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寒上前拜见,“儿臣参见父皇。”
肃康帝拿着奏折,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蹙起了眉头不悦道:“最近都不见你人影,去哪啦?”
“回父皇,儿臣去了一趟阮丰城……,”逐跟肃康帝讲述了这几日的经过,当然也略过了一部分事情。
肃康帝听萧寒阐述完事情经过后,神情稍缓,他仔细瞧了他一眼,问道:“可有受伤?”
“谢父皇关心,儿臣没有受伤。”
之后俩人又聊了一些事情,寒暄了会,萧寒便退出去了。
慈安宫内,太后正与沈太傅的孙女,沈安凝叙话,当今太后是沈太傅的妹妹,也就是沈安凝的姑祖母。
太后年满六十,保养得当,加之她心宽,年轻时贵为皇后,甚得帝宠,如今更是太后之尊,无人敢找她麻烦。
她也不爱管后宫的闲事,只一心过自己的日子,年轻时,更是才华与美貌并存,如今看着,也不过四十多的模样。
沈安凝面容精致,肌肤细腻白皙,姿容秀美,高洁清雅,是一个温婉的小姑娘。
因出身书香门第,她身上有着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气质。
她今日穿着一袭青色罗衫,发上簪着一套精美的发饰,插着一只金步摇,戴着一对精致的白玉耳环,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
太后今日身着一袭华丽的风袍,上面绣着龙凤呈祥图案,头上戴着镶嵌着红宝石的华丽凤冠,彰显着她尊贵的身份。
指甲上涂着红色的蔻丹,她拉着沈安凝的手坐下来,慈祥地看着她:“安凝呀!你可有些时日,没有进宫陪哀家聊天了,哀家一个人乏闷的很。”
沈安凝羞怯怯地回道:“姑祖母恕罪,因最近学的东西特别多,一直抽不开身,往后安凝定常来看望您。”
太后心疼的看着她:“定是我那老哥哥给你安排的吧!”
“想哀家年少的时候,也没逃过他的魔爪,他呀!就天天逮着哀家看书,学习琴棋书画,想起来哀家就头疼,”说着噗呲笑了起来。
沈安凝也跟着笑:“原来姑祖母年轻的时候,也被祖父这样严管过啊!”
“可不是嘛!不过如今想想,也多亏了哥哥逼一把,不然如今,哀家也没有这么舒心的日子过。”
沈安凝温声细语的说:“姑祖母的福分,自然是大的。”
太后摆摆手:“不说哀家了,你如今已过及笄,我那老哥哥,可有为你寻一门好人家。”
太后一般不喜欢给别人赐婚,或者撮合姻缘,她觉得要是两人最后过不好,她心里会不安,所以她通常不掺和这些事情。
她不想给自己添堵,就是那种我不找麻烦,麻烦也不要来找我的态度。
如今问起,也不过因是娘家人,关心的提那么一嘴,但绝没有牵红线的想法。
沈安凝腼腆害羞地低下头:“还没呢!安凝还小,倒不着急,还想在家多陪陪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
太后身边的宁梦姑姑打趣笑道:“表小姐才貌双全,想必京中登门求亲的富家公子,都快踏破门槛了吧!”
“姑姑就别打趣安凝了,”沈安凝害羞浅笑,转头对宁梦姑姑说。
太后指指宁梦姑姑,晲了她一眼浅笑:“你这厚脸皮的,我这侄孙女脸皮薄,可不许乱打趣。”
“不过安凝呀!这婚嫁可马虎不得,还是要仔细挑选甄别。”太后一改之前的笑容,认真地嘱咐。
沈安凝也认真的回答:“嗯,此事还得祖父,父亲和母亲做主。”
大家族里,子女的婚姻都不是自己能做主的,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通常都是父母长辈决定,要求门当户对,他们非常看重门第和阶级,其中还牵扯着家族利益关系,要考虑对方家族的地位,经济,在朝为官的也有政治上的考量 。
太后点头表示认同:“哀家倒是有几个孙子还没娶妃,是吧宁梦。”她转头跟宁梦说。
宁梦是知道太后的性子的,倒也没有多往别处想,聊聊家常嘛!不就是如此,逮着话题便顺嘴说了,她便随着附和。
宁梦笑着说:“是的,除煜王,瑞王两位亲王娶了正妃外,晋王,宁王,祁王,宣王,秦王,,都尚未成亲呢!”
肃康帝有九个儿子,十个女儿。
最大的煜王萧骞,如今也才二十二,前两年娶的兵部尚书之女,叶之瑶。
老二,瑞王萧隐,二十一,年前娶了王妃,是吏部尚书的孙女冯以秋。
老三,晋王萧越,二十,晋王是皇后所出是嫡子,尚未娶亲。
老四,宁王萧睁,十九,尚未娶亲,一年前,他请旨到边疆历练,如今不在京城。
老五,祁王萧墨,十九,尚未娶亲 。
老六,宣王萧灿,十八,尚未娶亲。
老七,秦王萧寒,十八,尚未娶亲。
老八,萧衡十四,还未封王,老九,萧翊八岁。
公主最大的二十五,如今嫁了六个,还有四个尚且年幼。
肃康帝的几个大儿子,个个都长的俊美高挑,女儿美丽温婉。
肃康帝自己也生的俊美,加上各宫娘娘,都是万里挑一的美人,如今的皇室儿女就没有丑的。
几个到了已婚年纪,尚未娶亲的亲王,也是肃康帝的头疼之一。
太后神色忧虑:“是啊!有好几位亲王,如今都到了娶亲的年纪。”
随后摆摆手:“算了算了,哀家不管这些,让皇帝愁去吧!”
宁梦就知道太后会这样,她可不爱管这些,不喜欢忧心劳神,她笑着打趣说:“太后,您难道就不想早点抱曾孙子吗?”
太后摇摇头:“想也没办法,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顺其自然吧!你看老大生了个闺女,也就抱进来给哀家瞧过两三回,算算也有些时日,没来哀家这里了吧!”
宁梦姑姑见状便提:“那改明,我让煜王妃,把曾孙女抱进来给你瞧。”
“得了,孩子小,来来回回,可别折腾她们了。”
那边,萧寒从御书房出来后,就往慈安宫方向来。
“七哥,七哥……,这里,”一颗脑袋从假山后探出来。
“小九?”萧寒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假山处,“你躲里面又憋什么坏。”
“我哪有,”萧翊从假山里走出来。
“那你一个人躲在里面干什么,怎么没有宫人跟着,”萧寒询问,一边招手让他过来。
萧翊有点心虚:“我把他们甩开了,”然后蹦蹦跶跶的,朝着萧寒这边走来。
“你是不是在里面偷吃鸡腿?”萧寒瞧着他手上和满嘴的油光,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萧翊抿抿嘴唇,抹了一下嘴巴笑道:“嘿嘿,被你发现了,就知道瞒不过七哥。”
“七哥,你别告诉我母妃,不然回去得挨训。”
萧寒上前戳了戳他的额头:“知道会挨训你还偷吃,你不知道自己不能吃过多油腻的东西吗?一会肚子痛,可没人能帮你。”
萧翊背着手,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连忙解释,“不会的,我今天没吃多少。”
“对了,七哥,我都好久没看到你了,你去哪了,”萧翊抬起头,一脸天真的问。
萧寒摸摸他的头:“哥哥去办点事。你可有好好念书,可有听夫子的话。”
萧翊重重点头,“有好好念书,有好好听夫子话。”
“嗯…乖…”
“哎呦,九皇子你刚躲哪去了,可让奴才好找。”萧翊随行的太监,小森跨着小碎步匆匆找来。
“奴才参见王爷,给王爷请安。”
“免礼。”
萧翊从萧寒身后探出脑袋,对小森做了个鬼脸,“略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