的笑太明显,免的刺痛婆婆的心窝子。

黄秀兰感到肉疼,但什么也没说。

老三媳妇儿用自己的油,没占公中的,她说啥都不合适。

本着家和万事兴的原则,她没说浪费,只说林昭辛苦。

“大崽娘一回来就动手做啊,也不等等我们,大夏天的待灶房热死了,难怪我看她脸红红的,别中暑了。”

顾母被转移开注意力。

“好像是有点红,井里有绿豆汤,我去给她舀一碗。”

话音落下,风风火火去后院。

赵六娘想说什么,瞧着婆婆的背影,只能咽回去。

“大嫂,真香啊。”她盯着菜盒子看,眼睛发光,“我听铁锤说里面都是蛋,比饺子还好吃。”

黄秀兰下午也没吃,腹内空空,也是馋的,肚子咕噜噜叫,她却是拿起边上的竹筐,连盆带菜盒子一同盖住。

“做饭吧。”她蹲下身,从案板底下拖出蛇皮袋,取出几个歪瓜裂枣的土豆。

“……”赵六娘幽怨地说,“好歹让我多闻闻啊。”

“灶房不都是香味吗,饭还是要做的。”黄秀兰说。

赵六娘唉一声,和大嫂做饭。

院外。

顾承淮挨个给男娃子剪完头,林昭瞧着四崽,半蹲下,将脸凑到她面前,笑眯眯地说:“崽,要不娘也给你剪剪头发?”

四崽能听懂话,又短又肉的手手挡头,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不。”

“不就不吧。”林昭没勉强,她原本还想给女儿剪个更萌的发型呢。

崽崽不同意那算了。

梆梆来妹主动收拾地上的碎发。

“大崽,二崽,我该回家了,我们明天再玩。”猫蛋儿说,他把抓的鱼留下,态度坚决。

林昭收下鱼,转手给他装几个菜盒子,不容拒绝地塞进小朋友手里,“你的鱼我们收下了,这是回礼你不能拒绝。”

猫蛋儿想着他奶,没拒绝,郑重道谢:“婶婶,谢谢您。”

“这声谢我收下了。”林昭笑容柔和,“你还会做饭?”

猫蛋儿坦诚地说:“能做熟,不好吃。”

顿了顿,又补充一句,“我奶也不会做饭,没人教我。”

端来绿豆汤的顾母听见这话。

她说:“你奶当然不会做饭,你爷还在的时候,你奶从没进过灶房门,连个碗都没洗过。”

后来娶进门的儿媳妇又特能干,啥也不需要她干。可惜那儿媳妇早早没了,若不然祖孙俩不会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林昭出声道:“猫蛋儿,以后你再来,我教你做饭。”

她家里四个崽,没多少心力管猫蛋儿的事,教他自立还是行的。

猫蛋儿眼睛一亮,“谢谢婶婶,我会好好学的。”

他学啥都快,肯定会早早学会,不会太麻烦婶婶。

“好。”林昭犹豫片刻,揉揉他的头,这个小孩懂事的让人心疼,看到他让她想起原书中的双胞胎——

原书里,他们过的比猫蛋儿还不如吧,她的乖乖崽啊,想想就让她心如刀割。

二崽小心眼发作,不动声色地挤到他们中间,看着林昭,“娘,我和哥去送猫蛋儿。”

“喊上大黄。”林昭嘱咐道。

“哎!”清亮的声音响起。

铁锤跟上,大黄和琥珀紧随。

几个小朋友才出顾家大门。

元宝嘹亮激动的声音响起,“大崽,二崽……村口有热闹事,你们去看不?”

二崽冲过去,连声问:“啥热闹,啥热闹?”

“不知道哩,说是有人被送村里来……来接受教育,你去看不?”元宝很急,脚尖在泥土地打转,随时要冲出原地。

二崽还记得正事,摇了摇头,“你先去,我等会来。”

“好吧。”

吧字散开,小朋友的身影咻的消失不见。

猫蛋儿知道二崽是想去看热闹的,不好意思地说:“二崽,没事的,我可以一个人回去。”

“不行,我们送你。”二崽言语间尽显霸气,“要是王耀祖藏在哪里堵你咋办。”

“就是就是。”大崽也说,“热闹也不是非看不可。”

不过。

他还是有点想看的。

所以大崽话音一转,“等会再看也行啊。元宝在呢,他可以替我们看,等会讲给我们听。”

猫蛋儿扬起灿烂无比的笑,“大崽二崽,你们真好。”

瞥见旁边的铁锤,又道:“铁锤也好。”

二崽勾他的肩膀,“我们是好兄弟,好兄弟就是要相互帮助。”

猫蛋儿开心的眉眼都弯起来,这时才有了点孩子样儿。

“走,我带你们去我家,以后你们要是找我,可以直接去我家。”

宁家单独矗立在村口,上年头的瓦房,四四方方,粗看有四间房,瓦片垒砌的屋顶一丛又一丛杂草,但在这小院竟不显杂乱颓败,倒是有种别样的生命力。

尤其。

柿子树旁坐着个笑容和善的老奶奶,让这处院子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她穿的衣服普通,却气质斐然,脸白而紧实,六十多岁的人难免有皱纹,然有皱纹也不难看,仿佛岁月对美人的馈赠,很独特。

除猫蛋儿,看到这一幕的几个小朋友都愣了下。

……他们没见过这样的奶奶。

听见几道的脚步声,宁老太扭头,熟练地藏起小碗,瞧见孙子变短的头发有些惊讶,随即笑着冲几个小崽子招手,“猫蛋儿带朋友来家里了。”

她一动作,猫蛋儿便知什么情况。

只见小朋友肃着黑黑瘦瘦的小脸,语气严厉地说道:“奶,你又偷吃糖!”

“你这孩子,啥叫偷吃!”宁老太不承认。

“我都看见了!”猫蛋儿鼓着腮帮子,小眉头拧得很紧,“你还放那么多,我都看见黑乎乎一片了。你往粥里放那么多红糖,你牙会掉光光。”

“浑说!”宁老太故作严肃,“我每天早晚刷牙,一口牙比你的都齐整。”

不想听亲孙子念经,她看向大崽二崽,“你俩是顾家的双胞胎吧?长的真俊秀、齐整。”

也没忘记铁锤,“这个小家伙也虎头虎脑的,看着……踏实。”

三个小崽崽咧开嘴笑。

大崽代为开口,话语条理分明,又很礼貌:“宁奶奶好,我是顾大崽,是猫蛋儿的好兄弟,我们来送猫蛋儿回家。”

二崽大嗓门儿道:“我是二崽。”

“……我是铁锤。”

宁老太爱热闹,瞧见这么几个活力满满的小朋友,觉得自己都年轻了好几岁。

“好好好,都是好孩子。”

猫蛋儿把铁皮暖水瓶放下,说道:“奶,这个暖水瓶是林婶婶从供销社带回来的瑕疵品,她和顾奶奶说送我们。”

他把情况一五一十说与宁老太。

宁老太不怎么出门,却也知道各家的情况,知道猫蛋儿嘴里的林婶婶是谁。

“奶,林婶婶做了菜盒子,我吃了两个,林婶婶还让我带回来几个,我去给你切。”猫蛋儿知道他奶的习惯,带上菜盒子到灶房,用刀切开,放盘子里,顺手拿了双双筷子,又出了灶房。

宁老太吃什么都不碰手,不是她穷讲究,这是她在少女时养成的习惯,一辈子都这样,现在让她改,老人家不乐意。

再者家里人愿意惯着她,又不碍着别人什么。

“奶,你快吃,还是热乎的,林婶婶的手艺很好,菜盒子特别的好吃。”

双胞胎挺直胸膛,满脸骄傲。

对哒,他们的娘就是这么棒!

宁老太只需看一眼,再闻闻味,就知道味道不差。

她也算含着金汤匙出生,前半辈子没吃过生活的苦,后来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没觉得活不下去,她的儿子为民族大义牺牲,她为儿子骄傲。

儿媳妇没了,老头子没了,她也挺过来了,逝者已逝,活着的人得好好的。

她这一生,什么没经历过?

“一看就不错。”宁老太笑着说,“你爷没了后,我就没吃过几顿像样的饭菜,今天借了顾家的光。”

猫蛋儿认真道:“林婶婶说以后教我做饭。奶,我会认真学,等我学会都给你做。”

“我答应过我爷,会好好照顾你来着。”想起他爷,猫蛋儿鼻子发酸。

他爷对他可好可好了,他爷啥都会做,会给他做竹青蛙、竹蜻蜓……做饭也好吃。

正当小家伙快陷入忧郁的瞬间,宁老太往嘴里塞一口菜盒子,好吃的眯眼。

打趣孙儿:“想你爷了?”

“你爷辛苦一辈子,他想歇歇,别这副样子,让他歇都歇不安生。”

猫蛋儿还没伤心起来,那点难过的小火苗……被他奶一瓢水浇灭,再吐不出丝毫火星子。

“……”

宁老太觉得双胞胎没夸大,他们娘的手艺确实不错。

真香!

“猫蛋儿,替我拿个东西。”宁老太使唤孙子,“我梳妆台的妆奁里有三个玉葫芦,你去拿来。”

猫蛋儿二话不说去拿。

顾家的孩子在爱里长大,见人从不畏怯,大大方方的,四下瞧着宁家的院子,对比自家,找不同。

二崽是个话多的宝宝,宁家祖孙说完话,他迫不及待地问:“宁奶奶,你家这棵树是柿子树吗?”

眼睛又黑又亮,看着就机灵。

宁老太笑容慈爱,“是啊,等九月能结出柿子,到时候你们来摘。”

小朋友是不懂客气的,人家说什么他会应的。

“谢谢宁奶奶。”二崽礼貌道谢,也没客气,说道:“我会来的,宁奶奶到时候让猫蛋儿喊我。我姥姥家的石榴马上要熟了,我二舅舅说要给我们带最大最红的,我也给猫蛋儿分。”

猫蛋儿一出来便听见这句,他心里热热的,顿时笑弯了眼。

“二崽,我知道哪里有鸟蛋,明天我带你们捡。”

二崽眼睛一亮,“好诶。”

扭头看向大崽,语气充满兴奋,“哥,猫蛋儿知道哪里有鸟蛋,我们明天可以烤鸟蛋送娘了。”

宁老太还以为小朋友嘴馋,没想到是想给他们娘。

老太太神色有些恍惚。

她想起,她儿子也这么孝顺,有什么好东西也都惦记着她这个娘。

“奶,玉葫芦。”猫蛋儿递上玉葫芦。

宁老太瞬间回过神,接下玉葫芦,朝双胞胎和铁锤招手。

“孩子,过来。”

三个小朋友迷迷糊糊上前。

宁老太给他们一人一个玉葫芦。

“见面礼,收着,以后带猫蛋儿一起玩儿。”她声音和缓,脸上带着笑。

小朋友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笑呵呵地收下。

“谢谢宁奶奶,这葫芦真好看,猫蛋儿是我们的好兄弟,我们不会让人欺负他的。”大崽认真地说。

二崽也道:“嗯嗯,谁欺负猫蛋儿,就是欺负我顾二崽,我捶死他!”

铁锤憨憨地挠头,“我都听大崽二崽的。”

三个小男孩什么性子,暴露的很清楚。

宁老太笑的不行。

真有趣啊。

“猫蛋儿,你的头发是咋回事,谁帮你剪的?”这会儿她才想起问这事。

猫蛋儿丝毫不意外,淡定地回答:“双胞胎的爹,我承淮叔。”

“手艺怪好的,不错,看着精神多了,头发遮住眼多阴森啊,像淹在河里的男鬼。”这是来自亲奶的吐槽。

她说她给剪,这小子还不乐意。

全然忘记自己的手艺多糟糕,剪的参差不齐便罢,每一次猫蛋儿脑袋上都得多出几个口子。

听见宁奶奶的形容,三个幼崽捂住嘴,笑的很大声。

猫蛋儿有些羞窘,嘴角却翘起来。

宁家向来安静,今天真热闹,他好高兴呀。

“宁奶奶,元宝说村口有热闹,猫蛋儿能和我们一起去看嘛?”二崽还惦记着小伙伴的话。

“可以。”宁老太笑道。

“猫蛋儿,宁奶奶同意了,我们快走!”二崽拉着猫蛋儿往外面走。

大崽和铁锤也脚步匆匆。

村口的热闹是啥呢?

猫蛋儿想起什么,回头对宁老太说:“奶,菜盒子是给你带的,你全部吃掉,我吃饱啦。”

宁老太冲他摆摆手。

只吃一个,剩下的收好,晚上和孙子一起吃。

四个小朋友来到村口,元宝提到的热闹早没了。

二崽圆嘟嘟的小脑袋耷拉下来,大黄见小主人失魂落魄,用大尾巴扫他的手。

小朋友抓住那条毛茸茸的尾巴,揉啊揉,心底的郁闷散下去好些。

“二崽,你们在村口干啥,大家都去山脚的老破房子了。”有个路过的人瞧见几个傻乎乎的小幼崽,出声道。

离开时摇摇头,吃屎都吃不上热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