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AI之后 > 第279章 老、少树高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9章 老、少树高参

一年半以来,杨师第一次这么认真地提出单独“谈话”,孙浩然不明所以,神情随着杨师的严肃,也变得庄重肃穆。两人走到村子的东出口,站在内外分界线上,看着蓝灰色的朝霞,很久都没有说话。看来,谈话内容极其重要,又难于启齿,需要斟字酌句,所以才迟迟没有开始。

孙浩然的目光随着杨师,越过南北两道光秃秃的山,看向谷地的尽头,目光散漫于蓝灰与橙红之中,没有重点;自己都不清楚,心里面究竟想些什么。

直到蓝灰色的天空变为天地红黄一色,杨师才轻咳几声,开始“谈话”:

“孙老五,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到两百公里以外的荒漠上建一座新村,你会去吗?”

孙浩然先是迷惑不解,两百公里之外?建一座新村庄?怎么建?心里面不由升起无名大火,差点怒怼到:你怎么不去!话到嘴边,强忍着没有发作,暗生闷气。

越想火气越大,胸腹臌胀,起伏不定,悠长的呼吸变得急促,血液流速加快,上涌头部,脑子紊乱胀痛,全身皮肤变得赤红;从远处看,一定可以看到升腾、扭曲的淡薄雾气。

杨师没有再说话,依旧背着双手,静静地看着东方,眉头微锁,不知道想些什么。

或许是气雾蒸腾了心中的怒火,孙浩然渐渐平静下来,脑子从紊乱中清醒,开始思索,怎么才能走到两百里开外?显而易见,人不可能有这种能力;既如此,杨师为什么会严肃地提起这个话题,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方法?

孙浩然愈发肯定,在不呼吸的情况下,杨师一定有办法远行。如果实情真是如此,应该怎么选择呢?无论心里面的直觉,还是脑子里面的思索,都不知道如何选择;距离犹豫不决,还有很远的距离。

既如此,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了解清楚杨师的想法!同样斟字酌句,同样沉吟良久,孙浩然真诚地询问道:

“杨师,你知道,我没办法活着走到两百公里之外,你老一定有办法!”

杨师笑了,转过身,侧过头,说道:

“你很聪明,为师确实有办法!村子里面最珍贵的物产,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分泌物,你就当做神赐吧!我将这种神奇的分泌物命名为气糖。气糖可以在胃里面转化为肠胃可消化、吸收的气体,人吃了以后,不用吸气,便能生存。当然了,身体还是会产生浊气,必须按一定节奏吐气!”

孙浩然震惊,大喊道:

“竟然有这种神物?”

杨师笑了笑,无可奈何地说道: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比知道的还要多!”

孙浩然心中大定,追问道:

“杨师一定有一套荒漠建村的办法吧!”

杨师:

“确实有既定方案!”

粗略讲过一遍相关知识之后,杨师慈祥地看着孙浩然,说道:

“我不勉强,你回去好好想一想,再告诉我你的选择!记住,遵从本心,不要勉强;你所做的任何选择,为师都能接受,也愿意接受。你要相信,这是为师的真心话,我真的不愿勉强任何人。”

这种选择,只有两种答案,去,还是不去;没有太多的信息参考,想也是白想。很早以前在彼地球的时候,遇到这种情景,通常都是拍脑袋,全看瞬间的情绪取向。这次会怎么选择呢?其实,孙浩然也不知道,究竟会怎样抉择。

孙浩然好奇地问道:

“如果我不去,杨师会怎么安排?”

杨师苦笑道:

“你的师兄、师姐还小,经验极其不足,没有能力单独外出建村。所以啊,如果你不去,就会是我与老费去。”

回到树窖,打坐静心,涤除玄览,等待能够给以启迪的灵光闪现。事与愿违,一直静坐到睡觉之前,脑海里面浮现的都是杂念,没有一丝智慧之光。心里烦躁,久久不能入睡,下意识与大树沟通,诉说心里面的疑惑。大树反馈回来瑟瑟发抖,反复传出外面很可怕的念头。孙浩然从迷蒙中突然清醒,反复与大树沟通;大树传回来的意念简单、明确、一致,不要离开村庄!

有了一个不是自己想出来的答案,那也是答案,为什么要去?肯定不去!有了结论,心里面踏实、轻松,转过头便沉入梦乡!

第二天,去给小树浇水、施肥,孙浩然心血来潮,将同样的意念传递给小树。小树的反馈与大树完全不同,充满了喜悦与向往,急切地、反复地传递过来意念,外面有好吃的东西,很想去,一定要去!这是什么意思?相互交流无数次,每次都是模模糊糊的向往,反复传言,看不到的远方,有好东西吃。具体是什么,有什么好处,什么滋味,小树怎么都说不清楚!

事情有些难办,两个树高参,老的力劝不要出去,小的坚决要去,怎么办?

心里面有事,外貌、举止全变。给孩子们讲课,觉得乏味;听杨师讲课,尤其那些大幅改编过的东西,更是乏味。慢慢地,想要改变处境的意愿,随着小树朦胧的渴望,逐渐强烈;整个封闭的孤村,除了无聊,还是无聊,又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可做?想到脑子不愿意再想下去,孙浩然找到杨师,给出肯定答案:

“杨师,我去!”

杨师先欣喜、再悲哀,又有向往之意。脸色数变之后,杨师温和地问道:

“决定了?”

孙浩然狠狠地点了点头,说道:

“决定了!”

孙浩然告诉大树,即将离村远行,大树传出悲伤之意;片刻之后,安抚之意还没有传递完毕,大树不再理会孙浩然,仿佛忘记了这个曾经的朋友,重新成为陌生路人。小树不同,依旧喜悦,依旧向往;传递过去告别之意后,小树迷糊了一会,似乎突然明白,何为告别,急切地传递过来意念:

“树也要随你一起去!”

孙浩然大惊:

“什么意思,你也想去?”

孙浩然明确质疑,小树的意念更加清晰,很肯定:

“树要随你一起去吃好吃的东西。”

孙浩然忍不住发问道:

“你一棵树怎么去?”

小树回答道:

“不知道!”

这是大麻烦!翻出杨师的植物学,找到移栽章节。很好,有详细说明,都是名词,没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概念,背会、按部就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