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蒙蒙亮,部队享用早餐,等太阳出来,路上行军已久。

“长官,元首亲自接见你了吗?”

“是的。”

“那真是让人羡慕。”

“我也要奋斗,为帝国而战,为荣誉而战!”

恩克弗在一边说道,看来孩子被刺激的不轻,骑士十字勋章的效应啊。

“嗯,我看好你。”

民众为什么会被言语舆论所蛊惑,靠口头宣传吗?是靠画大饼灌心灵鸡汤?

必须是民众感受到,摸得着,看得见,享受过,信任从来不是盲目的冲动,绝不会是一拍脑袋。

满足民众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是基础,反战不是简单的反对战争,伟人曾经说过,要分清矛盾主次,最本质的矛盾是什么?

是借贷寄生经济体系,是食租者,彻底地摧垮帝国的国内经济。

帝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捉襟见肘,增速出现衰退,利益分配只能通过战争解决。

团部的后勤部队一辆马车只有一支98K防御自卫,在霍夫曼看来是远远不够的,专门调拔了骑兵护卫。

后勤就是血管,运送的物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进程。

自从升职接手,物资的转运调拨继续由原来的团部人员负责,一般人真玩不转。

作战状态下,一个普通步兵营每天最少要补充16吨的物资,以雪铁龙U23卡车计算,载重2吨,尚未计算本身的燃料消耗。

再算上团部直属,火炮牵引,弹药基数,上哪里去找几十辆卡车?油从哪里来,一个不受重视的第4序列二线师。

战争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后勤管理是一门艺术和科学,其中还涉及利益分配。

自己的士兵领用的是捷克造,班组机枪是Zb-26轻机枪,这玩意和mG34不在一个档次,火力压制持续性弱。

久负盛名的武器,霍夫曼自然会上手操作一番。

灵活的握把,金属托底板有防滑纹,可以翘起抵肩,提高架枪稳定性,左侧扳机上方有单连发选择杆,仅存的优点。

500发理论射速只是纸面的,野战操作实际射速约为每分钟180发,枪管在持续射击约200发后就要更换。

士兵还装备不少的毛瑟c96手枪,Vz 12\/33步枪,重火力是Zb37式重机枪。

军官大部分使用cZ 27手枪,7.65子弹,容弹量8发,重670克,枪管长99毫米,射程50米。

霍夫曼还收到一把消音版本,营长李希特诚心实意的回赠。

自己唯一的优势在于后勤补给,只能用在紧要关头,必须严格限制使用次数,减少曝光几率。

霍夫曼有些头痛,空间里的库存,任重而道远,一个师的作战物资,真要打起来,每天至少需要1000吨。

“轰!”

“律律”

驮马的叫声惊动霍夫曼,马匹踩到了地雷,尸体被抛起,炸成几截。

另一匹被破片刺入脖子上,摔倒在地上,鲜血汩汩的流,大大的眼睛里流出泪水。

“工兵去探雷,其它人警戒。”

地雷小巧而隐蔽,可以隐藏在几乎任何角落而难以察觉,是致命的杀手!

五人一组的探雷兵使用39型探雷杖清理路面,通过拿在手上往斜前方戳刺地面、凭借感觉和声音的异常来发现地雷。

小心翼翼的用棍子捅来捅去,很有喜感。

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声音信号作为目标识别标志的海王星探雷器等装备,那是一波次部队使用的。

霍夫曼下了车,看着工兵缓慢的进展,心里暗暗着急,其实自己才是扫雷王,苦于没有机会,无法显于人前。

不过可以看看其它,沿着路基下了公路,精神力收放。

“长官。”

费德尔曼有些担心,示意不要冒险,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其它地方埋有地雷。

甭说,敌人是狡猾的,霍夫曼还是有收获,两侧零星埋有,让人防不胜防,在他们的心中,压根儿没有普通民众,为了破坏不择手段。

打开望远镜,扫描可隐藏地方,搜索着目标。

“砰”

目标是工兵,不过没有打准。

霍夫曼指了指两个方向,握拳向前挥了两次。

留在后面的克勒尔曼收到指示,发出前进命令。

狙击手架起枪,盯住方向。

卢卡斯的反应速度更快,望远镜中的密位给出大概参数。

“巴尔塔扎,方位25位,高参10,高爆弹准备。”

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去除炮衣,主炮手在调整高低和方向。

“开火”

咚咚咚咚。

四枚炮弹飞出去。

烟雾缭绕,夹杂着灰尘。

士兵们冲了上去。

游击战术,最怕小刀放血,专门打后勤运输。

“砍树,在路边做成十字架,把他们全部吊死。”

霍夫曼心里发了狠,不震慑不行,最怕星星之火。

帝国对法国人等西欧国家算是不错,破坏严重的反而是英国人,狂轰滥炸,死伤无数,可怜的法国人,当然还有姑娘女人,受伤的都是他们。

面对正规军,游击队如黄油,轻而易举被切开,没有任何悬念。

趁此机会,七米之内快又准,地上出现几个坑,眨眨眼又被填平。

马匹被放血,丢在卡车上,调整几匹马,队伍可以行动了。

“可以了,我们走。”

“施耐德,我们走前面。”

霍夫曼的座位离车头不到3米,处在安全距离内。

“哐”

车轮碾过一个土坑,来回一晃。

又是一颗地雷。

奔驰车左摇右摆几次后,终于摆正身子。

法国人的游击是在东线战场失利后得到蓬勃发展,要的是趁帝国病要它命。

帝国兵锋正盛时,从未有过反抗,逆来顺受,有,也只是小小的牛皮癣。

往北走,车辆马车多起来,步兵行列来来往往。

道路上处处是胜利的歌声,笑嘻嘻的打招呼。

坦克装甲车轰隆隆,统帅部正在调兵遣将,火车喷云吐雾,汽笛声阵阵。

霍夫曼着着火车拖着的火炮弹药,红色计划开始了。

调到二线师,是不是升职快一些?

不排除这个可能,希来姆元首,以及背后的人老谋深算。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就是在大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