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八五章

“这,这个屋。”

石头在前面看着门号,老太太看着这个走廊,不算宽,也就一两个人的宽。

“哎呀妈呀,可算是找到了。”

老太太这一路可是有点累了。

毕竟上了岁数了,一开始不觉得,这会儿觉得累点了。

你说也没干啥,怎么就累了。

“奶,这个是咱们的床,你在这歇歇。”

于玲把身上的背包拿下来就扔地上了,赶紧扶着老太太躺下。

六十多岁的人了,虽然这一路没干啥,但是出门在外走路这事儿,她还是知道的。

哪怕啥也不干,就刚坐车,那也是累点不行,别说老太太,她都想躺下歇歇。

“哎呀,这是开船了?”

“还没有吧?这会儿才上来多会儿,估计不能吧?”

石头看了看手表,“还不到点。别管了,到了点,自然就开了。”

石头这会儿顾不上别的,抱着孩子进来,给苗苗放床上,“爸爸妈妈在这收拾收拾,你先自己玩,不出去哈。”

船上到处都是人,倒是不怕人丢了,但是真跑丢了,不够上火的,还是圈着的好。

到了陌生地方,苗苗的胆子倒也没那么大,她老老实实的坐在老太太那床上,跟老太太一起躺着。

眯缝着眼,有点困了。

“苗苗这是瞌睡了。”老太太看着她,给她拉开小毯子盖盖,然后拍拍,一会儿就睡了。

一家子刚开始收拾,就有人进来了。

石头买的这是六人间,苗苗不到六岁,个头不到一米二,属于占国家便宜的那一波。

一家人占了三个床,还有三个床。

“在这在这,哦哟,这有人了。”

“有人啦?”

“别管有没有人,先进去啊,别在门口站着了。”

这几人说话语速快,听着口音像是这边的人。方言嘛,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于玲听着他们说话,像是外国语似的,乍一听,不看人还以为来了一波外国人。

石头倒是能听懂他们说话,偶尔的还能说几句,毕竟他跑的多,见得听的也多。听着这几人叽里咕噜的说话,他把包放进柜子里,直起身子看看进来的人,没说话。

新进来的一波人看着有四五个人,看了看,然后进来了三个人,都是女人,两个年轻的一个老的。

他们一进来就看见老太太坐在床上哄孩子睡觉,在看对边是一个年轻女人,鞋都脱了,正在躺着呢。

柜子边上站着一个年轻男人。

于玲看看他们没知声,老太太哄孩子睡觉呢,一家子人各干各的活儿。

进来的人正在看床。

一个年轻女人看见下铺还有一个床,她就想过去坐着。

到了跟前才看见床尾的地方放着书包。

她看了石头一眼,石头正在忙自己的事儿,没理她。她只好先把自己的小背包放上铺。

“这光剩下上铺了?”

岁数大点的那个人看看三个床,“我看了,咱们的票,都是上铺。”

“哎呀,上来上去的怪麻烦的。”

于玲躺着缓缓胳膊腿,这一路她领着孩子,就觉得累的小腿疼。

这要是能泡泡脚,那可真是太舒服了。

不过船上条件有限,还是算了。

这屋里头进来别人,声音就吵闹了,苗苗困得不行,这会儿迷迷糊糊的就听有人吵闹,她这孩子不爱激恼,有人吵她直接找小枕头盖头。

刚才石头忙活,就是找她的拉贝贝碎花枕头呢。

小丫头拿着小枕头盖自己头上,翻个身,屁股朝外又睡了过去。

好在几个人叽叽咕咕说了几句,就没再继续。

没过一会儿,另一个年轻的女人出去了,于玲歪着头看了一眼,继续搁船上躺尸。

石头收拾完了就出去看了一下,确定厕所和接热水的地方然后就回来了。

他刚回来,就有一个陌生男人推门要进来。

“干什么的?”

石头看着这人,确定不是自己屋的人。

“兄弟,帮个忙,那啥,我跟我媳妇买的票,不在一个屋,我有点不放心,咱能换换不?”

石头看看他,旁边那个女人就是刚出去的那个,她看这势头笑笑,“大哥,帮个忙行不?我对象那屋就在咱隔壁,不远 他那边也是个下铺。”

于玲一听这话,赶紧插嘴:“不好意思啊,换不了,他不在我也害怕。”

年轻夫妻俩看看她,“啊,你们一起的啊?”

“是,我们一家子呢。”

“……不好意思啊,你们刚才没说话,我还以为大哥自己一个人呢。”

这话说的。

一屋子里有老人孩子还有俩年轻人,一男一女的组合,就是动动脑子不知道这一家子人?

切,你不放心你媳妇,人家就能放心?

岁数大点的那个看着这样儿,跟她闺女说,“换不了就算了吧,就这么住吧,也就一宿,明早就到了。”

于玲没想到刚上船就遇上想换屋这个事儿,想住一个屋买票的时候干啥了,都不知道问问吗?

石头买票的时候就特意跟人说了,要一个屋里的票。

人家卖票那人态度老好了,就给出的一个屋的票。

“这换不了,要不就这么住吧?”

“不,我还是想跟你住一屋。”

年轻女人背着自己老妈悄悄跟对象说。

“不行你问问你那屋有没有自己一个人的咱给换这屋来呢?”

“不行,我那屋都是大老爷们,连个母的都没有,你换什么?

那屋抽烟喝酒的,脚臭味也大,听妈的,你在这屋睡吧。”

她对象嘱咐着:“有什么事儿就在隔壁,也不怕,昂。”

“哎,我……”

俩人叽叽咕咕的出去了。

老太太看着几个人,悄悄的问于玲,“这几个人是哪里的?我真听着说话叽里咕噜的,这是中国人?”

于玲摇摇头,她也听不出来,

“我听着应该是中国的吧,具体哪的我还真不知道。”

她听过四川话,东北话,蒙古语,还有新疆维吾尔族的话,但是这叽里咕噜的,这些人长的,也不太像南方那边的啊,这还真不好说具体是哪地方的。

“威海那边的。”

“威海的,威海人这么说话?”

“嗯,他们那边的方言就是这样的。”

于玲好奇了:“威海人,跑这坐船,去大连?”

他们不也是靠海边吗?

干啥从这边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