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是打算叫她在县里头上学。”

于玲提着买的东西。

“你不知道,我们那个镇上中学和小学里,好些老师都申请上县里头那个中学和小学里头去了。

当然,我这也是道听途说的,至于真不真的,我也不知道。

但是石头问过陈成,他说这会儿都这样儿,家里头但凡有条件的,都想往市里头走。”

她接过人家递过来的东西,另一只手提着。

“我就寻思着,你说这个县城里头的学校那都是新毕业的师范学生,到底能不能行啊?

有点儿本事的老师都上市里头去了,那村儿里留下的老师,要不就没有经验,要不就是没有什么上进心的。”

大姑有点儿不太同意:“这村儿里头的老师啊,也不能说不好,那你说有些人家就安在村儿里头的话,他也不能跑县里头去上班儿去不是。”

于玲点点头,这话她也赞同,

“是,您说的对。这事儿也确实不能像我那么想。

咱也不是说村儿里的老师不好,但我就觉着还是得上县里头比较好。”

大姑想了想,“你这个想法也没毛病,这会儿发展的很快,县里头的老师工资高,挣得多,好老师确实多。”

她悄声的跟玉玲说,

“你说这个话我就想起来了。

他们说这个县城里头要发展,盖了不少学校。

我听你小妹儿她那个老师说,从下边儿乡镇挑了一批好老师上新学校去。

他们高中都这样,你们那个小学儿咱不知道,但你要说县城里边儿的老师,那确实是厉害。

就像你小妹儿,她那个高中比起乡里头那个高中到底是强不少。”

强不强的,老百姓自己会看。

就看他们每年上大学那个人数,你就知道人家的老师也确实是厉害。

是真厉害,有什么事儿讲的明明白白透透彻彻的,不说人家教的学生能考上大学了?

那人家确实是有那块本事在那儿,那为什么那教育口的领导都抓着返聘一些好老师,那都是有道理的。

于玲叹口气,“我也知道我的想法是对的。

但在县城里头上学,不是咱有钱就能去的。”

大姑好奇了,这上学能花几个钱?就算现在上学得花钱,拿学杂费,拿书本费,拿学费,这一年钱是不少,可苗苗一个小孩儿,刚上学能拿几个钱儿?

于玲摆摆手,跟她解释:“根本就不是这回事儿,也不是钱儿的事儿。是户口和学籍的事儿。”

俩人走到路口,看了看车,过了十字路口。

大姑想着那家的烤饼不错,打算过去买一点。

“我都打听了,要是想在县里头上学,那就得是在县里头的人。

这事儿要么有房子,要么有户口。”

于玲这一说大姑就知道了,上学可不得是在户口地上吗?

家里的孩子以前都在村里上学,也没考虑户口这个事儿,十里八乡的就那么一两个学校,有啥好计较的。

不得不说这会儿孩子上个学是真麻烦,那以前哪有这么麻烦的事儿?

旁的不说,就她自己家里头,俩孩子上学那会儿,谁能寻思说挑拣挑拣学校。看看学校老师咋样儿的?

还想挑一挑,全镇就那么一两个学校,恨不得十多个村儿就那么一个学校,大家的孩子都送这边儿来。

谁还管知道学校老师好不好?那会儿的老师,都是各村里头的人,你就是知道好不好?

你还能去挑选吗?

到底是现在日子好过了,现在小年轻也有想法了,上个学要去挑老师,那以前的孩子上学,家长才不管呢!爱上上,不上拉到。

“咱的户口是在村儿里头。

这不是苗苗上育红班儿吗?我都去打听了。苗苗现在去的这个叫私立的育红班儿,这样的育红班儿,他也不管你是不是什么样的户口,你只要拿钱他就收人。

但是等着上小学可不行,咱这儿也没有私立的学校呀,那等上小学的时候肯定得看户口。

我正琢磨着,你说是不是在万福居那块儿买个房子呢?

不管后边儿能不能用上,咱这个房子先备着。”

大姑想了想,县城里头买个房子也不是不行,“这事儿石头咋说的?”

于玲叹了口气:“我跟石头还没有商量好呢,他心里头也是二二思思的,也没决定说要不要买。

关键是买了这个房子咱也不能去住,花不少钱,就只能放在那儿。”

大姑笑了笑,“这事儿你不用怕,咱这房子买了,你也不用空着,你就租出去,他们现在租房子可好租了。

你知道县城里头打工的人多,好些人都找地方住,你就往外租一个月一二百的老鼻子挣钱了。”

说到这儿,其实于玲觉得当个包租婆也挺好的,但她这会儿还不是当包租婆的时候,本钱不够不说,又不是什么大城市。

“我怕什么呀?我就怕他这政策到时候又变了。”

这政策一天一变,这会儿说要有房子,有户口,那到时候万一有房子没户口的怎么整?

万一到时候说必须要有几年的房龄,多少多少年之间的说法。

这事儿他也不是没遇见过他,其实她以前的时候,好像就有这样的规定,房子必须的是哪年之前买的,得有一定的年数限制,反正就是这一类的规定。

那意思不是说你买了房子立马就能在这儿上学的。

“这事儿啊,咱说了都不算,就得看人家的政策。

人家怎么说,咱就得怎么办。

你瞎心思也没有用。叫我说,先买了吧,买了把稳些,有房子在那总比临靠边了,先买买不着的好。”

大姑说的有道理,要不就回去买了?

“那你说这房子要是买了,苗苗的户口迁不迁呢?

到时候户主咋整,总得有个户主,你说咱都是村里的人,我要是给户口迁出去的话,村里头的地还能包吗?能不能受影响之类的?”

这事儿大姑也不懂啊,

“谁也不知道到时候能怎么变,再说了,苗苗这才上幼儿园,离着上小学还早呢。

到时候再说,话说回来,就是说户口不能迁,学籍过不去,那不还有那个什么借读生吗?

咱就多拿点儿钱,让她借读,也不耽误啥。

我听你小妹他们老师,说这个借读的学生除了学籍和户籍不在这儿,其他的都一样。

你到时候考试的时候除了得回去考这事儿,其他的也不耽误啥,人家都照样考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