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蜀宫密道,险中求生
蜀宫的最后一夜,比往常更加寒冷。
花蕊夫人站在御书房的密室中,手中拿着一卷泛黄的图纸。这是蜀宫地下密道的完整图纸,只有历代后妃才能掌握。图纸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个岔道和机关,还有前人用朱笔添加的注释。
";时间不多了,";她对身边的贴身宫女小芸说,";把重要的路线都记在心里。";
小芸凑近图纸,仔细记忆着。她知道,这可能是她们最后的逃生希望。
远处传来沉闷的撞击声,那是宋军的攻城锤在撞击城门。声音一下比一下沉重,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娘娘,";一个老宫女匆匆进来,";孟陛下命人传话,说让您立刻启用密道。";
花蕊夫人点点头:";知道了。你们都下去准备吧,记住,该带的都带上,但不要太显眼。";
等老宫女退下,她转向小芸:";还记得我教你的暗号吗?";
";记得,";小芸说,";';梅花三弄';是问,';落雁寒江';是答。";
";很好,";花蕊夫人欣慰地说,";出了城后,记得找到杨宏。他会帮你们转移。";
";娘娘,";小芸欲言又止,";您真的不和我们一起走吗?";
花蕊夫人摇头:";我是蜀国的皇后,应该与蜀国共存亡。况且,如果我们都逃了,他们一定会加紧搜捕。有我在这里吸引注意力,你们才能安全离开。";
她说这话时很平静,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小芸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来,";花蕊夫人走向书架,";帮我把这面墙推开。";
两人合力推动书架,露出后面的一道暗门。门后是一条向下的台阶,通向漆黑的地下。
花蕊夫人点燃一支火把:";这条路是太祖时期修建的,本来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没想到,真的用上了。";
台阶蜿蜒向下,火光映照着斑驳的墙壁。墙上刻着许多文字,有的已经模糊不清,有的却依然清晰可见。
";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记录,";花蕊夫人指着墙上的文字,";每一代都会在这里留下一些重要的信息。";
小芸凑近看去,只见墙上写着:
";永昌三年,大旱,密道西段塌方,需从二岔口绕行。";
";天庆元年,东路遇地下水,改走高台。";
";建炎四年,北段新开支路,可通往金陵。";
";这就像一部地下的编年史,";花蕊夫人感慨,";记录着蜀国的兴衰。";
她停下脚步,取出一支炭笔,在墙上写道:";建安末年,蜀亡,愿后人珍惜。";
字迹潦草却有力,仿佛在向未来的人诉说着什么。
继续前行,密道渐渐变得宽敞。两侧出现了一些石室,里面堆放着各种物品。
";这些是历代储存的物资,";花蕊夫人解释,";以备不时之需。";
她推开一间石室的门。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干粮、药材和一些简单的兵器。
";带上这些,";她交给小芸一个布包,";路上可能用得上。";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异响。两人警觉地停下脚步。
";有人?";小芸紧张地问。
花蕊夫人摇头:";不像。这个位置在护城河下,可能是上面的水渗透下来了。";
但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这条密道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谁也不知道现在的具体情况。
";快些走,";她催促道,";等天亮之前,我们必须通过主道。";
前方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三条通道分别通向不同的方向。墙上的箭头已经模糊,但花蕊夫人似乎对路线了然于胸。
";走左边,";她说,";这条路虽然远一些,但最安全。";
小芸注意到,其他两条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塌方痕迹。显然,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剧烈的地震。
";娘娘,";她忍不住问,";您是怎么记住这些路线的?";
";这是历代后妃的职责之一,";花蕊夫人边走边说,";每个月都要检查一次密道的情况。虽然这些年疏于打理,但主要路线还算完整。";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嘲:";只是没想到,这最后一次检查,居然是为了逃命。";
前方的通道突然变得狭窄,两人不得不弯腰前行。空气也变得潮湿而浑浊,火把的光芒在水汽中显得格外昏暗。
";小心脚下,";花蕊夫人提醒道,";这段路是最早修建的,地面可能不太......";
她的话还没说完,脚下突然传来一阵异响。像是某种东西在碎裂。
";不好!";花蕊夫人脸色大变,";快退!";
她猛地推开小芸,自己却一个踉跄。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她脚下的地面轰然塌陷。
";娘娘!";小芸惊叫一声,一把抓住花蕊夫人的手。
花蕊夫人的下半身已经陷入塌陷的地面,只靠小芸的拉扯勉强没有完全落下去。借着火光,可以看到下面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穴。
";放手,";花蕊夫人咬牙说,";不然我们都得死在这。";
";不!";小芸死死抓住她的手,泪水夺眶而出,";我不能丢下您!";
就在这危急时刻,花蕊夫人突然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你记得我教过你的那首诗吗?";
";什么?";小芸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那首《蜀道难》,";花蕊夫人的声音异常平静,";你总是背不全最后一句。";
小芸愣住了。她记得那首诗,更记得娘娘教她时的情景。那时还是和平年代,她们常在御花园里吟诗作对,那些快乐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她下意识地开始背诵。
";很好,";花蕊夫人点点头,";但你要记住,再难的路也总有走完的时候。";
说着,她另一只手突然发力,猛地将一个包袱推向小芸:";记住我的话,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些东西,你一定要带到杭州!";
";娘娘!";小芸想要上前。
";不许动!";花蕊夫人厉声喝道,这是她第一次用这种语气对小芸说话,";这是命令!";
小芸僵在原地,泪如雨下。她知道,这是最后的诀别。
";走吧,";花蕊夫人的声音又恢复了温柔,";替我看看外面的世界。";
说完,她松开了抓住小芸的手。
";娘娘!";小芸的喊声在密道中回荡,却只换来一阵空洞的回音。
黑暗吞噬了花蕊夫人的身影,仿佛从未存在过。小芸跪在地上,泪水模糊了视线。但她知道,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
抱起娘娘最后留给她的包袱,小芸强迫自己站起来。这个包袱出奇的重,里面似乎装着一些书籍和器物。
";我一定要把这些东西带到杭州,";她在心中默默发誓,";这是娘娘用生命托付的重任。";
继续前行,密道开始向上倾斜。空气中的腐朽气息渐渐被泥土的芬芳取代。小芸知道,出口已经不远了。
突然,前方传来脚步声。小芸屏住呼吸,躲在一处凹陷处。脚步声越来越近,伴随着压低的说话声。
";真是奇怪,";一个声音说,";明明看到有人进了密道,怎么一个都找不到?";
";继续找!";另一个声音命令道,";宋帅说了,不能放走一个重要人物。";
小芸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这些人是冲着花蕊夫人来的。娘娘的牺牲,为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等脚步声远去,小芸才敢继续前进。前方出现了一道微弱的光,那是黎明的曙光从出口处透进来。
推开伪装成乱石堆的暗门,清晨的凉风扑面而来。小芸发现自己在城外的一处山坡上,远处可以看到锦官城的轮廓。
城墙上已经竖起了宋军的旗帜。一个时代结束了。
但她来不及感伤,必须趁天亮前找到接应的人。按照娘娘的指示,她要穿过这片树林,到西面的废弃粮仓去。
一路小心前行,终于在天完全亮起之前到达了目的地。
";梅花三弄。";黑暗中传来一个谨慎的声音。
";落雁寒江。";小芸如释重负地答道。
一个人影从阴影中走出来,正是杨宏。他看了看小芸,又看看她背着的包袱,神色复杂:";夫人她......";
小芸摇摇头,泪水再次涌出:";娘娘她......";
杨宏沉默片刻:";走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取出一件粗布衣裳递给小芸:";换上这个,你现在是一个逃难的普通百姓。";
小芸换好衣服,小心地将包袱藏在破旧的褡裢里。这时,晨光已经洒满大地。
她最后望了一眼锦官城的方向。晨雾中,城池显得那么遥远,仿佛一场梦境。
";娘娘,";她在心中默默说,";我一定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