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铁血长缨之丧尸压境 > 第440章 胶东半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有问题,我们仔细侦察过每一个阵地!全都是真枪实弹,士兵们训练有素,绝对不是民兵级别的水平!全部都是履带式的大口径炮群,至少几百门的样子!”王鸿飞斩钉截铁地报告着,作为老资格的侦查队指挥员,他对自己侦查的情报充满自信,没有一点点的含糊其辞。

“那么我觉得,我们不用理会这样一支人类卫队!这支卫队的态势,看起来目标并不是我们!首先距离我们最近的卫士火箭炮部队的射程应该是400公里,却部署在距离我们不到50公里的位置上!有道理吗?射程在50公里左右的大口径炮群却在距离我们80公里左右的区域,这可能吗?唯一的可能性是,人类的对手在J苏省境内!而且人类的部署很有可能是防御性的,而不是什么陷阱!”徐翎东一边用左手搓着自己的下巴,一边缓慢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仿佛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

接近三分钟的时间,没有任何人说话,所有人都紧盯着地图,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不是针对自己的庞大人类精锐卫队,如此配置的人类力量,基本上是人类城市联盟所能拿出的老本了。可以说除了超级城市的守卫队之外,这里集结的精锐卫队应该是所有了,那么又是针对谁?难道这附近还有更大的威胁?这未知的恐惧,如同乌云般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

“我感觉J苏的几个城市才是,这支庞大卫队的目标,甚至说这些人类卫队还不是全部!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人类队伍!而且J苏方面应该非常的强悍,是一个未知的而且强大的存在。以上就是我的感觉和全部认识。”他一边说着,一边用余光观察着崔文结的表情,似乎生怕自己的话有什么不妥之处 ,末了,又补充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声音里带着几分诚恳与谨慎。

崔文结听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摆了摆手,说道:“好!你回去吧,回去和罗立大叔说,叫他交给你三十个人!从今天起升任你小队长的职务!民工小队!”说罢,他一边笑着,一边示意指挥部的所有指挥员来到地图前,准备开下一步的会议。

徐翎东并没有马上出门,而是微微缩了一下脖子,像是鼓足了勇气,怯生生地问道:“长缨!我能再说一句吗?”

崔文结有些意外,微微挑眉,反问道:“还有什么事?”在他的认知里,自己的属下应该百分之百地执行命令,徐翎东的这一举动让他不禁好奇起来。

徐翎东深吸一口气,语速稍快地说道:“我想说,我们恐怕不能直接越过S东与J苏的边境。如果有两只强大的力量在这里对峙的话,那么分开这两股力量的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雷区!如果想要离开这里,只能选择空中或是海上!我的话说完了!”说完,他便转身,脚步略显急促地向指挥部门口走去,背影里带着一丝紧张后的释然。

“等等!郑州,交给他一百名战士!徐翎东,从今天起你是一名中队长了!出去吧!”崔文结笑了笑,心中对这名人类投靠过来的指挥员十分满意。他心想,或许指挥员们开会,也会选择海路这唯一的选择,但是基层指挥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很好的表现,这样的基层指挥员自然是越多越好。徐翎东越是在队伍危险的时候,越是能够凸显自己的作用!于是崔文结破例一天之内两次提升自己的指挥官。要知道只有1300人的军大队中可以率领100人,已经是很接近顶级指挥员的位置了!脑子!脑子确实是个好东西。

这时,李越洋站在地图前,眉头紧皱,手指着距离100公里的日照和连云港两个城市,说道:“我也感觉,我们从海路走比较安全,不如我们从日照出发,从连云港登陆?”他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身边的其他指挥员,眼神里满是探寻的意味,这位顶级战士,只是把很多指挥员的想法先说了出来。

“张杰!叶若秋!你们怎么看?”崔文结瞟向两个沉默不语的高级参谋人员兼侦察部的队长,他知道,这两个老资格的队长,经验老道,想法也会不太一样。

张杰笑了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不紧不慢地说道:“哦,我觉得有些问题,这里已经是重兵集结了,难道日照和连云港会有特殊吗?那里估计也已经是战云密布了!”他虽然还没有想到该怎么办,但崔文结问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叶若秋则一脸严肃,挺直了腰板,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威海,找到我们渡海的工具和起航点。那里背对我们的目的地,南通!南通市是一个内陆城市,我们必须通过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只有这样才能避开沿岸的所有警戒和不必要的火力打击!”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所以毫无保留,将自己的建议和盘托出。

十几名指挥员围绕着叶若秋的战役思想,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一时间,指挥部里各种声音交织,有人提出疑问,有人进行补充。很快大家找到出路,三个小时之后。这个十几辆大巴的车队向着胶东半岛进发了,路上郁郁葱葱的树木飞速向后退去,似乎都带着一丝欣喜一般,战士们也终于找到自己的出路了,他们心想,应该不再会被人类城市联盟的追杀了,虽然不知道南通是什么情况,但是应该不会比现在更加糟糕吧!

在海边,一个五十多岁的船把头,满脸沧桑,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我们家里已经没有人了,能豁的出去!我们参加你们,和你们一起走!反正留下来也是饿死!”说罢,他带着自己身边的二十多个人各自上了不到一百吨的渔船。而且每个船上都配置了一个手提式,使用干电池的步话机,这样整个船队有了统一的指挥,这次指挥官不再是崔文结,而是老船把头。也只有这个有着丰富经验的老船长有机会把船队带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