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给朱棣画饼
洪武二十一年,深秋。
修仙十一年的季如风,终于带着朱标一家回到了大明。
只是如今的大明,虽然总体上还是按季如风安排的轨迹走,却也出现了诸多偏差。
秦晋二王先后为大明战死沙场,皇后马秀英也差点病故,所幸季如风及时归来,救下一命。
只是在他们回来之前的三个月,朱棣被朱元璋正式册封为皇太子,朱标回归,地位十分尴尬。
季如风戴上面具,夜闯东宫,去见朱棣。
一路上,任由手持燧发枪的东宫侍卫,如何攻击,季如风毫发无损。
在大明世界,哪怕是元婴境都被普通人视为半仙,更何况他的修为已达空冥期,无须动用任何灵力,其肉身也是刀枪不入,水火不浸。
纵使朱棣亲自上阵,连攻十余招,剑剑直中要害,也没能伤到季如风半分,甚至没能在衣襟都留下划痕。
季如风这时才摘下面具,让朱棣屏退所有人。
“老四,这些年,你懈怠了。虽然现在标儿修为只有元婴九重,却也能在万人之中,来去自如,若要夺权,不过举手之间。”
望着眼前已是中年模样的朱棣,季如风有些怒其不争,十几年时间,依然还是炼体五重。
达到千斤之力,便毫无进展。
朱棣听闻季如风所言,脸色一阵变幻,手中长剑缓缓垂下,眼中满是复杂之色,有震惊、有疑惑,更多的则是对这未知前景的迷茫与不甘。
“季先生,你这话说得轻巧,大哥如今归来,父皇虽说未下旨意废我太子之位,可朝堂之上,人心浮动,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岂用大哥动手夺权?!”
朱棣眉头紧皱,声音低沉,带着几分压抑的恼怒。
季如风强大到逆天,他认了,凭什么朱标也能如此强横?
他朱棣到底差哪儿了?明明还是他先拜师的……
季如风神色平静,微微抬手,示意朱棣稍安勿躁,不紧不慢地说道:“老四,你我相识多年,我季如风何时说过虚妄之言?标儿虽归,可他对皇位并无贪恋,你当知晓他的为人。”
“哼,为人?”朱棣冷笑一声,“在这皇位面前,人性最是不堪一击。如今他归来,身后又有先生这般仙人相助,谁能保证他不会改变心意?”
季如风目光灼灼,直视朱棣双眼:“老四,皇位本就是标儿的。你做的是与标儿携手,共创大明盛世,开疆拓土,让我华夏威名远扬。”
朱棣心中一震,开疆拓土,让华夏立于世界之巅,这不就是他最初所要追求的吗?!
可他心中仍有疑虑,沉默片刻后问道:“先生既如此说,那大哥归来,又当如何自处?”
“标儿归来,自然是为大明征战天下,日后还会登基,开启新的时代。而你,依然是大明太子,积累治国经验,日后的大明将统御世界,你们每一个兄弟都能获得封国。”季如风神色坚定,语气不容置疑。
“世界何其大,标儿一人如何治理得过来?届时可效仿周天下,与众兄弟共天下,兄弟称王标儿称帝,诸兄弟也都是帝位继承人,兄终弟及,在原本的世界线,你的后人明英宗朱祁镇与明代宗朱祁钰,明武宗朱厚照与明世宗朱厚聪,以及明熹宗朱由校与明思宗朱由检都是兄终弟及。”
朱棣低头沉思,心中权衡利弊。
若真如季如风所言,朱标能带领大明走向巅峰,那他作为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人,未来也将拥有无上的权力和荣耀。
可这中间的变数太多,他实在难以完全放心。
“先生,此事事关重大,容我三思。”朱棣缓缓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
季如风微微点头:“你自可考虑,只是时间紧迫,朝堂局势瞬息万变,希望你早日下定决心,避免出现兄弟阋墙的局面。”说罢,季如风身影一闪,消失在东宫之中。
朱棣望着季如风消失的方向,久久伫立,心中思绪万千。
回到寝宫后,他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次日清晨,朱棣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便前往皇宫,求见朱元璋。
朱元璋此时正在御书房批阅奏,听闻朱棣求见,微微皱眉,心中暗忖这老四今日来得这般早,早朝却没来参加,莫不是有什么要紧事。
“宣他进来。”朱元璋放下手中奏疏,沉声道。
朱棣进入御书房,行礼后站在一旁,神色有些凝重。
“棣儿,今日来见咱,所为何事?”朱元璋目光锐利,直视朱棣。
朱棣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父皇,儿臣昨夜思量许久,如今兄长归来,朝堂局势微妙,儿臣以为,应当妥善安置兄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朱元璋闻言,神色一怔,随后微微点头:“棣儿所言有理,标儿归来,咱自然不会亏待他。只是这太子之位已定,岂能随意更改。”
朱棣心中一动,连忙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大哥修为不凡,又在修仙界历练多年,见识广博,若能辅佐父皇,定能为我大明增添助力。”
朱元璋目光闪烁,看着朱棣:“棣儿,你能有此想法,倒是难得。只是朝堂之上,人心复杂,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朱棣心中暗喜,看来父皇对朱标归来一事,并非完全没有考虑。
只要父皇能重视朱标,那他便有机会与朱标达成共识,共同稳定朝堂局势。
“儿臣明白,一切听从父皇安排。”朱棣恭敬地说道。
朱元璋摆了摆手:“你先退下吧,此事咱自会处理。”
朱棣行礼后,退出御书房。
刚走出宫门,便看到朱标迎面走来。
朱标看到朱棣,微微一愣,随后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四弟,许久不见。”
朱棣看着朱标,心中五味杂陈,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大哥,别来无恙。”
两人对视片刻,气氛有些尴尬。
如今的朱棣,早已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而是年近三十的中年。
朱标却依然还是二十出头的年轻模样,岁月不曾在其身上留下 任何印迹。
朱标率先打破沉默:“四弟,我此次归来,并无争夺太子之位,你无需担忧。”
朱棣心中一紧,目光紧紧盯着朱标:“大哥,你当真如此想?”
朱标认真地点了点头:“自然,我在修仙界多年,早已看淡这世间权位。如今归来,只想为父皇分忧,为大明百姓做些实事。”
朱棣心中半信半疑,但朱标既然如此说,他也不好再追问。
两人寒暄几句后,便各自离去。
回到东宫,朱棣心中依然忐忑不安。
他深知,要想真正掌控局势,还需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
于是,他开始秘密召见一些心腹大臣,商议对策。
“殿下,如今先太子归来,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哦?此话怎讲?”朱棣目光看向老臣。
“朱标殿下在朝中素有威望,他若归来辅佐陛下,必定能赢得不少大臣的支持。但他修仙归来,修为高深,我们这些凡人在他面前,犹如蝼蚁,难免心生畏惧。”老臣缓缓说道。
朱棣眉头紧皱:“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殿下,老臣以为,我们应当主动示好,与先太子达成合作。共同为陛下分忧,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稳固朝堂局势,掌握主动。”老臣建议道。
朱棣沉思片刻,觉得老臣所言有理。
如今局势不明朗,与其与朱标对抗,不如先合作,再徐徐图之。
与此同时,朱标也在与季如风商议如何应对当前局势。
“风哥,如今朝堂局势复杂,我该如何自处?”朱标一脸愁容地问道。
季如风微微一笑:“标儿不必担忧,一切皆在掌控之中。你只需展现出你的能力和诚意,让老朱和朝中大臣看到你的决心,自然会赢得他们的支持。”
朱标点了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只是我担心二弟他……”
“太子放心,朱棣是个聪明人,他明白如今的局势。只要你能与他坦诚相待,相信他会做出正确的选择。退一万步讲,以为我的能力,随时都能扶你登基称帝,太子之位,要之何用?该争的是第三代,雄英要在第三代人当中,展露头角。”季如风安慰道。
按十一年前制定的皇位继承制,第二代人,朱标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风哥,我都听你的,你怎么说,我便怎么做。”
“很好,这么想就对了。按我推算,老朱意在年后开春,出兵北伐,你不争太子之位,去跟老朱要个征北大将军,要500万两银子,有军中遴选之权。不多要,只要800人和所需装备,后面的事交给我来。”
闻言,朱标有些愕然,800人,能干嘛?
只是季如风一贯不做没把握的事,既然他没说,朱标也不好多问,点头示意后,便回自己的偏院去了。
如今,朱棣入主东宫,他这个先太子,只能寄身在朱镜静的静雅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