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英年早逝
太清殿
墨君毅气息奄奄,仿佛风中残烛。
然而,有些事情,他必须在生命的尽头解决。
福生命人用轿辇,小心翼翼地将墨君毅抬至太清殿。
满朝文武,早已在此恭候多时。
他们整齐地站立着,神情肃穆。
夜阡绝轻轻地,将墨君毅抱上皇位。
待他坐稳后,静静地站在一旁。
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他,密切关注着他的状况。
福生手持佛尘,庄重地立于皇位的另一侧。
文武百官依次上前,行三拜九叩大礼。
福生高声喊道:
“平身!”
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一种庄严的氛围。
文武百官谢恩后,各自回到原位。
墨君毅强打精神,用微弱的声音说道:
“各位大人……寡人自登基以来……虽仅有短短一年……但自问一直勤政爱民……”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透露出无尽的疲惫:
“尽管……寡人的身世……曾引发诸多争议……”
“但经过母妃和陆公公的证实,以及滴骨法的验证……寡人确为……先皇的亲生骨肉……”
墨君毅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
“即便如此,寡人对于父王和母妃的养育之恩,还有与平王的兄弟之情……寡人始终铭记于心……”
他的声音略微停顿,似乎在努力克制着内心的痛苦:
“寡人一直将平王……视为最亲近的弟弟……”
墨君毅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失望:
“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为了皇位……对寡人下毒!……”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中,夹杂着难以言喻的心痛。
墨君毅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墨君黠心肠如此阴狠,实在不可留于世上。”
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绝:
“因此……寡人不得不将他……就地正法!……”
事已至此,墨君毅似乎已经放下了一切。
他的声音变得,平静而坚定:
“寡人……不想再做任何追究……平王的遗体,已被运回平王府。”
“寡人决定……依然以王爷之尊下葬皇陵……”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仿佛在向他们传递着一种宽容和释怀。
太清殿内一片寂静,众人都被墨君毅的话所震撼。
他们默默地注视着,这位即将离世的皇帝,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慨。
陆全的通报声,犹如一道惊雷,在门外炸响:
“皇太妃……驾到!……”
那声音,仿佛被无限拉长,如同一股洪流。
席卷了整个宫殿,让每一个人都能清晰地听见。
翠儿在陆全的搀扶下,脚步踉跄,如疾风般冲进了门内。
她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那满是焦急的呼喊,仿佛要撕裂整个宫殿:
“皇儿!……皇儿!……你怎么样了?……”
当她的目光触及,皇位上坐着的墨君毅时。
墨君毅那明显虚弱的模样,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
翠儿的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
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让她心痛如绞、自责不已、焦急万分,还有那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她的泪水,如泉涌般不断流淌,哽咽着说道:
“都怪母妃……没有管教好君黠……让他犯下如此大过……”
她的声音,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痛苦,仿佛要将自己的心撕裂。
“他……他就算死了……也难以赎罪啊!”
墨君毅的脸上,勉强挤出一丝苍白的笑容。
那笑容如风中残烛,让人看着心碎。
他虚弱地说道:
“母妃!……皇儿不孝……要先行一步了!……”
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打着翠儿的心。
“母妃的养育之恩……只能……等到来世……再来相报!……”
翠儿的心中,千言万语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却又在喉咙处哽住,最终化为一声声,凄厉的哭喊和绝望的呼唤:
“皇儿!……我苦命的孩子!……我对不起先帝……对不起姐姐!……”
她的哭声,在宫殿中回荡,如泣如诉,令人心碎。
“我真是……罪该万死啊!……”
翠儿的自责,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的泪水,已经模糊了她的视线,让她看不清前方的道路。
大殿内鸦雀无声,众人皆屏息凝神,静静等待着。
翠儿的心情逐渐平复,哭喊声也渐渐停歇。
此刻,墨君毅尚有要事宣告,翠儿深知,不能再浪费时间。
墨君毅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眼中满是不舍与期望。
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
“寡人即将离世,然……膝下无子……”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
“皇室之中,除了安王以外……已无他人可以托付!”
“虽然安王,乃是外姓。”
墨君毅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
“但是自古以来,帝王之尊,理应能者居之。”
“安王……聪慧机敏……遇事沉着果断……且还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众人不禁,为墨君毅的英明决断所折服,也为安王的才能与品德所打动。
墨君毅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仿佛是对众人的嘱托,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他做皇帝……乃百姓之福……”
最后,墨君毅郑重地宣布:
“寡人今日,就将皇位,禅让于安王。”
“望百官……虔诚辅佐……勿生异心!……”
文武百官闻言,纷纷跪地,泪流满面,齐声高呼:
“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的声音响彻大殿,久久不散,仿佛在向墨君毅表达着,无尽的敬意与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