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年6月30日!
又双叒叕到一年毕业季!
早上九点整!
汉东大学学生大礼堂座无虚席。
汉东大学党委委员、政法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高育良,带领学院党组班子全体成员,就坐于主席台上。
‘89—9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即将开始!
……
望着台下自己的学生弟子们,高育良欣慰的笑了。
这一届的学生,是自己由教转政前完整带完的最后一届,更是未来牢不可破的汉大帮的中坚力量。
高育良正襟危坐,依旧面带春风和煦的微笑。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在这里恭喜你们,完成了四年的大学学业!”
“过完今天,你们即将毕业!”
“大部分同学会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投入到忙碌而充实的工作当中去。”
“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考研、读博,继续全方位的提升自己。”
“无论是何种选择,老师都衷心的期盼你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在各自的生活中砥砺前行。”
“四年来,老师和你们朝夕相处,各位同学都给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你们总说,以是我的学生而自豪。”
“但是今天,老师在这里同样想和你们说句发自肺腑的心里话。”
“你们同样是老师的骄傲!”
啪啪啪啪…
高育良的话说完,台下掌声雷动。
“今天你们即将毕业,不久之后老师也会…离开校园…”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大家都开始小声议论了起来。
唯独钟小艾、王虞杨、陈海等心腹弟子若有所思。
他们都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渠道,他们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师,即将站上更高、更广阔的舞台。
高育良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拿起话筒,充满师德之美的磁性男中音,从他的嗓门中传出。
“今天,老师为你们上毕业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课!”
高育良起身离开主席台,举着话筒,缓步来到大礼堂舞台最前端。
回忆瞬间涌上心头。
四年前,他正是在这里举办迎新晚会,迎接台下这些青涩的男男女女们。
为此,自己还一时兴起,穿着西装燕尾服,给孩子们秀了一段机械舞。
孩子们看的很高兴,也很新奇。
只可惜评论区那是恶评如潮啊!
其实他们根本不清楚,何为‘生活’二字的含义。
现在四年已过,台下的人还是那些人,只不过……人是物非啊!
“同学们!”
“今年是993年,是你们毕业的日子,永远记住这一天!”
“还有七年,我们就要迈入21世纪了!”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前,看着你们年轻而坚毅的面庞,我仿佛望见了龙国法治建设的燎原星火。”
“此刻的汉东大学校园,此刻政法学院的每一处角落…”
“既见证了你们四载寒窗的求索足迹,更将目送你们奔赴星辰大海的壮阔天地。”
高育良稍作停顿,继续道:“同学们!”
“很多年前,我如你们一般青春年少,满怀理想信念,怀抱《论法的精神》踏入这座校园。”
“多年后是今天,当社会生活改变、国际局势大变,当市场经济随着改革的大潮,奔涌而至的当下。”
“老师深知…你们面临的——将是比书本复杂百倍的现实课题。”
“在价格闯关与国企改制的轰鸣声中,在法治、吏治的激烈争论里,政法人的使命——从未如此清晰又如此沉重!”
“我们要用法治的犁铧,在脚下这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耕植现代文明的契约精神。”
紧接着,高育良突然话锋一转道。
“记得去年我在省教育厅挂职任副厅长兼高教处处长的时候,陪同汉东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赵立春同志,在京州开发区调研。”
“当时就有位外商问我!”
“高!”
“你们的法律是写在纸上,还是刻在心上?”
“这个尖锐的诘问…曾让老师彻夜难眠!”
“那么今天,老师把这个问题转赠诸位!”
“当你们手握执法之剑、护法之盾、检察之书、裁判之槌、政策之笔时!”
“能否让每份案件、警情、审理、判决…保持公平公正,并——穿透利益和权力的迷雾?!”
“当面对权力寻租,面对金钱、美色、权力、地位的诱惑时…”
“你们是否记得政法学院大礼堂前——‘明德崇法’的院训?!”
说罢,高育良挥了挥手。
学生代表王虞杨、陈良、钟小艾三人,并排而行,身穿整齐的学士袍,各自手捧一本书籍走上台前。
高育良笑着指着三人手里的书籍。
“老师在此,有个小小的建议!”
“我建议诸君,常备三面镜子!”
王虞杨率先上前一步 ,将手中资本论高高举过头顶。
“第一面镜子!”
“怀揣放大镜,研读《资本论》。”
“在市场经济的惊涛中,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随后,是陈良上前一步,高高举起龙国古典法学名着《唐律疏议》。
“第二面镜子!”
“手持显微镜剖析龙国古典法学巨着——《唐律疏议》!”
“在传统古典法学文化的基因里,寻找现代转型密码。”
最后,是钟小艾举起那本红色如烈火般的《共产党宣言》!
“第三面镜子!”
“时刻牢记使命、时刻不忘初心,更要高悬明镜对照《共产党宣言》!”
“永远铭记——我们为何出发!”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就像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
“法治的尊严始于每个政法工作者——对规则的敬畏。”
“孩子们,世界是你们的,未来也是你们的!”
“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你自然会到达未来!”
“庄周还在梦蝶,世上已过千年!”
“这‘千年之后’的光景…老师期待着重逢之时,和你们一起领略!”
“临别之际,最后送给大家三句嘱托!”
“其一!”
“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像汉谟拉比法典石柱般扎根大地!”
“屹立千年而不倒!”
“其二!”
“始终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和蔓延!”
“法治大厦的裂缝…往往始于第一次妥协!”
“其三!”
“牢记‘徒法不足以自行’!”
“要像伯尔曼所言‘为法律赋予——神圣的仪式感’。”
“当你们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在堆积如山的大小案件卷宗堆中抬头时,请望一望窗外的万家灯火!”
“——那才是法条最终的归宿!”
高育良的话语振聋发聩,激荡着台下青年男女们的内心世界!
“此去经年…”
“或入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
“但请永远保持,维护正义、守护法律最初时的模样,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愿你们在法检系统,筑牢法律精神的基石!”
“愿你们在公安司法条线,守护万家灯火、维护一方平安、扞卫国家法治尊严!”
“愿你们的点点滴滴、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向人民群众,传递公平正义的温度。”
“多年后,当我们再次相聚在一起时,期待诸位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老师也期望着自己同样能够交出一副无愧于自己的答卷,能够一直做值得你们尊重的那位——高老师!”
最后,在无数热切的目光之中,高育良微微鞠躬!
这是第一次,老师向着自己的学生们鞠躬!
“再见了,我亲爱的弟子们!”
“此去山高水长,望诸君谨记!”
“政法的分量,不在于它本身的重量,而在于政法工作者心中的道德砝码!”
“好了!”
“下课!”
……
(第一卷,汉东大学篇——正式结束!)
(120章,四十万字,关了三次小黑屋,没流量,恶评如潮,虎头蛇尾,但是终于还是结束了。)
(影视也好,小说也罢,是人只知‘高植物’…无人了解‘高老师’!)
(我希望学生们爱戴的更多的是那位热情洋溢的法学教授,而不是身居高位手握大权的高书记。)
(感谢从第一本书陪伴我到现在的老爷们,也感谢这本书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放弃的老爷们!)
(第二卷初入官场篇——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