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大反派也有春天2 > 第1章 风起云涌的欧陆战场,外溢效应已经产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章 风起云涌的欧陆战场,外溢效应已经产生

因为坦克、飞机等许多新式武器的出现,让二战中堑壕战在欧洲战场使用相对较少。相比之下,太平洋战区的日本人面对压倒性的美国大炮和空中力量,用一连串深挖的洞穴和掩体对他们的许多岛屿进行了严密的防御。

没错,在飞机坦克等重火力覆盖之下,岛屿成为二战中为数不多适合堑壕战的特殊区域。一旦战争进入胶着状态,以战壕为主的阵地战就成为双方对抗的主流。

过程说起来其实很简单。抢滩登陆成功的先头部队会在舰炮和轰炸机的掩护下建立滩头阵地。掩护登陆舰靠岸,将后续大部队源源不断送上西西里岛。而为了抵御盟军战列舰和轰炸机的狂轰乱炸,以及阻挡盟军装甲部队向纵深挺进,德意联军也会第一时间挖好壕沟。

在多次交锋,占领和反占领之后,一个相对稳固的阵地就会出现。于是和一战典型的战壕系统类似,由一系列两条、三条、四条或更多条战壕线组成,战壕线彼此平行,深度至少为1英里。每条战壕都挖成锯齿形,这样站在一端的敌人就无法沿着战壕边缘开火。每条主战壕都通过一系列大致垂直于它们的交通壕相互连接并连通后方。食物、弹药、生力军、邮件都通过这些战壕运送。错综复杂的战壕网络包括指挥所、前方补给站、急救站、厨房和厕所。最重要的是有机枪阵地抵御攻击,有足够深的防空洞掩护部队防空的“西西里战壕系统”,随即应运而生。

还有一个对盟军更不利的情况。因为距离意大利本土太近,盟军的联合舰队根本无法有效封锁墨西拿海峡。这让德意联军的装甲部队以及空战部队能够有效支援“西西里战壕系统”内的守岛部队。

关于二战时惨烈的夺岛战。不妨参考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最后一战,也是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冲绳岛战役。美军集结了包括航空母舰和战列舰在内的作战舰艇及辅助船只1500艘,登陆部队八个师24万人,陆海空总兵力45万,决心打开日本赖以掩护本土的最后一道屏障。日军为了将美军挡在本土之外,不惜将大和号战列舰用作自杀武器,2000架战机充当自杀飞机,并纠集精锐部队12万人,是要和美军死拼到底。历时82天的血腥战斗,让日军在冲绳岛留下10万多具尸体,仅有7000人投降,损失飞机7830架,舰艇20艘。美军伤亡7.5万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404艘,坦克372辆,另有数千人在战后自杀,2万人精神失常,1.4万人退出现役。陆军中将巴克纳成为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阵亡级别最高的美军将领。10万冲绳岛的原住民也在这场夺岛战役中身亡,而幸运活下来的人们不得不面对支离破碎的家园。

而在冲绳岛战役结束数星期后,美军使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及长崎,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

要知道,如果类比军事工业体系和战争装备,太平洋战场的日军远不及欧陆的德意联军。

再加上,与孤悬海外的冲绳群岛的战略位置完全不同的西西里,距离意大利本土只有墨西拿海峡这“一线之隔”。更可怕的是,在《大战役》“类二战剧情碎片相似相溶的跨剧情融合时空”下的1943年,盟军非但没有完成“曼哈顿计划”,还被第三帝国的“复仇武器计划”抢先。

虽然,西西里岛失守,对第三帝国高层而言几成定局。可被大量消耗的英美盟军在战略机遇期内,已经无力发起更大规模的欧洲登陆战也几成定局。

风起云涌的欧陆战场,外溢效应已经产生。

在1943年2月2日结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双方在这场战役共计一百万人死亡。德国第六军团26万人,人被围,战后仅5000人活着回到德国。在会战最激烈的阶段,双方投入兵力超过200万,坦克2000辆,飞机2300多架,大炮和迫击炮门。在1942年9月和10月两个月中,苏军只有五个步兵师渡河增援,而德军却投入了不少于二十七个步兵师和十九个装甲旅的增援部队。其第一线师,常常伤亡达到70%,一个连队只剩下30、40人。德军先后投入斯大林格勒的兵员,由最初的二十五个师陆续增加到五十一个师。从1942年的7月到11月,德军共丧失70万官兵,1000多辆坦克,2000多门大炮和1400多架飞机。

还有一点必须要提及。

在会战期间,苏联大铁路向斯大林格勒地区运送了30万车皮的军事装备。整个会战期间,共消耗弹药9568车皮,消耗炮弹8353车皮,超过攻克柏林战役消耗炮弹量的13%。斯大林格勒的各个工厂企业都成立了歼敌营,并有多人补充到红军部队中去。留在工厂的多继续坚持生产。如基洛夫区的各个工厂最多只留下10%到15%的工人,但却为前线生产了5000吨食品,100吨芥子油,67吨肥皂,瓶混合燃料,5000具军用炉灶,1300个地雷,斯大林格勒各工厂,仅在1942年7月8日,就供给前线坦克、大炮和迫击炮4800多件。

二战无疑是铁路运输的巅峰。

据说,正准备大反攻的苏联也在加紧研制变轨列车,好让军用列车能从沙皇时代的遗留的宽轨距1528毫米铁路平稳过渡到德国和德占区使用使用的1435毫米标准轨。为了源源不断的输送战略物资,苏联高层已经下达了扩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计划。首当其中,将许多单轨路段扩建为双轨。

“轨距可变列车(freegaugetrain,简称‘fgt’)”是可变换轨距的列车,目的是为了解决在不同轨距的路线间直通运转而设计的车辆。日本自1994年起开始开发的可变换轨距的高速铁路列车,其目的是让列车可行驶于日本普遍使用的1067毫米窄轨轨道和使用1435毫米标准轨建设的新干线轨道。其目的为让同一班列车可先后行驶于新干线和在来线,借此可增加列车行驶的路线变化,并减少旅客转乘的次数。

事实上如果纳粹第三帝国不倒台,和轨道巡航技术类似,fgt变轨技术也会更早实现。

这对第三帝国显然不是个好消息。可对正在扩建中的“sa3姐妹团”却是个好消息。