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苗苗想要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儿这件事情,于玲目前还不知道。
她正在跟二嫂他们研究小菜店儿的未来走向。
这会儿对面的菜店已经开了一段时间了。
这段时间,对面的店铺先是疯狂的进行了价格战。
连着一个星期的低价卖菜,吸引了大量的人上那买菜qi。就这一段时间,给二嫂急得不行,嘴里头起了一溜儿的泡,天天喝水都疼。
于玲劝她别上火,一点用都没有。
后来小店铺可能是扛不住了,毕竟一直低价卖,挣得很少。
于玲算过了,那个价格,去掉本钱,估计连运费都赚不回来。
也不知道谁给他们出的主意。
后来就开始提价格。
随着价格的提升,人流量又开始回来了。
“玲儿,真让你说着了,你看对面儿他这两天的菜价,跟咱们家是一样的。”
于玲心说:他再不提升菜价,那就得一直赔本儿。
光前期面那一个周,赔的菜钱估计就不会少。
毕竟自己家就是干这个的,所以一天的流水大约也是有数的。
就照着他那个价格往外赔,一天赔个六七百的都不算什么。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天天那个价,不能赚钱。
“我让你打听的事儿打听清楚了吗?”
“打听清楚了,就他那个店就是租的。
根本不是自己买的。
而且我还知道他租的谁家的。”
二嫂神秘兮兮的跟她说:“一个月的租金大概是有一百五六十块呢。”
看来这个房价真的是涨了,那么大的面积,一个月150多,这比之前要贵不少。
“那他的菜是从哪儿进的?这你知道吗?”
“这个我还真没打听出来,不过他应该不像咱家,咱有自己的地和大棚。
他家的菜应该也是从市场里面批发出来的。
但是我听说,他可能是从别的棚子里面直接走的,不是从市场上拿拿的菜。”
于玲想了想,如果是从产地直批的话,价格可能比批发价还要低一些。
所以他一开始打价格战,可能也是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所以才有底气吗?
不过再怎么打价格战,还是不如自己家有地有菜的来的实惠。
“玲儿,咱不跟他一样吗?”
“咱不降。
二嫂你记住,降价这个措施实际上来说不是个好的选择。
咱们的菜品质好又新鲜,我凭什么降价去卖呢?
虽然咱也不差这几毛几分的。
但是你长时间的降价就会让人觉得这个菜不值钱。”
现在市场上的菜只有天天往上涨价的,哪有往下降价的呢?
“那他这样卖的话,那不把人都吸引那边儿去了吗?”
于玲不担心。
“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他不会长时间的降价,你看这两天儿菜价是不是又上来了?”
二嫂点点头,确实是,这两天儿上咱家买菜的人多了起来,他们也话里话外的说原来那个价儿3毛五毛一斤,这两天儿都一块多了。
有的那个新鲜菜,卖的就特别的贵。
于玲心说他卖的不贵,根本就挣不回本钱来。
“你说这样两家对着开,会不会把咱家的给顶了呀?”
于玲摇摇头,“顶了倒不至于,不过咱们也得合计一下咱家这个店往后的走向了。”
二嫂想了想,都是卖菜的,有啥走向呢?
不还是卖菜吗?
“不一样的。”
于玲不想解释那么些。
“二嫂,这两天儿我让你统计的数据你统计出来了吗?”
她做了个表格让二嫂每天记录。
“还在统计呢,不过这两天儿数看着可是比之前多了。”
多了就好,多了说明客流量又回来了。
“但是我看着,没有早前的那个人流量大。”
她想了想,这周边的小区其实已经算是饱和了。
也没有什么新建的小区,所以客流量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增加,如果想增加这个收益额的话,光单纯的卖菜可能不太行。
其实于玲之前做过卖鸡蛋以及其他东西,底子打的很好。
很多人还是愿意上这来买菜起。
毕竟知根底,而且菜一直都很好,东西也算齐全。
虽然这段时间价格没降,但是还是原来那样,不少人还是喜欢来她这里买。
对于店铺里可增加的内容来说,并不是非常的多。
“那咱怎么办呢?”
“我还没想好,不过咱们可以规划一下区域了。
嗯,石头从山里面往外运鸡蛋,我觉得鸡蛋这一块儿可以稳定销售,以后就加上吧。
蔬菜这一块儿咱们还是该怎么准备,就怎么准备。
水果那一块儿批出来,可以放一些应季的水果,捎带着走一下。
另外,每天推出一个特价菜。”
虽然不打算降价卖,但是不好放的菜和水果,折扣价出售还是可以的。
“推出一个特价菜,就是这一天的菜里头有一个很便宜。”
于玲其实也说不好,这一招到底有没有用,但是一定会吸引人。
比如说今天拉了一车桃儿进来,这东西不太好放,需要快速处理,那今天的桃儿就便宜点儿。
“特价的价格,就比照着批发价加上一点就行。”
二嫂点点头,“我懂了,这我知道怎么办。”
就是特价菜,那也得回本钱不是,总不能亏本卖东西。
“行,那这边儿咱就先这么着,你这边儿自己忙活着,要是忙活不过来的话,让二哥过来帮你一把手。”
“知道,他一会儿就来了。”
大棚里的活儿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毕竟夏天嘛。
一些活儿,强子和二哥干完之后,他们俩闲着没事就骑着车往店里面跑一跑。
于玲和石头给的钱不少,逢年过节的还送东西呢。
几个人干活儿上心,家里店里都忙活。
于玲现在基本上是两边儿店里泡泡,哪一边忙就在哪里。
她看了看时间,差不多好去接苗苗放学了。
骑着小摩托到幼儿园门口,等了得有不到半个小时,幼儿园的门口儿就开了。
小朋友们戴着小帽子,特别的显眼,手拉手排着队出来。
一开始出来的是大班儿的,然后慢慢的被家长接走之后又出来了中班儿的。
中班儿的家长接完之后,小班儿的老师排着队领着孩子出来。
苗姐出来的时候身边围了一大群人,她看见于玲站在这儿,然后撒腿就往这边儿跑。
于玲赶紧支住车子过来接她,“慢点儿,慢点儿,别跑,当心摔了。”
“妈妈,妈妈你快来。”
“妈妈,我要带小朋友上咱们家玩儿。”
于玲看看这会儿的天,这都半下午了,邀请孩子上家玩儿倒是无所谓。
可问题是这会儿上家玩儿,等回家就好天黑了。
这会儿真说起来都立秋了,天也没那么长了。
这能玩儿多会儿呢?
孩子们的家都在市里,离着这儿也不算近的。
于玲看看站在旁边的三个小朋友以及跟在孩子后面跟过来的家长,她笑了笑,“你要邀请小朋友上家里玩儿呀?
“嗯,嗯,我想叫他们上家里玩儿,我邀请莎莎上家里玩儿,然后浩浩和邵飞也要去。”
“可以呀,妈妈欢迎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儿。
但是你看啊,这会儿天都要黑了,来不及了。
你看这样好不好?
你们今天周三,然后周末你带小朋友来家里玩儿,你们可以玩一天。
到时候妈妈帮你准备招待小朋友的东西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